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甲
作者:安年      更新:2021-12-25 23:32      字數:1060
  楊家夫人在女兒大婚當日去了,令楊寄燕與周運在杏樓媾和之事更為熱議,都說楊夫人是被生養出這般寡廉鮮恥的女兒給活活氣死的。

  隔日殿試放榜,也沒能壓下坊間對此事的議論。

  一大早,貢生們都進了宮門,規規矩矩的候在奉天殿外,等待著太監宣人進去。

  一甲賜進士及第隻取三人,第一名便是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則是探花。

  諸子們隱隱都打量著餘啟蟄,這人在會試前寂寂無名,但會試放榜後,卻無人敢小覷,他們私下裏早已打聽過此人,鄉試是青州的解元,會試又中了會元,若此番高中狀元,便是太晏有史以來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日後前程不可限量。

  也有幾人甚是不服氣,其中便有蕭燕台,他中了會試的第三名,當日在杏樓詩會便被餘啟蟄壓了一頭,如今會元又被餘啟蟄給搶了,新仇舊恨,自然看餘啟蟄不順眼。

  不過是個鄉野出身的,一而再的搶他風頭,蕭燕台眯著眼睛,盯著餘啟蟄,暗想等來日,得好生給他使幾個絆子。

  陳誌清站在蕭燕台身旁,眸光也陰鬱的落在餘啟蟄身上,他會試雖然考的並不出色,掛在榜尾,但也僥幸算是中了貢士,這於出身寒門而言,已算是大喜事一件,可偏生餘啟蟄中了會試的榜首,與餘啟蟄相比,他這勉強才考中的,顯得格外微不足道。

  這種屈辱又叫陳誌清想到了當初鄉試放榜,官差來家門口報喜,鄰裏爭相道賀,他高興不已,偏生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餘啟蟄中了解元,鄉鄰們就全都看餘啟蟄去了,嘴裏說的也全都是餘啟蟄這個解元,那種落差,與被當眾掌摑無異。

  陳誌清心裏清楚,以他的才能,會試能中已是萬幸,殿試一甲二甲不用作想,而今他隻盼餘啟蟄千萬不要在一甲之列,不然到時,餘啟蟄衣錦還鄉,在他的光芒下,隻會讓他更顯狼狽,更加不足輕重。

  好在他已攀上了蕭燕台,若是有蕭燕台幫忙打點,說不得他便不用外放,能留在京城謀個一官半職,雖說若是能任地方父母官,也是個不錯的差事,但山高水遠的窮鄉僻壤,哪裏抵得上京城的微末小官,見識過京城的繁華富貴,陳誌清隻想躋身其中,再也不回那窮酸鄉野。

  日光高懸,司禮監的太監才從奉天殿裏走出來,唱道,“餘啟蟄、宋子謙、蕭燕台……吳允進殿麵聖。”

  被點中的人不禁麵露喜色,卻都很快收斂情緒,整理衣袍,步履平穩,跟著太監朝殿內行去。

  明正帝如殿試之日那般,坐在高台的龍椅之上,今日精氣神奇佳,麵色紅潤,瞧著倒是龍精虎猛,有了幾分壯盛之年的樣子。

  而他身旁站著一人,身著大紅蟒衣織金飛魚服,容貌俊美無儔,饒是站在帝王身側,氣勢卻分毫不減,與旁的內侍太監不同,這人身上沒有半分閹人卑躬屈膝的奴才之態,反倒脊背挺直,長身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