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打破技術封鎖
作者:餘生所念      更新:2020-04-21 21:34      字數:2248
  之後幾天,三江市招商辦的人,多次宴請陸炎。

  倒也不光是吃吃喝喝,還開車載著他四處看土地,一是為神州網上商城和美團客服中心,選建設地址。

  第二就是宣講一下未來的發展規劃,話裏話外,自然還是希望陸炎能大力投資的。

  說實話,他雖屬於三江市人,但多數時間生活在撫安縣,對這裏的感情、記憶,並不是很深刻。

  可幾天跑下來,在招商辦何主任的一再遊說下,也漸漸動了增加投資的心思。

  用那位的話說就是,既然要做商人,那就要做能影響一方經濟的豪商,像臨安馬和深市騰一般。

  金陵的經濟體量比較大,陸炎又是外人,想做到能影響一個城市的經濟並不容易。

  可要是到了三江市,可就不同了。

  如果陸炎的企業,涉及數萬人的飯碗,在三江市的經濟比重占的很高……如果在陸炎的大力投資下,這個東北小城,GDP增速大幅上漲……去年才五百多億的GDP……最關鍵的,您是本地人啊……

  這些話,有的是明麵上說的,有的是私底下講的,卻令陸炎頗為心動。

  原本是打算呆幾天就走,結果越拖時間越長。

  市裏原是想有棗沒棗打三杆子,見陸炎一副頗為心動的架勢,聯係的越發密切了。

  別墅客廳內,陸炎跟陸振山相對而坐,阮瀟瀟忙著張秀蘭在廚房弄早餐。

  老爹問:“兒子,你這考察也好些天了,具體投資什麽項目,想好沒啊!”

  陸炎笑:“我想投資的多了!”

  “都有啥啊?你說說!”

  “光刻機、芯片工廠、操作係統、觸覺傳感器、真空蒸鍍機、濾波器、激光雷達、高端電容電阻、核心工業軟件、核心算法、航空設計軟件、光刻膠、燃料電池、鋰電子隔膜……”

  陸振山聽的一頭霧水,道:“你說這些,都什麽玩意啊?”

  “目前國內還比較落後的幾個產業!”

  陸振山聽這話直翻白眼,“就是主要被國外壟斷的一些技術唄?”

  陸炎點點頭,笑著道:“可以這麽說吧!”

  “那個,兒子啊,風險是不有些大啊,要不,還是蓋房子吧!”

  陸振山語重心長道。

  陸炎笑了:“人口外流,光蓋房子沒用的,得有產業!”

  “你是回來做生意賺錢的,又不是讓你當父母官,投資可以有,但不能賠在這啊!”

  “我知道,爸,放心吧,心裏有數!”

  這時阮瀟瀟過來喊這父子倆去吃飯,聽個隻言片語,道:“怎麽,你想好投資什麽了?”

  陸炎道:“有些念頭,還得慢慢論證!”

  “哦,什麽產業啊?”

  “主要是高科技領域,軟件、半導體一類的!”

  阮瀟瀟笑:“這些行業好,到哪個城市,都會受歡迎的!”

  說話間,幾個人進了廚房,各自找椅子坐下。

  早飯是幾個簡單的小菜,有米粥和包子。

  吃過飯後,陸炎又開車,載著阮瀟瀟沿著江邊的路慢慢開,然後繞著這個城市外圍的路,到處跑。

  阮瀟瀟見陸炎的表情,料想他心裏,似乎要做什麽重要決定。

  忍不住道:“你不會,是想在這裏大規模投資吧?”

  陸炎微微搖頭,笑:“並不是!”

  “那你這是?”

  “怎麽說呢,最近有點迷茫。研究生畢業以後,又拿了世錦賽冠軍。突然有點沒目標的感覺了。

  書在念下去,讀了博士也就那麽回事。田徑嘛,就算是再打破世界紀錄,也沒什麽意思。

  公司發展,神州手機那邊有雷布斯,鴻蒙手機那邊有於承棟。昆侖芯片步入正軌,美團那邊人才濟濟。突然覺得,僅僅是賺錢的,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成就感了!”

  若是不知情的旁人聽了,肯定要說,這牛逼讓你吹得,好清新脫俗啊!

  但阮瀟瀟作為枕邊人,是知道陸炎的財務狀況和精神狀態的。

  自打從央大徹底畢業後,這位真有點無精打采的感覺。

  “那現在呢?有新目標了?”阮瀟瀟問。

  陸炎笑了笑,手握方向盤,目視前方,道:“算是吧,突然覺得傳統的商業模式沒啥意思,要做就過目前國內技術還比較薄弱的產業!”

  阮瀟瀟聽這話,不禁嘴巴微張,眼神也有些茫然。目前國內技術還比較薄弱的行業?這是錢賺多了,打算燒點玩玩嗎?

  “我聽說,那類企業,前期投入都特別大吧?有個叫京東方的,好像就虧了不少錢!”

  陸炎轉頭,頗意外的笑著說:“可以啊,京東方虧錢投新技術的事都知道?”

  阮瀟瀟哼了聲,“我平時,也常看書的好不好?”

  “不錯不錯,值得獎勵!”

  “什麽獎勵啊?”

  “給你換台新車怎麽樣,那輛保時捷也開好幾年了!”

  “好啊,好啊!”

  阮瀟瀟聽這話,笑得眼睛彎彎,道:“到時把那輛舊車,給我媽媽開,嘿嘿!”

  “這丫頭!”

  陸炎感慨一句,再次把車子停在江邊。

  望著滾滾的鬆江水,琢磨著後續的事業發展。

  自上次兌換了麒麟920的芯片設計技術後,隨著公司的發展,又攢下很多金錢積分,足以兌換一個高精尖產品技術。

  他隻是在權衡,到底該兌換哪一個,從哪裏開局。

  如果是在三江市的,貌似軟件比較好。

  不需要太大的投資,隻要有一個辦公地點,找一幫碼農,把他得到的“軟件”,在他的主導下,一點點“寫出來”就是。

  但操作係統好些,生態鏈不好發展。

  至於像光刻機這種東西,華夏不是不能造,是關鍵部件都被外國禁運。

  如美國的光柵、德國的鏡頭、瑞典的軸承,他總不能從這些關鍵部件開始研發吧?倒也是條路子,就是比較耗時。

  不過話說,西方對華夏的技術封鎖,真不是一般的過分,居然弄出一個《瓦森納協定》,對華出口管製。使得中國半導體設備製造業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2-3代的差距,落後國際先進水平10年左右。

  陸炎忽然覺得,他下階段完全可以把,打破西方對華的技術封鎖,作為人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