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作者:餘生所念      更新:2020-05-29 23:59      字數:2354
  易行與快滴合並了,兩家在陰曆7月7日這天宣布,被稱作情人節攻略。

  易行打車ceo餘雙鵬及快滴打車ceo呂川煒同時擔任聯合ceo。

  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可誰都知道,這隻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

  實際也是如此,這種聯席ceo製度在公司內部隻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呂川煒就將所持有快滴股份都賣掉,從此淡出易行與快滴。

  實際上,無論是餘雙鵬還是呂川煒,都沒想過,一個估值超百億美元的互聯網新貴企業,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締造出來,這在從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創業倆字,寫出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就像在晚上推開一扇門,外麵漆黑一片,你不知道沿途有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隻能走下去,無法回頭。

  其過程基本可以類比成遊戲內,你在無視野的野區瞎逛,也不知是能打到buff,還是在草叢內被幾個猥瑣大漢伏擊。

  隻有陸炎,早早看清大勢走向與發展,在合適的時間,投錢、入局、招人。

  實際上,一個人想成功,光有眼光還不行,還得有能力,以及運氣。

  原來的滴滴ceo程衛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像劉皇叔一般,特別會招攬人才。

  令一時空,他也是一個狠人,83年出生的80後,不到三十歲,就做到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

  然後在所有親戚朋友的反對下,自主創業做網約車。

  那會智能手機剛剛興起,4g還未商用,支付寶在手機端,也不是特別流行。

  可他還是從光明的阿狸出來,一頭紮創業的黑暗森林中。

  產品不行,不懂技術,推廣艱難……!

  如果不是2012年冬天的大雪,也許就沒有滴滴了。

  實際上,13年、14年的冬天,北方下雪都不多。

  程衛後來回憶這段經曆,都有些後怕。

  但程衛最厲害的地方,其實是在組團隊。

  創業之初,他去請教阿狸的關明生要怎麽做。

  那位是阿狸老臣,2000年就加入公司,隻比蔡淙信晚一年,是阿裏的首任o(首席運營官),後來任cho(首席人才官)。

  關沒給程衛講別的,就講了馬耘是怎麽組建團隊的。

  說:你看《三國演義》,一大半的時間都是講他們如何加盟的。怎麽找到他們,怎麽判斷他們。

  後來,程衛就把40的精力,都花在招聘上。團隊組建後,怎麽打動他們,怎麽融合,又占據了他全部工作的80。

  程衛招攬的第一位悍將,是張箔。

  因為他和投資人王罡都不是技術出身,所以找了一位技術合夥人,慷慨地給了對方30的股份。

  後來,發現這人的技術完全不行,差點因為技術短板被淘汰。

  之後很偶然的機會,才請到在千度做研發經理的張箔,有了合格的cto(首席技術官)。

  後來,人們評價滴滴的成功因素為:阿狸的人、千度的技術、企鵝的錢。

  技術方麵,指的就是張箔和他領導的團隊。

  而招攬柳清的過程,就更傳奇了。

  首先,高薪。

  程衛對柳清說:你原來在高盛的工資是400萬美元,你過來以後,滴滴一半的工資給你,剩下一半我們其他人分。

  柳清非常猶豫。

  招攬人才嘛,能談的,無非就是夢想與金錢。

  除了極高的工資收益,程衛又邀柳清一起去西藏。連同滴滴的高管一行八人,一天一夜開了1700公裏。那一天,八個人在酒店吸了3000多塊錢的氧,才緩過來。

  到喜馬拉雅山腳下,程衛哭了,說想著一路,也許就是創業路吧,我把命交給兄弟們,我信任兄弟……!

  如果說,另一時空程衛的創業路,艱難坎坷好似劉備。

  那這一世,陸炎名下多家公司創業開局,就如袁紹開基立業一般,走的相當順暢。

  畢竟這人啊,不是差事,就是差錢。

  陸炎不差錢,就能找來很多不差事的人。

  程衛費勁艱辛,才能找到合格的cto。而陸炎,有係統的“天助模式”,自己就是最好的產品經理。

  程衛招攬柳清,既拿高薪,又談夢想。

  陸炎這邊,既有大把的薪酬,更有“道友留步”、“與我有緣”,沒費什麽力氣,就招攬一員大將。

  而日常生活中,給各公司招攬到的人才,更是不勝枚舉,人才濟濟。

  不過,易行打車雖然占到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局勢卻還沒穩住。

  國際打車巨頭優步,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未來可能要發生的惡**件,更是陸炎要防範的。

  他召開了新一輪的董事會,把“安全出行”,作為接下去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去做。

  幾家資方的董事不大同意,覺得這一階段,繼續將市場做大,獲取盈利,才是首要任務。

  一旦對司機和乘客的審核過於嚴格,容易讓那些小對手崛起。

  陸炎就花了幾天時間,跟這些人一個個談,去講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而到陰曆八月十五這天,又一個驚人的消息,震驚了國內網民。

  就是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了,兩家合並後,估值超170億美元,市場份額超百分之九十。

  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團購與互聯網打車,兩家獨角獸企業誕生,吃瓜群眾都不知該怎麽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再然後,網友們最關心的就是,陸炎究竟還剩多少股份,如今又有多少錢!

  不會這麽快,就成國內首富了吧,那可太牛叉了!

  不過考慮到這一兩年,企鵝與阿狸的市值增長更快,陸炎想登頂,怕也不容易啊!

  京城,央視財經欄目,采訪陸炎問他對於財富快速增長這件事,是怎麽一個心理。

  “沒有太多感覺,現在錢對我來說,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記者聽這話,淡然一笑,問:“那您會困惑嗎?”

  “有一些,因為每天都要考慮,怎麽能讓這些錢,花的更有意義。讓我的公司,承擔社會責任感……!”

  “我聽說,您又回了母校一趟,捐了三千萬成立一個獎學金?”

  “是的,我希望能珍惜高中的學習時光,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隻有一次。”

  主持人愣了,覺得自己抓住這位年輕富豪的語病,笑著道:“那種拚搏機會,都是隻有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