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奴才的本分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4-16 02:01      字數:1823
  與此同時,顧韞從養心殿離開,明正帝臉色晦暗不明的坐在椅子上,在顧韞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時,驟然爆發,一把將桌案上的奏折硯洗全都掃落在地。

  一旁伺候的太監眼觀鼻鼻觀心,噤若寒蟬。

  沒有任何通稟,身著朱紅色太監朝服的程英緩緩走了進來,彎腰撿起了地上的奏折,又朝一旁的太監招手,讓他將地上破碎的杯盞拾掇幹淨,又揮手命殿內的宮女太監全都下去。

  明正帝掀起眼皮,一張臉格外沉冷,盯著程英怒道,“這就是你辦的好差事?”

  程英微微垂首,“聖上息怒,是奴才大意了。”

  明正帝冷哼一聲,臉上的不悅甚是明顯,語調中帶著帝王的多疑和深意,“顧韞怎麽會發現熔鑄新銀的地方?你近來辦事愈發不得力了。”

  程英陰柔詭譎的丹鳳眸中劃過一道暗光,冷白的臉上並無常人麵對帝王時的畏懼和害怕,他平靜的道,“秦淮源那個蠢貨上了顧小侯爺的當才出了岔子。”

  在明正帝再次出聲之前,程英又道,“聖上無須擔憂,太虛道長卜了一卦,北地遭洪,眼下不易勞民傷財修建太和觀,有失天和,於為聖上煉仙丹也有害無益。”

  “果真如此?朕怎未聽太虛道長提起?”明正帝稍稍鬆了一口氣,可又道,“太虛道長為朕求取仙丹在即,修建太和觀耽擱不得。”

  有太監送了一套新的茶具上來,程英上前,給明正帝斟了一杯熱茶,“接到宮外出事的消息,怕攪擾了聖上安眠,也憂心太和觀建不成,會延誤煉製金丹,奴才便先去奉天殿見了太虛道長,虛道長起卦算出明年六月才是為聖上煉製無上金丹的最佳時機,屆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金丹可大成,聖上服食了金丹也能一舉得享永生。”

  “這麽說來,太和殿晚些時日建成也無妨?”明正帝臉色好看了一些。

  程英頷首,“江北遭了水患,江南卻平安富庶,過年開了春,江南鹽商們也該跟朝廷換取鹽引了,往年都是讓那些鹽商們運糧去邊塞換取鹽引,年後不妨讓鹽商們以稅銀換取鹽引,到時奴才會在鹽政上安排好人手,挪動出幾百萬兩修建太和觀,不過是易事一樁。”

  明正帝聽他這般說,心氣總算是順暢了一些,他拍了拍程英的手,“程英,你是跟在朕身邊的老人,最知朕的心意了,有你在,朕萬事皆可安心。”

  好似完全忘了方才所說的話,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是明正帝慣用的招數。

  程英低垂的丹鳳眸裏有冷嘲一閃而過,他冷白的麵皮上多了一抹笑,“為聖上分憂,是奴才的本分。”

  “認得清自己的本分才是為臣之道。”明正帝頗有深意的道,“隻是有些人怕是未必有你這般清醒。”

  程英哪裏會聽不懂明正帝話裏的意思,垂首道,“奴才已派人將秦家老小接走,秦淮源是個明白人,想來也不至於昏了腦子亂說話。”

  明正帝笑了笑,麵上鬆快了不少,“你辦事最合朕的心意。”

  若是叫天下人知道江北賑災清淤的官銀是被他這個天下之主授意貪墨的,這般齷齪的事傳揚出去,他這一國之君的顏麵何存?

  “隻是這事兒你也被牽扯其中,方才顧韞已在朕麵前告了你一狀,好在顧韞手裏沒有你被牽扯其中的明證。”明正帝又道。

  “都怪奴才辦事不利,反叫聖上為奴才收拾這爛攤子。”嘴裏雖說著這樣的話兒,程英的臉上卻依舊無什麽表情,“聖上大可放心,顧韞雖捉拿了秦淮源和冶鐵村的人,他們不會供出奴才的。”

  明正帝早習慣了程英這張陰沉斜肆的臉上麵無表情,十多年前,他在宮中還是個不怎麽露臉的小太監,做下那樣膽大狠辣的事兒,這張臉上便無什麽情緒,那時明正帝便知這人可用。

  他想要的無非是在這宮中無人能夠欺淩,一個太監權勢再高,至多也就是個司禮監掌印,這點權利明正帝給得起,果然這麽多年,用起來甚是得手,可比朝堂上那些結黨營私的朝臣用起來要得心應手多了。

  明正帝頷首,“那便好,時辰已經不早了,朕該更衣去上朝了。”

  程英命殿外的宮女去給明正帝取了朝服來,他上前,親自給明正帝更衣。

  明正帝揉了揉眉心,有些不耐煩的道,“早朝朕還得收拾顧韞捅出的爛攤子,又要耽擱去奉天齋聽太虛道長講道。”

  程英撫平龍袍衣擺上的褶皺,聲音雖緩,卻極好的安撫了明正帝的情緒,“顧小侯爺私自帶五成兵馬司的士兵深夜出城,連城防的守衛軍也私自調用,既壞了宵禁也濫用兵權,實乃大罪。”

  這話給了明正帝一個很好處罰顧韞的理由,還能趁機卸了顧韞統領五成兵馬司的職權,安南侯府實乃明正帝眼中的一根刺,若不是動不得……

  早朝,對昨夜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的大理寺卿魏民忠,呈上了給徐遊之定罪的折子,卻惹來明正帝的勃然大怒。

  折子被摔在魏民忠臉上的時候,魏民忠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