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送船
作者:藍色星輪      更新:2021-06-29 03:11      字數:3306
  下來幾天,廖承誌成了養心穀小學二年級的一名插班生。

  ??每天天一亮他就自已起來一遍又一遍地練武;上學時更是認認真真地學,舉手發問比誰都勤快;放學後也是拚了命的運動。瞧他那架式,不把自己練得瘦上一半都決不罷休。

  ??廖承誌的模樣,廖金海夫妻看在眼裏驚在心裏。

  ??“蘇老弟,”他好奇地跑過來問蘇武,“你到底給我家那小子灌了什麽迷魂湯?現在看起來簡直像換了個人一樣。”

  ??說這句話的時候,廖金海高高翹著大拇指,那張大胖臉上滿滿的全是佩服。

  ??他連連搖頭感概,“早知道老弟你有這本事,我就不會費事趕那混小子回她奶奶那裏,一直讓他留在養心穀這裏了。”

  ??嗬嗬!

  ??蘇武神秘地笑了笑。

  ??廖金海說得既對又不對。

  ??廖承誌之所以會這麽聽蘇武的話,並不是他真的有什麽教孩子的特殊本事,更多的是因為蘇武占了天時地利的原因。

  ??如果沒有石端敏登塔和布老虎離開這兩件事,恰好掐住了廖承誌的命門,估計他還是會大概率和以前一樣該玩就玩,想浪就浪。

  ??和廖金海客套了會,蘇武的電話響了起來。

  ??是房為民打來的。

  ??“小五,一批船馬上要運到養心穀的停車場。趕緊找人把它們搬回去!”

  ??“什麽船?”蘇武有些茫然。

  ??除了早先在張海平那裏訂過船外,他可不記得自己或者葉婷在其他地方訂過什麽船。

  ??然而張海平一直在住院,現在人又到了養心穀。蘇武一看老人家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再提過什麽船不船的事。

  ??電話那頭的房為民古怪地回了一句:“就是張爺爺的船啊。他的小孫子剛剛壓車把船送到養心穀這裏!”

  ??啊?

  ??蘇武很快反應過來。

  ??那天他見到張海平時,心裏一直有個疑問。

  ??老人家已經這樣的風燭殘年,他家人心也是夠大。居然敢直接送他上了南下的高鐵,也不怕老人家萬一在路上發生什麽意外。

  ??現在聽房為民一說,才知道張海平出發前還是做了準備。

  ??前有房為民在養心穀接待,後有小孫子立即押著船趕了過來。

  ??蘇武擦了把汗,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房子,這是什麽時候做好的船?張爺爺之前不一直在住院嗎?”

  ??嗬嗬!

  ??房為民也不意外,隨即說了說他知道的情況。

  ??很快,蘇武聽明白了。

  ??這批船一共有九條,其中有五條是傳統烏篷船,另外四條是類似於畫舫的瀏覽觀光船。載客量都在五到十人之間。

  ??押運過來的是張海平最小的孫子,名字叫張清華。

  ??張清華?

  ??蘇武若有所思地念叨了下這個名字。

  ??很顯然張清華出生時,他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想兒子長大後能考上像清華這樣的好學校,而不是去繼承他爺爺的造船手藝。

  ??事實上張清華也沒有,盡管平日裏他和張海平的爺孫關係最好。

  ??這些船是張海平最近這些年做好的,一直放在家裏當成了收藏品,還沒下過水。

  ??說到這的時候,視頻對麵的房為民無語地搖了搖頭。

  ??“確切說,這九條船並不是張爺爺做來出售或者下水使用的,而是做來展示給別人看的。當然它們的性能十分優秀,現在下水使用絕對沒問題。”

  ??“做出來給人看的船?”蘇武聽得糊裏糊塗,“這是怎麽回事?”

  ??房為民感概地笑了笑。

  ??“還是不和馬叔之前一樣的問題?做這些船都是為了找手藝傳人。可惜張爺爺他沒有馬叔那麽好命……”

  ??原來十幾年前張海平就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加之家裏又一直沒有子孫後代願意繼承這門手藝,他隻好像早期的李雁一樣,自己外出去尋找對手工造船感興趣的年輕人。

  ??隻不過手工造船既不像李雁的琴與書法那樣可以直觀感受,也不像馬叔的傳統木雕那樣要麽可以用在裝飾上要麽是件完整的藝術品。

  ??手工造船這東西,其實可以算是種藝術品。可惜的是船在更多人的認知裏是一種謀生工具,從來與藝術無關。

  ??而造船從準備材料到完成整艘船,經曆的時間通常都以年或月來計算。

  ??現代生活節奏太快。或許某天有年輕人突然對張海平的手工造船起了興趣,然而沒等他看到整艘船完成,那點突如其來的興趣已經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消磨不見。

  ??為了吸引年輕人的眼球,一把年紀的張海平也是費盡了心思。

  ??他左思右想後,幹脆學起了機械工廠的造船流程。

  ??那就是先把整艘船的零配件一一手工做好,然後帶著它沿著海岸線漫無目的地開車前進。如果路上遇到有年輕人對此感興趣,他就以最快最利索的速度把船給組裝起來下水展示。

  ??可惜張海平這一找就找了整整九年。連船都造好了九艘,卻依然沒有遇到對手工造船感興趣的年輕人。

  ??現在他倒是直接把九艘船都運到了養心穀。

  ??人一旦上了年紀,多少有些迷信。都說九九歸零,張海平覺得既然自己連續造了九艘展示船都找不到一個傳人,估計此生也就無望了。

  ??唉!

  ??蘇武聽到這,隻能愛莫能助地歎了口氣,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房子,如果這些船下水後質量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收下吧。”

  ??他看了看房為民,“隻是不知道我們該出多少錢?”

  ??“這……”

  ??房為民看了旁邊一眼,臉色更是古怪。

  ??“張爺爺說不要錢。反正放在家裏也是占地方。等他走後,估計這些船的後果都是風吹日曬最後爛成堆破木頭。”

  ??“這怎麽行?”蘇武擦汗。

  ??一艘能載五到十人的船還是挺大的,木料手工什麽的先不說,就是千裏迢迢從房為民老家運到養心穀這裏,那運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錢。

  ??最重要的是無論蘇武或者養心穀,現在都不缺錢,犯不著貪這點小便宜。

  ??房為民點點頭。

  ??他了解蘇武的性子,便和張海平商量了一會,隨便要了個不高不低的友情價。

  ??掛了電話,蘇武便去找人幫忙盯著搬船體。

  ??隻是養心穀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蘇武拿著手機在外麵轉了一圈,一時間除了蘇晚這種跑都跑不快的小鬼頭,還真找不到閑人。

  ??村民們最近手裏有了錢,一個個一家家的也紛紛和蘇晴一樣翻新甚至重建自已家。

  ??最直觀的就是蘇武的伯父蘇平,他組建的建築隊現在接到的工程排了老長一串,每天除了練習登塔外都忙得沒日沒夜不可交開的。

  ??最後蘇武隻得和相對空閑的蘇建國、蘇海一起去了河對麵的停車場。

  ??這兒蘇海的家已經建得七七八八,過陣子再裝修一下,估計重陽左右就可以搬回新家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