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餘二姑娘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7-25 00:48      字數:2363
  晴了好幾日的天,在傍晚突然又飄起小雪來,屋子裏燒了炭,暖融融的。

  ??餘嬌是在保壽堂用晚膳,白日花廳裏的事瞞不過耳聰目明的劉老夫人,劉老夫人也擔心餘嬌受了驚,晚膳見餘嬌麵色如常,又拉著她說了好一會兒話,叫了守後門的衛三過去,說是怕餘嬌院裏人不夠用,讓他去映月榭做事兒。

  ??老夫人賞的人,餘嬌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她對衛三也有印象,是個機靈的人,便將他收下,帶回了院子。

  ??回到映月榭,外麵的雪已經越下越大,丫鬟們已經備好了熱水,餘嬌讓白露帶衛三去安置,自去沐浴梳洗。

  ??許是因為白日裏發生了太多事,餘嬌沒什麽困意,沐浴後便坐在軟塌上捯飭香料,她今日答應了要送崔瓊她們每人一匣子壽陽公主梅花香,總不好食言,餘嬌打算熬夜趕製,在大後日之前做好。

  ??蒹葭給鳳頭鸚鵡喂完吃的後,端著針線筐坐在一旁陪著餘嬌,她怕那母兔會受凍,就撿了些邊角料,往裏麵填了些棉絮,給母兔做個小被子。

  ??蒹葭縫好小被子,聽見了外麵敲梆子的聲音,她看了眼刻漏,抬眼看向自家主子在燭光下柔和的側臉,輕聲說道,“姑娘,時辰不早了,該歇息了。”

  ??餘嬌正在碾鬆香,沒有抬頭,問道,“什麽時辰了?”

  ??“已經過了亥時了。”

  ??餘嬌與她說道,“你早些去歇著,不用在外間陪夜,我一會兒困了就去睡。”

  ??蒹葭便沒有再勸,起身將手中的小被子,蓋在了母兔身上,給餘嬌行了一禮,帶上房門去了後麵的倒座房。

  ??餘嬌一連將要用的香料全都碾成細粉,細致收好,隻待明日摘了新鮮的臘梅合成香丸,才伸了個懶腰。

  ??窗外的夜並不算黑,許是因為下著雪,地上已經鋪成了蒼茫的白色,反射著細微的晶瑩光芒。

  ??矮桌上的燭台輕跳了記下,餘嬌從一旁的針線筐裏拿起剪刀,剪了剪燭芯。

  ??她看著躍動的暖黃燭光,有些微微恍神,不期然的再次想到餘啟蟄,也不知何時他們兩人才能在這樣靜謐的雪夜,閑適的坐著共剪西窗燭。

  ??翌日,雪仍舊下著,整個劉府銀裝素裹。

  ??餘嬌起身後,寫了兩封信,一封信是寫給沈瑜他們的,另一封則是寄給柳三娘,她又將這些日子製出的香丸,每樣一匣子全都包得嚴嚴實實的,交給了李景,讓他去驛站寄去青州。

  ??用過早膳,餘嬌帶著蒹葭去了後園,采摘了許多臘梅,煉蜜調勻,與昨夜製好的香料粉混成壽陽公主梅花香丸,放在匣子裏待陰幹。

  ??製好香丸後,餘嬌讓衛三去準備馬車,她打算今日去給素荷複診。

  ??李景也想跟去,餘嬌沒讓,他在刑部指證王瑉和林昉,將自己也拖下了水,本來也是要關一段時日大牢的,劉子期與魏亭之交好,使了銀子,便沒被拘進大牢。

  ??隻是那苑馬寺的王監正似乎還記恨著李景將他小妾的屍身給賣了換銀子,才害得他小妾屍身被毀,前兩日還花銀子跟劉府的下人打聽李景,劉府下人嘴嚴實,什麽都沒說,轉頭便過來給蒹葭報信。

  ??餘嬌不想再節外生枝,因此近日都不打算再帶李景出門,剛好祖母派了衛三過來給她使,衛三駕車也是一把好手,正能頂了李景的活。

  ??劉瑤玉聽說餘嬌要出門,巴巴的追了上來,非要跟著一塊兒去,餘嬌就帶上了她。

  ??到了吳家別院,守門的小廝聽到蒹葭自報家門,趕忙打開院門,恭敬的請了餘嬌幾人進去。

  ??吳大夫人聽說來自家看診的餘女醫便是劉次輔家的三小姐後,特意來了一趟別院,交代這院裏的下人,若是餘嬌再過來,勢必要謹慎恭敬的伺候著。

  ??下人們未曾通傳,就引著餘嬌和劉瑤玉去了素荷的廂房。

  ??餘嬌上次過來時,便覺出這院裏的下人對素荷並未有多尊重,根本未曾拿她當正經主子。

  ??進了廂房,素荷一見進來的是餘嬌,忙站起身,笑著道,“餘女醫你來了?”招呼餘嬌和劉瑤玉坐下。

  ??因吳大夫人交代過,不等素荷吩咐,已經有丫鬟進來奉茶。

  ??等丫鬟將斟好茶後,素荷對屋裏的幾個小丫鬟道,“你們下去吧,這裏不用你們伺候了。”

  ??幾個小丫鬟互相看了一眼,才從屋裏退下去。

  ??“餘女醫,你今日怎麽不曾帶麵紗?”素荷消息閉塞,整日呆在這座小院裏,吳大夫人因也不曾提點她,尚不知道餘嬌女醫的身份已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

  ??餘嬌笑了笑,“外頭人都知道我是個女醫,就沒了遮掩的必要。”

  ??素荷看向餘嬌身旁的劉瑤玉,注意到她衣著華貴,又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餘嬌的衣著,她在勾欄院裏也見識過不少好東西,雖然餘嬌穿著素淨,但那料子都是上等的蘇緞。

  ??她沒有多做打量,很是有禮的問道,“這位是……”

  ??餘嬌介紹道,“這是我二姐姐。”

  ??素荷便溫婉的笑了笑,朝劉瑤玉道,“餘二姑娘,你喚我素荷便好。”

  ??劉瑤玉瞥了餘嬌一眼,猜想定是她從前看診都是被人稱為餘女醫,人家才錯以為她是什麽餘二姑娘。

  ??餘嬌失笑道,“忘了與你說,我姓氏劉,並非餘。”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