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所謂商人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286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在秋城市民心目中,“純天然突變”這句台詞的洗腦地位堪比“收禮還收腦白金”,廣告打出去後效果斐然,玩家紛紛醒悟:總覺得秋城還差點什麽,原來是雞啊!

  秋城彩雞自此打響了名號。

  “人手一隻雞,出門歸不歸”;“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狗,右擎雞”......

  養雞漸漸成為秋城一大風尚,彩雞赫然成了吉祥物一樣的存在,出門不牽一隻雞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論壇上出現各種養雞記錄帖,許多UP主最初隻是跟風,後來發現小雞一旦產生印隨原來特別黏人,甚至會往主人身上蹦,於是紛紛被萌物俘虜變身鏟屎官。

  秋城從此有了個別稱——雞城。

  其他城池見狀,也開始統一寵物製式。我國人民喜歡統一,總覺得大家都用一樣的東西就會憑空生出團結——第一個有所作為的是濱城,那裏盛產一種為了方便上冰麵覓食而進化出四條腿的魚,有點像娃娃魚,但更適應陸地行走。

  濱城人一看:這不就是魚類向兩棲類進化的過渡物種嗎?多麽富有曆史感!什麽?你說醜?古生物的事情,能說醜嗎?

  濱城原本希望借此得一個類似“魚城”的雅號,然而並不是每個外來人都認識娃娃魚,一看濱城人牽的寵物一拽一蹦噠,遂高呼:“哇這裏的人養蛤蟆!”

  多次糾正未果後,濱城得一外號“蛤蟆城”,從此日呼夜喚,終不得改。

  薑若每天上線養雞,下線刷刷關於寵物圖騰的八卦,日子很是瀟灑。

  說起來,由於周爸周媽的熱情挽留,薑若在周周家一直住到過完元宵節。

  是否真的盛情難卻姑且不論,答應得如此幹脆住得如此坦然,臉皮之厚的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隻是蹭住再久,總還是有走的一天。

  臨行前薑若收拾行裝,為防落下什麽東西,得以名正言順地在這個周周少年時住過的房間裏到處翻翻看看——其實不用借口他也可以翻看,隻是不甚君子罷了。

  房間裏的東西被周媽整理得很好,小周周的書、畫冊、音樂CD全都碼得整整齊齊,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沒有,完美符合一個陽光少女的形象。

  隻是當薑若翻看她的書時,發現《小王子》裏麵紙頁沒裁好連在了一起,看來根本沒翻過;而《人間失格》的頁角有點泛黃了。曾經住在這裏的那個女孩子,終於能夠與記憶裏造訪孤兒院的小女孩稍微重疊。

  其實薑若本可以住得更久,之所以不得不走,是因為接到了金葉股東大會的通知。

  雖然說大會必須通知每一個股東,但把消息掛上官網也算傳達到位,金葉從來不會專程告知薑若,恨不得他別來搗亂。這一次既然特意知會,就說明有他非去不可的理由。

  不用去薑若就已經猜到這個理由。

  當金葉與秋大合作,準備把秋城EAST投影到遊戲中的消息傳出,各路資本聞風而動。

  可控核聚變技術乃國之重器,私人資本沒那麽容易摻和進去;但投資“山海經”版EAST就是另一回事了。

  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核聚變實驗在學界依然被認為是天方夜譚,除了秋大因為市民反核情緒的原因第一個吃了螃蟹,其他五座EAST及其背後的科研團隊都在觀望中,是以相應政策還未出台。事實上,由於技術保密條款的限製,對EAST的投影必須整體進行,金葉不能知道設備的技術細節,這種近乎兒戲的“黑箱操作”被視為一種“民科”,在投資上就沒什麽限製——玩民科嘛,你開心就好。

  但是馬克思早就告訴我們,當百分之百的利潤當前,資本敢於冒一切風險,踐踏一切法律。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一塊巨大的肥肉,不可能沒有餓犬來咬一口。即使最後被證明是海市蜃樓,那也隻是損失了一筆小錢;而一旦功成,則利潤無法預估。

  以薑若在金葉人緣之差,拿不到什麽內部消息,連周周知道的都比他多。

  “據說至少有三家大財團在打擂台。”周周說,“一旦注資,你手裏的股權從比例上就會被大大壓縮,要不要趁現在做點什麽?”

  以後再想綁架金葉幹這幹那,可就難了。

  薑若聽出些許蠱惑的味道:“你想做什麽?”

  說起來由於金葉收購T細胞,周周手裏也是有股權的。

  “神仙打架,關我們這些小股東什麽事?”周周矢口否認,“百分之零點幾的股份和百分之零點零幾有本質的區別嗎?”

  與周周的看客心態不同,金葉技術部對這次引資機會相當重視,致電薑若,要求他為投影EAST,在虛擬現實中進行核聚變實驗的可行性站台。

  投資方不懂核聚變,也不懂算法,但他們隻需要知道薑若是秋大博士,師從核物理所最早創建者之一顧炎教授,並且是進化算法創始人——這就足夠了。

  “這不是能用算法證明的事情。顧老師轉向計算數學多年了,我的專業也不是核物理。”薑若說,“隻要出錢,多的是人願意替你們備書。何必非要找我?我可不保證不會亂說話。”

  雖然推脫掉當吉祥物的倒黴差事,但薑若還是低估了金葉的無所不用其極。

  大會當天,薑若沒有如預想的那樣見到一幹沽名釣譽的教授。正費解都沒人一會兒怎麽唱戲,投影儀的燈亮了。

  然後他看到屏幕上打出顧荻的巨幅照片。

  標題是多年前她的博士論文題目:用模擬手段進行可控核聚變研究的可行性。

  那篇論文中的“模擬手段”不是說虛擬現實,跟進化算法或者“山海經”根本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薑若知道除了他,現場沒有人看過那篇論文,即使看了也根本不會懂。但那又怎樣呢?沒有人在乎這篇論文,大家隻需要知道顧荻是核物理博士,師從行業泰鬥,而金葉最早由她與龔榮共同創立。

  她的論文被視為項目的可行性依據,她的故事被津津樂道,龔榮忽然成了臥薪嚐膽二十年隻為實現亡妻願望的癡情人——雖然事實上因為屍體一直沒有找到,她在檔案上是失蹤而非亡故——但這一點就更沒人在乎,反正她也不可能跳出來辯解。

  死人永不辯解。

  渾身的寒冷裏,薑若第一次真正明白什麽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