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狀元郎
作者:安年      更新:2021-12-25 23:32      字數:1561
  殿試一甲雖說是皇帝欽點,但通常由內閣大學士們選議,確定人選後,交由明正帝定奪。

  內閣決議的一甲狀元郎是宋子謙,榜眼是吳允,探花則是蕭燕台,而會試榜首餘啟蟄並不在一甲之列。

  明正帝拿起朱筆,意欲從內閣選議的三人中劃去一個名額,朝中大臣對他崇道齋醮頗有微詞,每每要從內庫撥銀,各方都會阻攔,觀餘啟蟄方才之言,倒是個聰明合他心意的,日後若加以培養提拔,朝中再有諫言他服丹者,此人倒是可以成為一條受他驅使的好狗。

  見明正帝猶疑不定,程英突然開口道,“臣以為以餘啟蟄之才,此人堪進一甲,三元及第。”

  話音落地,殿下眾人臉色皆是一變,有心疑程英緣何會幫餘啟蟄說話的,也有嫉恨的,要知道程英可是明正帝身邊的大紅人,他的話說不得真會改變明正帝的決策。

  程英的話正中明正帝下懷,他想了想,劃去了吳允的名字,在一甲狀元後寫下了餘啟蟄這三個字。

  想要馴養一條會咬人又聽話的鬣狗,一是要給足甜頭,二還要讓他知曉,他的一身榮寵以及生死,都掌握在誰的手裏。

  明正帝對這方麵頗有自得,程英便是他一手馴養出的瘋狗,他能叫程英權勢熏天,便是因為這條瘋狗實在是一把很好用的殺人之刀。

  “臣以為不然,餘啟蟄年不過十七,於世事洞察,人情練達尚有欠缺,文章雖花團錦簇,但仍需磨礪。”劉裕雖不解程英為何突然起意捧餘啟蟄一把,但這絕非好事,此番話一出,眾人皆知曉原本的狀元郎不該是餘啟蟄,若餘啟蟄被點為狀元,便是被放在火上炙烤,還未入官場就已與殿內其旁人樹敵。

  眾人聽了這話,心道還好有劉次輔這般持正的清流名臣出言阻攔,縱然餘啟蟄與劉家有些幹係,卻仍能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嚴明,難怪會是純臣中的清流砥柱。

  隻是這話一出,餘啟蟄若名第落於人後,心裏必然是要對劉次輔心生懷恨的。

  位於爭論中心的餘啟蟄隻靜靜默立,麵色沉靜,恍若如今被爭議名次的並非是他。

  “劉次輔此言差矣。”程英散漫一笑,“餘啟蟄未曾及冠便已如此文采斐然,少年英才,若再過幾年,豈是池中之物?我讀書雖少,卻也懂得一個道理,莫要因人年紀小,就把人看輕了,若隻以年歲論高低,年過五十尚名落孫山的老舉人不知凡幾,他們豈非人人都該是狀元?”

  程英一番話實算是詭辯,當著聖上的麵,一個太監竟能如此大放厥詞,且與當朝次輔爭論,殿下十數位考生們心中暗驚,愈發見識了這位程掌印的地位尊崇。

  而明正帝則笑容和煦,好似打圓場一般,“程英的話倒也不無道理,朕看了餘啟蟄的殿試文章,寫的極好,治國方略,頗有真才實幹,應在一甲之列。”

  劉裕有心要壓下餘啟蟄的名次,將他放置在不起眼的二甲裏,日後再好好栽培,而不是一入官場,便站在風口浪尖上遭人算計,可如今聖上因餘啟蟄那一番爐火修煉問答,已對他大為欣賞,打定主意要將其放在一甲三人裏。

  既如此,劉裕略思忖後,便說,“此子風儀倒當得起宗之瀟灑美少年,皎如玉樹臨風前。聖上既看好他,依臣之拙見,此人倒可為今科探花郎。”

  若餘啟蟄被點為狀元郎,三元及第實在太過招人眼,若是被點為探花,有了劉裕這番話,便會叫人以為他隻是容貌取勝,多少能消減一些鋒芒。

  劉裕此言一出,明正帝倒真打量起殿下站著的十多位考生,這其中餘啟蟄年紀雖最小,但的確生的芝蘭玉樹,清風霽月。點他為今科探花郎,倒真是名副其實。

  隻偏生程英又開口了,“餘啟蟄分明有狀元之才,劉次輔緣何因此人長的俊俏,就要壓下這人名第?”他笑著與明正帝道,“臣以為科舉看重的當是才能,而非容貌,若隻以長相論之,今日大殿內,臣——才應是探花郎!”

  這大殿上下,若隻論容貌俊美,的確無人能出程英左右。

  明正帝聞言大笑,輕斥了句,“沒規矩!”聲音裏卻是不含半分惱意。

  被程英這般一打岔,明正帝沒再猶豫,道,“朕特宣餘啟蟄為明正十一年春殿試一家狀元,宋子謙為一甲榜眼,蕭燕台為一甲探花郎。”

  金口玉言一出,再無轉圜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