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還願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4-16 01:58      字數:2157
  不等餘啟蟄說話,他十分自來熟的拿起桌上的茶盞,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水飲了後,又道,“我方才瞧了一眼,那小娘子長得尚算可人,你何時也懂風月了?竟在房裏藏女人。”

  餘啟蟄想起餘嬌方才似是在他房裏換了衣物,眸光頓時一沉,冷著臉道,“休得胡言亂語,一年不見,你倒越發沒有長進,連女子都偷窺!”

  見他麵上生了惱意,陸瑾忙笑著解釋道,“師弟別惱,我隻瞧了一眼,你莫不是娶親了吧?怎也不找人捎封信知會我一聲?”

  餘啟蟄臉上仍是冷冷淡淡,斜睨著他,“隻瞧了一眼?”

  陸瑾與他師兄弟多年,深知他的脾性,怕真將他惹惱了,又見他對那女子頗為在意,也不敢胡說八道,老老實實的說,“真的就看了一眼,我瞧你被那女人趕出了屋子,就沒敢再看,該不會真是弟妹吧?”

  餘啟蟄冷哼一聲,麵容好看了許多,畢竟與陸瑾闊別了三年,心底還是有些隱隱歡喜的,見他雖比從前黑了許多,身形卻較從前健碩,精氣神也足,想來這三年應過的也不差,才淡淡道,“是我妹妹。”

  陸瑾湊到他跟前,討好的笑了笑,“原來是你妹妹,難怪看起來還隻是個小丫頭。”隨即他又覺得出不對來,撓了撓頭,“我記得你隻有一個阿姐,何時又添了個妹妹?我去京城才不過三年,不對啊,沒道理你多出個這等年紀的妹妹來。”

  餘啟蟄不欲與他多說餘嬌的事情,問道,“你不在京城任職,怎突然回來了?”

  陸瑾見他問起正事,也不再說笑,神情落寞的道,“師父傳信與我說他病了,京城的差事我安排好後,就趕了回來。”

  餘啟蟄聞言,眉頭微蹙,眸中閃過一絲擔憂,“我三個月前去過法華寺,師父身子還很康健,怎突然就病了?”

  陸瑾一路匆匆趕回來,還沒顧得上回寺裏,因青嶼村離得近,就先過來找餘啟蟄了。

  他搖了搖頭,惴惴不安的道,“我也不知,想來應不是小病,不然師父不會傳信入京喊我回來。”

  說起病,陸瑾又想到餘啟蟄的身子,仔細打量著他,見他氣色較從前要好上許多,抬手便去捉餘啟蟄的手,扣住他的脈,不由又驚又喜道,“師弟,你體內的毒清了?如今身子竟是大好了。”

  餘啟蟄不避不閃,任他又摸了一遍脈象,才頷首道,“應是好了。”

  陸瑾一臉歡喜,激動的道,“是哪位高人幫你解了毒?師父若是知道,定然高興。”

  餘啟蟄不願說出是餘嬌,但心下暗自思忖著要帶餘嬌去一趟法華寺,給師父診病。

  陸瑾仍沉浸在餘啟蟄身子已好的喜悅之中,在屋中來回踱步道,“下月就是鄉試,師弟你如今身子好了,也該去京城陪我了!你可不知,我這三年在京城孤苦伶仃一個人,連個親人都沒有,現下好了,你去了京城我就有伴了。”

  餘啟蟄哪裏會信他這些話,陸瑾性情灑脫,又是話多外向之人,便是初識之人,一頓飯的功夫就能令人稱兄道弟引為知己,況且他又在錦衣衛任職,上趕著交好之人應不會少。

  “我這裏多有不便,就不留你吃飯歇息,你先回法華寺去看師父,等過兩日我帶大夫去給師父瞧病。”餘啟蟄聽到外間有響動,約莫是宋氏和餘夢山回屋了,壓低聲音對陸瑾道。

  陸瑾武功高強,小院的動靜盡在他掌握之中,他也早就聽到了外間的腳步,低歎了一口氣,道,“師父的醫術你又不是不知。”不過瞧著餘啟蟄,他眸子又亮了幾分,“當年你的毒師父都言解不了,如今卻是被高人給救了,你要帶去的大夫可是那位高人?”

  餘啟蟄點了點頭,陸瑾麵上露出幾分喜意來,聽著外間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他低聲道,“那我先走了,在寺裏等你。”

  言畢,他飛身一躍,餘啟蟄不急不緩的抬起頭,輕聲道,“將瓦礫蓋好,近日多雨。”

  已躍至房頂的陸瑾,齜牙咧嘴的瞪了他一眼,手上卻乖巧的將掀開的瓦片都蓋回了原處,仔仔細細的遮掩結實了,才飛身離開,心中暗道,小師弟身子弱,房頂若是漏雨少不得要病上一場,他這做師兄的,不與他計較。

  陸瑾離開沒多久,宋氏就隔著房門問道,“蟄哥兒,餘嬌和茯苓可在你屋裏?”

  餘啟蟄打開了房門,道,“她們去河邊洗衣裳了。”

  宋氏早上才收拾了全家換下的衣裳去河邊浣洗過,聽見餘嬌和餘茯苓又去了河邊,雖然有些奇怪,隻當是她們又換了衣裳去洗,也沒在意,點了點頭,便沒再追問。

  餘啟蟄叫住了宋氏,出聲道,“娘,我近日身子大好,想去法華寺一趟。”

  宋氏聽餘啟蟄說他身子大好,一臉驚喜的道,“真的大好了?餘嬌可是這般說的?”在宋春心裏,關於病症上的,隻有餘嬌發話說好了,那便才是真的好了,不知不覺已將餘嬌的話奉若神明。

  餘啟蟄點頭,昨個他吐血的事情宋氏夫婦不知,自然也不知道他身子已經大好了。

  宋氏滿臉激動,高興的道,“是該去寺裏還願,娘手裏還有點錢,你都帶去,給寺裏添點香燭錢,得好好謝謝漫天神佛,我兒子的病總算是好了。”

  餘啟蟄自打一出生身子骨就弱,宋氏小時候便帶他去過法華寺燒香拜佛祈福,後來身子便強了一些,宋氏覺得求神拜佛有用,倒是時常帶餘啟蟄過去,一來二去,倒是與法華寺的僧人結下了善緣,偶爾還會讓餘啟蟄在法華寺小住。

  後來童生試,餘啟蟄身子大不好後,求醫問診無用,宋氏也曾帶著餘啟蟄去法華寺,隻是他身子日漸不繼,已經在山路上奔波不得,祈求神明也不見效,宋氏才漸漸歇了心思。

  如今聽餘啟蟄提起法華寺,宋氏又覺得滿天神佛還是聽到了她的祈願,不然也不會陰差陽錯的讓餘嬌來了他們餘家,治好了啟蟄的病,自是一口答應餘啟蟄去寺裏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