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遠古複蘇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162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薑若往椅背一靠:“聽說過千年蓮子嗎?”

  植物的種子有致密的果皮,能夠保護植物胚胎在極端氣候下休眠很長的時間,一旦條件適宜又可以複蘇發芽。“千年蓮子發芽”早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植物學家很早就發現,一些古代遺跡裏的種子表皮幾近碳化,但把外殼打開,胚胎依然具備活性。

  周周撐著下巴:“千年的蓮子能發芽,可沒聽說過千年的蛋能孵化啊。”

  相比之下動物的卵就要脆弱得多。經曆了三次物種大滅絕存活下來的兩億年前遠古生物三眼恐龍蝦,滯育期長達25年,就是說它的卵25年後仍然可以孵化,這已經算是很能苟的;而大部分普通動物比如雞鴨,蛋在離體數天之內若不能開始孵化,胚胎就失去活性了。

  不過這都是常規的動物。

  薑若:“山海經怪物向來不能以常理度之。”他接著思忖,“有的動物冬眠,有的動物夏眠;蓮子可以等待春暖的時候發芽,在間冰期陷入休眠的胚胎是不是也可以等待冬回大地的時候蘇醒呢?”

  “你的意思是,”周周轉著畫筆推想,“大荒在漫長冰川期裏進化出了生命力異常強悍的未知生物;當氣候重新變得溫暖,這些在極寒環境中生存的物種反而消失了,但它們的蛋留了下來,陷入休眠;如今再次進入冰川期,又喚醒了這些蛋殼裏的胚胎?”

  “這麽長的時間,也許蛋殼早已經石化;但經過這兩天的急劇降溫,熱脹冷縮,產生裂紋,氧氣進入,誘發了胚胎的發育。”薑若越說越覺得像這麽回事,“我們那個養豬的鄰居,不是動物科學專業出身嗎?不如找他聊聊。”薑若說著重新打開顯示屏,調出通訊錄。

  周周陷入沉思:凜冬降臨,萬物封凍,而在蛋裏沉睡千年的猛獁象重臨人間,這場景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啊......咦好像哪裏不對?

  “我還有一個疑問啊,”周周伸出一根手指,“那個愛斯基摩熊......熊不是胎生的嗎?”

  莫非其實不是熊?三個目擊者小朋友這麽不靠譜的嗎?

  薑若很快聯係上養豬的兄弟,再通過養豬的兄弟拉起一個動物科學群,把以上猜想如此這般在群裏一說,不出意料引起了很大反響。

  養豬養到懷疑人生的動物科學家們齊齊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你的推論站得住!哇,這就是說,有一大批冰河時代的生物即將複蘇?”

  這次可不是金葉根據《山海經》投放的人工怪物,而是在漫長的進化史詩中自然演化出來的,真正具有研究價值的物種!

  想想看,凜冬降臨,萬物封凍,而在蛋裏沉睡千年的猛獁象重臨人間......

  至於卵生和胎生的問題,動物科學家們可沒有那麽糾結胎生動物本來就由卵生動物進化而來,當生存環境需要長久的滯育期時,恢複卵生也不是不可能。再說,還有一種繁殖方式,叫做卵胎生:比如青藏高原的某些蜥蜴,雖然幼崽的營養來自於卵,但卻懷在母體腹中孵化後才產出。

  動物科學專業的學者和研究生們火急火燎地組起了勘探小隊,又聯絡起地質與考古專業的同誌,準備前往“山海經”曾為古生物聚居地之處尋找可能存在的休眠受精卵。

  行動之迅速讓薑若歎為觀止:為了擺脫養豬大家也是拚了啊。

  勘探小隊也不能都是研究生,還須得配上幾個保鏢。畢竟學術圈入駐“山海經”的時間還不長,且沉迷論文的研究生們以手撫縛雞之力者為多,無人保護的話,恐怕就像曾經雙腳丈量大地的木軒和沈攸,出門即躺屍,一路走一路躺。

  雖然研究生們大多窮困,雙手一攤,無論遊戲幣還是現實貨幣全都莫得,但他們有論文啊!如果長年累月護送一支研究生小隊,勞苦功高之下再承擔一點整理資料之類的小任務,就有機會成為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即使名字排在後麵,也對申請大學有所幫助,故而對高中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由此形成了目前最常見的隊伍配置:高中生王者帶著研究生青銅,走過“山海經”的大山大川。

  王者青銅小隊們的成果是斐然的。他們陸續從這片大陸的犄角旮旯裏找出各種古老的蛋。這些蛋的表殼早就石化了,看起來與化石無異;但帶回測量卻發現,其中不少蛋裏麵出現了血管,這是開始孵化的證明!

  在動物科學研究生們進展神速的時候,薑若的模擬器終於跑到收斂,找出了愛斯基摩熊的一種可能。

  薑若和周周一齊盯著屏幕發呆。

  薑若:“這是旱獺吧?”

  周周:“旱獺什麽旱獺,你直說這是土撥鼠不就好了?”

  相互印證後二人終於相信自己沒有看錯:確認過眼神,是一種巨型土撥鼠無疑了。雪白的皮毛,肥厚的脂肪,的確像是冰川生物的特征。隻是......

  “哪裏像熊了?”薑若百思不得其解。

  “別說,還真有點像,是你看的方式不對。”周周說,“網上不是有個土撥鼠尖叫表情包火了很多年嘛?至今有很多網友以為那是熊。”

  於是論壇又見飄紅熱帖愛斯基摩熊襲擊事件破案:被土撥鼠拍死是怎樣的痛[土撥鼠尖叫.gif]

  網友們用“原來是愛斯基摩鼠”和“哈哈哈哈”蓋了幾百樓後,才開始出現正經一點的評論。

  吃瓜少年:難怪冒出來的悄無聲息,土撥鼠會打洞嘛。

  瓜熟蒂落:這麽大隻,打的洞得多大直徑啊,基山不會給打穿了吧?

  強扭的瓜超甜:這動靜應該不小吧,晚上睡覺有人聽到過打洞聲嗎?

  接著網友們又激情探討了玩打地鼠遊戲的童年,燜竹鼠的一百零八種做法等等。

  可惜這樣的歡樂氣氛沒能維持太久:愛斯基摩鼠襲擊事件再次發生了。

  再一之後跟著便是再二再三,也許準確的措辭是襲擊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