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移宮何須太費力(終)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5      字數:4850
  第三百八十三章移宮何須太費力(終)

  “本王還真沒想到,宮內竟然還有你這般的奴才,竟然敢在宮內行此謀反之事阻攔太子登基,曾經的曹吉祥和劉瑾想來也不過如此了吧?”

  看著朱由楫走出來擋在前麵,還將自己比作曹吉祥和劉謹,頓時臉色很是難看起來。

  曹吉祥和劉謹這兩位是什麽人呐?在場的各位沒有人不知道的,盧受作為宮內的宦官自然更是清楚不過了。

  這兩位都是大明朝有名的權宦,分別在英宗天順和武宗正德年間權傾朝野一時,跋扈至極,專權恣肆,當真可謂是風光無限,特別是劉謹更是有著“立皇帝”的外號。不過兩人的結果嘛就沒啥好下場了,曹吉祥因為夥同其嗣子曹欽舉兵謀反,事敗而被磔刑處死,劉謹也被文臣集團反撲結果被以“反逆”罪淩遲。

  劉謹是被“反逆”,曹吉祥是真謀反!

  他盧受今日幹得這些事情和曹吉祥幹的事兒沒啥差別了,真要追究起罪名來絕對是死罪沒跑了。

  這都把自己比作曹吉祥和劉謹了,反正也是死罪了還不如拚死一搏呢,隻要把朱由校給控製住了,自己或許才能有一條生路,又見朱由楫說道,“爾等可要仔細的想清楚了,圍攻內閣和六部重臣,挾持阻攔太子登基可都是死罪,爾等現在回頭,本王可以請求太子即位後不牽連爾等家中父母親眷,免去爾等死罪!”圍堵上來的太監頓時麵露猶豫之色。

  盧受一咬牙,一橫心,率先撲了上來,想要將朱由校搶過去控製起來,嘴裏叫到“不要被他騙了,隻有幫娘娘控製了朱由校大家才有活路,還能榮華富貴!”

  “哼,不知死活!”朱由楫見此立時眼神一冷,猛地拔出慕容清妙的佩劍,竟是不閃不避的直接往那盧受迎了上去,然後在一眾大臣們驚訝的眼神中三兩下子就將盧受給製服在了地上,長劍已經架在了盧受的脖子上.....

  在場的除了慕容清妙神因為帶著麵紗無人可以看清她的神色外,在場的其他人無不感覺到震驚的,尤其是文官和太監們,即便是此前在鄭宅見到過朱由楫把劍架在鄭養性脖子上,威脅鄭養性配合勸說鄭貴妃搬離乾清宮的楊漣等人,此刻的臉上亦是如此。

  盧受這閹貨雖然年紀也不小了,而且下麵還少了一個重要的物件,並沒有啥戰鬥力,但好歹那也是一個成年人不是,朱由楫今年十三歲,虛歲也才不過十四,眼前這一幕很有衝擊性,感覺有些不真實......

  “大哥,這狗奴才您看要如何處置?”

  “這還用說,如此惡奴自然該當就地斬殺!”

  “皇宮重地,豈可隨意殺人,應當暫且壓下,待陛下正式登基之後再明證典型,處以磔刑才是。”

  文官們頓時插嘴道,都要求殺了盧受,隻不過卻是分成了兩派,一派比較激進,一派稍微溫和,不用說激進的一派自然是屬於東林黨一派的官員了,不過在場的還是以非東林黨人出身的官員居多。

  “還是待本宮正式即位之後再將其明正典刑吧,暫時就先將其收押”,朱由校想了想,這盧受犯的乃是實打實的反逆的死罪,殺是肯定要殺的,但是也不能在皇宮之內隨意的就殺了,所以還是采納了比較溫和一點的建議,說到這裏,朱由校將目光轉向一直跟在一邊的李進忠,“這惡奴暫且就先交由你來處置看押。”

  李進忠聞言,臉上的得意之色一閃而過,望向盧受的眼神也開始變得極不友善了,趕緊領命到“奴婢領旨!”然後樂顛顛的湊到朱由楫的麵前,朱由楫也就順勢將盧受移交給了李進忠。至於其他的太監見領頭的盧受都已經被生擒了,哪裏還有膽量繼續阻攔,況且沒聽見剛剛三皇子都保證了會求太子殿下即位後,不牽連自己家人,還能免死,幹嘛還要跟著西李娘娘和盧受一條道走到黑,於是果斷把路給讓了開來,老老實實的跪在一邊。

  眾人這才擁著朱由校繼續往文華殿而去。

  到了文華殿後,在場的一眾文官才算是稍微的送了口氣,入了文華殿,眾臣再次向朱由校禮拜叩首,而後便是開始商量朱由校的即位之事,確定登基大典的日期。

  “先帝大行,乾清宮未得清理,陛下可暫居文華殿,待正式登基之後再擇吉日入住。”方從哲身為內閣首輔,這個時候自然要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當下首要的乃是陛下何日登基以及為大行皇帝治喪之事。”

  “還有大行皇帝的諡號、廟號,以及陛下登基後所用年號也是要議定的。”劉一燝在方從哲之後補充到。

  朱由校聞言,頷首道:“此時便交由內閣會同禮部一起議定吧,議定過後報於本宮即可。”

  方從哲、劉一燝一同將目光投向站在一邊的趙邦華和孫如遊,兩人一個是禮部尚書,一個是禮部侍郎,這屬於兩人的業務範疇。

  “陛下,擇吉日恐得先與欽天監聯絡一番才成的。”趙邦華微微拱手出言到。

  楊漣忍不住出言提醒到,“如此還請禮部與欽天監可以早日選定陛下登基的吉日才是,今大明在三月之內連喪君王,必使天下惶恐,為天下計,陛下當早日登基正位,如此可絕個別野心家之野望,穩定朝堂,不使天下生出變亂。”

  “方今陛下之身,乃社稷神人托重之身也,不可輕舉而妄動,即便前往乾清宮哭靈,也當待臣等到齊後同往,不可擅自前去。”

  在場的大臣無不點頭讚同,都很認可楊漣所說的,這無疑乃是老成謀國之言。

  朱由楫也適時的插言,積極的在眾大臣麵前顯示自己的存在感,找機會讓大臣們見到自己這位當朝三皇子的能力。

  “外事緩急諸位大人商議著處理便是,兄長的安全大家不必擔心,本王會率領護衛保護的,不過穩妥起見,還請英國公以五軍都督府會同兵部行文,令諭禁中各衛官、京營、五城兵馬司戒嚴中外。”

  “命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帶領錦衣衛陪同本王的護衛一同在文華殿外值守。”

  在場的一眾大臣互相看了看,眼前這位三皇子不愧是神宗皇帝誇讚的麒麟孫,有膽有識.....

  朱由校聞言竟是沒有一點兒朱由楫搶了他的風頭,損了他的權威的想法,直接便順著朱由楫的話說道,“就按照三弟說的辦吧,其他的事情就有勞諸位大人了,待禮部與欽天監議定登基吉日後,再遣使於各番國告哀。”

  在場眾臣自都應諾。

  經過禮部與欽天監的推算合議,群臣意見一致,於是決定以本月六日(西元1620年九月初六)在皇極殿行登基大典。

  在此期間,西李依舊據住於乾清宮內,在盧受已經被控製了情況下,還曾嚐試著命令魏朝帶人以請太子前往乾清宮為先帝守靈為幌子,將之誆騙至乾清宮重新控製起來,隻不過因為朱由楫和眾大臣們早就有所安排,在嚴密的保護下,終究使得西李選侍再此挾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

  一計不成,西李選侍心中便再生一計。

  眼瞧著距離朱由校登基的時日越來越近,西李不但依舊沒有絲毫要從乾清宮搬離的打算,反而提出今後但凡大臣們的章奏,當先交由她過目,而後再轉交給朱由校。

  這就近乎於是在耍無賴了,而且還是那種很沒有水平的耍無賴,就跟在自己臉上

  自然引起內閣和六部諸臣的極大不滿,紛紛反對。朱由校和朱由楫兩兄弟同樣因此心中不是很爽利。大家前幾日沒有提讓西李搬離乾清宮這事兒並非是把這事兒給忘了,於大臣們而言離著朱由校登基還有幾天時日,以為這西李會有些眼力勁兒,會自覺的搬離乾清宮的。朱由校和朱由楫兩兄弟礙於孝道在當時也不好急不可耐的表示出要西李趕緊從乾清宮搬走的。

  周嘉謨率先上疏稱,“先帝梓宮在殯,選侍李氏宜當移住後殿,一切宮嬪盡都隨入以奉幾筵之香火,肅閨闈之儀範.....”

  於是群六部官員紛紛跟進,要求西李移出乾清宮,其他官員說的還算比較委婉,楊漣和左光鬥可就說的不那麽客氣了。

  “陛下不日將正式禦極,選侍李氏豈可再居乾清宮,望陛下速速頒旨,請選侍李氏移居別宮,待登基大事一畢,再行搬居。”這是楊漣上的奏疏,很直接的就要求朱由校直接下旨讓西李從乾清宮卷鋪蓋搬家。

  “內廷有乾清宮猶外廷之有皇極殿,惟皇帝禦天居之。惟皇後配天,得共居之。其下妃嬪,雖以此進禦,不得恒居,非以避嫌,亦以別尊卑也。今選侍李氏既非先帝正宮,亦非陛下之嫡母、生母,儼然尊據正宮,而陛下退處文華,不得守幾筵,行大禮,名分倒置,臣竊或之。

  今陛下春秋十六齡矣,內輔以忠直老臣,外輔以公孤卿士,何慮乏人?尚須乳哺繈負之哉?今不早決,選侍李氏將借撫養之名,竊行專政之實,恐呂武之禍不遠,此臣之不忍言也。

  伏乞陛下迅速裁斷,毋任遷延!”左光鬥的奏疏雖然沒有楊漣的直白,卻是言辭激烈。

  這些要求西李趕緊從乾清宮搬走的奏疏送入宮內,西李聞聽之後,氣的是眉毛倒豎,豔麗的麵容一片青紫。西李便與魏朝商議,假借議事為名,邀朱由校去乾清宮。

  魏朝去到文華殿自然是見不到朱由校的了,直接就被值守的錦衣衛和朱由楫的王府侍衛給攔了下來,然後帶到了朱由楫的麵前。

  “魏公公此來又是奉了占據著乾清宮不肯搬居的選侍娘娘命令,想要誆騙兄長去乾清的吧?”

  魏朝直搖手,“李娘娘正盛怒,令奴婢邀殿下入議,究治左禦史呂武一說。”

  朱由楫失笑到,“說法倒是挺好聽的,魏公公還請回去告訴她,兄長今非昔比,今已16之齡,豈無識見,勸她莫要再做什麽不切實際之幻想,若果斷移宮,他日自有尊封之號。”

  魏朝隻能默然退去,向西李複命。

  既而到了禮部與欽天監議定的登基之期前一日,眾臣入宮與朱由校講述明日登基的禮儀等諸事,得知西李選侍竟然仍舊賴在乾清宮中不走,沒有半點要移宮的意思。反而再次提出要求,必須先封她為皇太後,然後在安排朱由校登基即位,不用想,大臣們自然是直接拒絕。

  楊漣憤然道,“先帝升遐,人心危疑,鹹謂選侍外托撫養保護之名,陰圖專擅之實,故力請陛下暫居文華,欲先撥別宮而遷之,然後再奉駕還宮。蓋祖宗之社稷為重,宮闈之恩寵是輕,此臣等之私願也。

  然則今登基已在明日矣,豈聞有天子偏處別宮,一選侍竊據乾清正宮之禮。先帝聖明,同符堯舜。徒以貴妃保護為名,病體之所以沉重,醫藥之所以亂投,籍籍人言,至今抱痛,安得不為寒心耶?懲前毖後,斷不得不請選侍移宮,臣言之在今日,殿下行之,亦必要在今日。

  時不可失,患宜預防,望陛下迅疾采行!”

  有了大臣們的進言,要求西李移宮的前提下,朱由楫見此也乘機從旁跟著向朱由校建議了幾句,自然也是要求西李選侍今日必須從乾清宮搬出去的。

  同時楊漣又一麵催促內閣方從哲和劉一燝,速度請西李移宮。方從哲和劉一燝隻能帶領大臣們親自前往乾清宮外,給西李施加壓力,迫促其從乾清宮內移出。

  西李見大臣們氣勢洶洶的前來,在乾清宮外吵嚷著要自己移宮,於是派了一員小內侍出來傳話,“難道諸位大人就不念先帝舊寵的嗎?”

  楊漣當即越眾出來,厲聲道:“國家大事,豈得徇私?”

  朱由校自然也是順勢便采納了大臣們的諫言了,直接下旨給王安,讓他去乾清宮內宣旨要西李移宮。朱由楫在一邊笑道:“兄長不若也去乾清宮瞧瞧?”

  兄弟二人抵達乾清宮的時候,正巧聽到楊漣那洪亮的喝問聲。兄弟二人可以從楊漣響亮激越的聲音中明顯的感覺到楊漣此時的心情,定是焦躁已極,憤怒已極了的。

  宮外眾臣見朱由校兄弟二人也跟來了,忙向二人行禮。朱由楫道,“諸位大人少安勿躁,兄長已遣王公公入內傳旨,請選侍移宮。”

  眾臣聞言,竚立以待。

  不到片刻,王安趨出,麵色頗為難堪,眾人隻是一瞧王安的麵色便已知曉結果。果然王安近前後,回稟朱由校道,“李娘娘不肯移宮,隻讓奴婢前來問陛下一句,這是您的主意還是楊給事中等一幫老東西所指使的?不要忘了前些日子您是如何與她承諾的?”

  “李娘娘稱陛下您可是答應過,等你登上帝位,就晉封她為皇太後,讓她居乾清宮中照顧您的飲食起居,稱您不過十六歲的一個孩童,又未大婚,怎麽知道照顧自己?且先帝爺可是在臨終前囑托過了,要她務必要好生照料您。”

  王安將西李的話轉達完畢,在場的眾人無不憤怒,神色陰沉。

  朱由楫冷哼道,替朱由校在眾臣麵前解釋了一句,“此前一切都不過是兄長為她與盧受、魏朝等人挾製,不得已而虛與委蛇罷了,豈能當得真?做得數?”複又對朱由校道,“臣弟請入內一試,勸其移宮。”

  朱由校沒有猶豫,點頭同意。

  朱由楫旋即提劍昂首入乾清宮......

  不肖片刻,朱由楫出來對朱由校道:“臣弟幸不辱命,娘娘已經答應即刻搬離乾清宮,移居噦鸞宮。”

  在場一眾官員聞此,都麵有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