十六章 仰望星辰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215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公益的事,能叫廣告嗎?

  再說還是大公子發的帖。就算大公子在金葉受排擠,那也是神仙打架,論壇管理員可不會那麽沒眼力見。

  無數等待共工領導的貧苦玩家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則帖子,立刻點了進去。

  然後陷入了迷茫。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麽?

  這個為孤兒院孩子獻愛心的公益網站名叫“仰望星辰”。

  網站並不接受直接捐贈,而是采用了很多年前某蟲子莊園養小雞的那種模式,愛心人士需要先積攢“愛心”,然後再通過愛心進行捐贈。

  當然獲得愛心的方式不是養雞,而是參與一些在線人工智能實驗。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給你一堆圖片,圈出哪些是人哪些是動物;人裏麵哪些是男的哪些是女的,動物裏麵哪些是狗哪些是貓,諸如此類的事情。

  這些看起來十分智障的操作是為了給人工智能提供訓練集。

  想要教會一個AI辨別人和狗,需要提供海量不同版本人和狗的圖片,讓AI反複比對學習。網上固然有海量圖片,卻需要人工先分出人和狗來。所以AI圈子裏有一句調侃:所謂人工智能,就是你給我多少人工,我給你多少智能。

  由於AI行業發展迅速,這類的需求還真不少。

  讓網友從事這些沙雕操作,當然得付費。作為顧炎教授得意門生,薑若在學術圈也算交遊廣闊,認識很多需要大量人腦提供訓練集的AI實驗室,於是在他建的公益網站上鏈接了這些實驗室的訓練集,所得的費用以“愛心”結算,捐獻給孤兒院的指定項目。

  到此為止一切聽起來還很正常,但薑若是會做正常事情的人麽?

  事出正常必有妖。

  最初的懵逼過後,玩家們仔細瀏覽了網站,發現這小網站之所以叫做“仰望星辰”,是因為這些項目看起來都不怎麽腳踏實地。

  少兒馬術課:孤兒院為什麽還要教馬術?愛上一匹野馬,可是我的家裏沒有草原?喔不對這家孤兒院在內蒙......有草原就非得學騎馬麽?

  大提琴教室:這是要組樂隊嗎?不會拉大提琴的孤兒還不能畢業怎麽的?

  電腦課堂:這個總算合理一點,畢竟熟練使用電腦是融入現代生活之必須......等等這個電腦教室為什麽還有棺材?喔那是遊戲倉......啥?遊戲倉?

  觀星課:課程介紹說包含中國古代星象學與西方星象學......這是觀星課?確定不是占星課嗎?

  玩家一邊看一邊吐槽,看到後麵已經完全忘了自己為什麽會點進來,直到他們被突然置頂的一個項目吸引了目光。

  項目名稱:觀山海。

  項目地點:雅礱江兒童福利院。

  項目說明:搭建一座小型天文台。

  “別說,這座孤兒院的位置還挺適合建天文台的,海拔高,空氣清新。哎,有座山?我看那山頂不錯。”

  “道友,這是位置的問題嗎?為什麽要給孤兒院建天文台?有那錢買點好吃的買點過冬衣服不好嗎?”

  “道友此言差矣,沒爸媽的孩子就不配看星星嗎?”

  網友們很快吵了起來,有人認為孤兒也有權仰望星空,有人認為這根本就是“何不食肉糜”。

  網站評論區湧進一大批不明情況點進來的玩家,就“孤兒該不該食肉糜”展開了激烈辯論。正方即持“應該食肉糜”觀點的一方認為,所謂教育公平,本就不該隻限於基礎義務教育上的公平,貧困兒童和孤兒當然也有權接觸所謂的“貴族教育”;而反方即持“不該食肉糜”觀點的一方認為,“過度慈善”其實是對善意和資源的雙重揮霍。

  雙方的口水戰你來我往刷了好幾百樓。

  “不是,我們是來討論這個的嗎?”有人回過神來。

  氣氛為之一滯。

  我們是為什麽點進來的來著?

  對喔,共工不是應該領導我們對抗土豪捍衛“山海經”嗎?

  可是這話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大家從突然停止刷新的評論區嗅到了麵麵相覷的氣氛。

  也許共工大神做事,自有深意?

  也許一隻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終究要在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

  然而縱然玩家已經窮盡了他們有限的想象力,依然無法理解給一座大山裏的孤兒院建造天文台,將怎樣影響到“山海經”的虛擬帝國。

  有人拂袖而去,有人暫時觀望;還有人或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或是死馬當活馬醫,或是真的對薑若有著無限盲目的信心,真的參與到這一項目中來。

  雖然後者比例不高,奈何玩家基數巨大,項目的愛心數目依然飛速上漲,換算成資金漸漸積累成一筆可觀的數目。

  長長的公路向著地平線延伸,盡頭處遠山的剪影漸漸清晰。那山有一個缺口,一如記憶中的模樣。

  十年前還沒有這條平直的公路,那時候的土路彎彎繞繞,拋在身後的山一轉眼就看不見了。而今天,這座山就矗立在那裏,仿佛一位沉默等待出走的孩子歸來的母親。

  沒有近鄉情怯,沒有英雄淚遊子詩,沒有任何一種書裏麵寫過歌頌過的感情。薑若甚至早就忘記了這裏的方言怎麽說,於是也沒有少小離家老大回後依然無改的鄉音。

  或許這沒有什麽奇怪——薑若從未認為秋城是自己的故鄉,這裏當然也不會是。可不是故鄉又是什麽呢?也許應該稱作是舊地。

  薑若看著天邊泛起魚肚白,然後清晨的霞光為遠山更換了背景色。很奇怪,每當他仰望那座山的時候,總會有一種奇異的宿命感。

  時間太早了,孤兒院的早課還沒有開始。薑若不是來故地重遊的,他徑直繞過了山腳下那座稍微有一點寥落的建築,背著五十公斤重的登山裝備,大步走向背後那座山。

  薑若其實沒有登山證,來之前也隻接受了一段短時間的培訓,嚴格來說這種無證登山行為是違規且危險的。但是這裏太過荒僻了,荒僻到護林人好幾天才會出現一次,今天顯然不是那幾分之一,所以薑若沒有遭遇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