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紅丸謎案(九)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173
  朱由楫從皇宮回到自己在南苑的王府之後,第一時間便命人召集了徐光啟和孫承宗,張延登、楊鶴四人速來自己的書房商議事情。

  他本來是想將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和薑曰廣、陳子壯、馬士英,以及李之藻等人全都召集過來,到自己的書房商議事情的,不過後麵想了想,還是沒有這麽做,隻是讓人去喚了張延登、徐光啟和孫承宗、楊鶴四人來。

  並非是他不信任其他人,而是他要商議的事情實在是稍微有些驚世駭俗了,雖說上述的這些人如今都已經是他麾下的人,而是相對來說隻有張延登、徐光啟、楊鶴和孫承宗四人的治政經驗最為豐富,在大明朝堂之上沉浮的時間要更久一些而已。

  朱由楫在書房內並沒有等太長時間,四人得知朱由楫召見匆匆趕到他的書房,這一次張延登到是沒有帶著他的愛徒夏允彝一同前來。四人當中,除了張延登以外,徐光啟、孫承宗和楊鶴都還掛著詹事府的差使。

  四人到了書房後,朱由楫沒有任何的廢話,不待四人詢問便直接對四人道:“宮中出大事了。”

  朱由楫的神情和話語讓四人不禁神情肅然起來,泰昌皇帝因沉迷女色,腎虧以至病重這事兒根本就瞞不住,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知道,隻是大多數人都不清楚皇帝的具體病情罷了,四人不用想便知道朱由楫說的乃是泰昌皇帝病重的事情。

  “殿下,宮中不是說陛下服過李可灼進獻的仙丹後,病情已有好轉?”楊鶴出言勸到,“且今上四十未到,正值盛年,區區小病,相信不日便可龍體痊愈的。”

  徐光啟、孫承宗、張延登隨後點頭附和,很顯然他們的看法和楊鶴是一致的,對皇帝的病情還抱有樂觀的態度,其實這也是滿朝文武、王公大臣們的普遍看法。沒有人能夠料到大明朝會在一年之內先後存在三個皇帝,更不會有人料到正值壯年、春秋鼎盛的朱常洛這位泰昌天子,僅僅隻是在登基做了皇帝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會駕崩,並不是誰都擁有著穿越者的曆史知識。

  “父皇身體本就孱弱,自從登基以來,沉迷女色,縱欲無度,濫用虎狼之藥,不相信禦醫,反倒是去求問仙丹,然則這所謂的仙丹,曆朝有之,卻又何曾有過靠譜的?”朱由楫聽了楊鶴的話卻是神情依舊沉重的說到,“隻怕這所謂的仙丹服下後,才是真的藥石無效......”

  朱由楫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在場的四人卻都聽的明白他話語中的深意,這是在擔心皇帝的病情會出現最壞的情況,害怕皇帝會有不測,影響到皇位的傳承和江山的穩定,隻是朱由楫做兒子的毫不忌諱的在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麵前如此言說泰昌皇帝,這話聽著實在是有那麽兩分尷尬,讓他們一時之間有些不大好接話啊。

  不過,朱由楫的話卻是讓四人不禁在心底琢磨擔憂起來,殿下的憂慮不無道理,皇帝現在的狀況若是真的出現了什麽不測,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況且今上在做太子之時,是從來不信什麽鬼神仙道的,現在居然開始主動的追求服用起仙丹來,正如殿下方才所言,所謂的仙丹,幾時曾有過靠譜的?

  話又說回來,若是所謂的仙丹真的有靠譜的話,現在坐在大明紫禁城龍椅上的那位還應該是世宗皇帝呢!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作為朱由楫兩位老師之一的孫承宗出言詢問道,“殿下對此有何吩咐?”

  朱由楫稍微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言語,擔憂道:“為防不測,孤已經命人傳令陌刀營和少年新軍近兩日暫停所有訓練,全都在營地中嚴陣以待.....”同時,在暗中觀察著四人的神色,“詔你們前來,便是還想要聽一聽你們有何建議?”

  除了張延登有明顯的皺眉以外,徐光啟、孫承宗和楊鶴三人臉上的神情並沒有任何的變化,想來也沒有多少意外。徐光啟和孫承宗二人作為朱由楫的老師,可以說是四人中對朱由楫了解最深的,楊鶴也早在薩爾滸之戰後因為彈劾楊鎬、趙興邦等人喪師失地的時候便已經投靠到了他的麾下,隻有張延登一人與朱由楫接觸時日最短,自然對他的了解也是最淺的,有這樣的反應也沒有什麽好稀奇的,沒有當場發怒斥責朱由楫什麽的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要知道想朱由楫這樣的皇子藩王在皇帝病重的情況下擅自調兵什麽的可是意味著有謀反奪位的嫌疑的。

  張延登鎖著眉頭,沉聲問到,“殿下此時調兵,召臣等前來,可是要準備在聖上有萬一之時奪位?殿下想要做皇上!”

  “張大人誤會了,孤隻是想要預防萬一,並沒有趁父皇病重之時陰謀奪位,”朱由楫笑著解釋到,而且言語鏗鏘,“太子兄長尚在,無論立嫡,還是立賢,亦或者是立長,如何也輪不到本王繼承這大明皇位的,繼承大明江山,登基做皇帝的隻能是太子兄長,也必須是太子兄長!”

  朱由楫的話讓張延登臉色好看不少,楊鶴眼神中有一絲失望之色一閃而過,徐光啟和孫承宗隻是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捋著頷下胡須沒有說話。

  “父皇尚未登基還是太子時候,西李便素來跋扈,如今更是想要做皇後都快想瘋了,前些時日竟然當著內閣和六部大臣的麵,將兄長和孤拉著一起親口要父皇封她為皇後,被父皇和大臣拒絕後竟當場拂袖而去……”

  “想來,你們都是有聽說過的。”

  四人聽了,盡都頷首,表示此事他們都是知道的。

  “沒有得到皇後之位,西李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朱由楫停頓了一下,然後才繼續又說到,“前段時日不還和鄭貴妃互為聯諾嗎?如今鄭貴妃已經從乾清宮搬離到慈寧宮中居住,主動放棄了做皇太後的想法,但是西李如今卻仍居住在乾清宮內……”

  “殿下擔心聖上若有萬一,西李會在宮內做出什麽變故來?”張延登詢問到。

  “不錯,”朱由楫點頭道,“按本朝禮法,西李是沒有資格居住在乾清宮內的,兄長如今是太子本來也是應該居住在東宮的,卻被西李拉著一起住在乾清宮內……”

  “孤擔心的是,父皇但有萬一,西李會乘機控製乾清宮和太子兄長,行那呂後武瞾之舉!”

  “就算西李不從中作妖,也要預防有陰謀家,謀害兄長,改立他王!”

  書房內沉默了一陣子,四人的全都鄒起了眉頭顯然他們四人都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的,不過朱由楫的擔憂也不是沒有任何道理,確實是需要防備一二的,如果皇帝真有萬一的話,難保西李不會做出一些讓情況失控的事情。

  徐光啟隨後開口道,“若是如此,確實應當如殿下這般,早做打算。”

  孫承宗也點頭讚同了朱由楫的想法,“為了預防萬一,殿下做的不錯,但還是要看聖上的病情是否會有明顯好轉,此時不宜做太多,更不宜鬧出動靜,否則行差踏錯便不好了。”

  朱由楫點頭,“先生所言極是,這也是孤想要與你們商議的。就算是要預防萬一,也不宜動靜過大,而且少年新軍和陌刀營不到形勢危急、失控的情況下也是決不能動用的。”

  張延登想了想,建議到,“如此,老臣以為不妨從六部和言官入手,可以從禦史們身上借勢。”

  朱由楫將目光看向楊鶴,楊鶴當即出言表示到,“督察院便交由臣下去與他們分說吧。”大明的言官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掛在六部名下的六科給事中們和督察院,而督察院則一直是言官的主力,而楊鶴本就是督察院出身的禦史言官。

  楊鶴已經主動攬下了督察院這邊的事情,剩下的六部和六科便隻能讓另外的人去辦了,六科和督察院雖然同為言官,在大的方向上經常會聯手懟內閣和皇帝,但是平常大多時候都還是互相瞧著對方不怎麽對眼的。

  徐光啟笑著道:“六部便交給老臣和濟美去辦吧,不過在此同時,還要有勞稚繩去和京中的東林黨人也分說一番。”

  “分類之事,理所應當。”孫承宗淡然點頭答應到,沒有絲毫的猶豫,發動東林黨人,在場的四人中確實隻有他是最合適的,因為他本身就是東林黨人出身的。

  “要不要和王安打個招呼?”朱由楫見四人已經商量好了各自負責的事情,想了想對四人問道,因為他記得曆史上的王安在移宮案中對朱由校登基這事兒是有出過力的,而且王安此人本身也是不壞,是屬於太監這個群體中的賢宦。

  張延登道:“殿下,王公公雖然正義,然則畢竟是聖上心腹,聖上服了紅丸,具體的病情還有待觀察,殿下和太子所謀還是暫時不要告知他的好。”

  朱由楫琢磨了一下,道:“也罷,那就暫時這樣吧,東林黨、六部和言官便拜托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