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愛江山更愛美人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274
  朱由楫攙扶著萬曆走出乾清宮,爺孫倆一大一小,兩道身影站在乾清宮外的漢白玉石台的禦階上,內侍們遠遠的站在一邊伺候著。

  雖然已經入夏,今日的日頭卻並不顯得毒辣,陽光照射在人的身上反而讓人有幾分秋冬時分的感覺,因為病體在床上躺了將近兩個多月的萬曆,還特意深呼吸了幾下,麵上竟然還露出了一絲舒爽的陶醉之色,似乎有些很享受此刻不用躺在病榻上,能夠在陽光下自由的呼吸新鮮空氣一般。

  聽得朱由楫此言,萬曆竟然如民間普通人家的爺爺一樣摸了摸朱由楫頭,“來,扶皇爺爺坐下說話。”

  爺孫倆就這樣坐在了乾清宮前的漢白玉石砌成的台階上,背後是堂煌大氣的乾清宮,對麵便是乾清宮廣場,遠遠的就是乾清門,乾清門外便是外廷三大殿。

  “熊飛白在奏報中也是如你這般所言,”萬曆輕聲對朱由楫說到,“言那虜酋狡詐隱忍,野心勃勃,此次攻打沈陽隻為試探我大明軍隊在遼東還有幾分戰鬥力,在為下次重新在遼東掀起大戰做準備。”

  “熊飛白言稱,遼東邊軍如今幾無與建奴野戰爭雄之實力,隻能依仗堅城固守,若想要徹底剿滅建奴,非是一朝一夕之功,除非再有十萬精銳善戰之將士入遼東受他節製,”萬曆轉頭看著朱由楫,“此言,楫兒如何看啊?”

  朱由楫聞言,神情認真的說到,“皇爺爺,孫兒以為熊經略所言十分有理,那虜酋狡詐堅忍,在遼東苦心經營這麽多年才對大明發難,薩爾滸已經讓我大明折損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精銳將士,建奴羽翼已然豐滿,以如今大明的國力短時間想要將之剿滅並非易事。

  除非趁著建奴羽翼雖然已經豐滿,但尚未完全占領遼東,其戰略縱深空間實在有限,人力、兵力、物力始終還是有限,從全國抽調十萬精銳入遼,加上如今在遼的數萬軍隊悉皆交由熊經略節製指揮,且朝廷樞府不要去多加幹涉熊經略的決策和指揮,而是從錢糧、軍械上全力支持,若是如此,孫兒以為快則三年,緩則五年,建奴可滅,遼事可平!”

  隨後朱由楫又鎖起了眉頭,“隻是如此一來,對朝廷賦稅和百姓的壓力都不會小,且我大明全國近半數的精銳雲集遼東,都歸一人節製,朝中諸位大人定然會擔心熊經略生出一些不該有的非分之心,斷然不會同意的;且一旦地方精銳抽調過多,必會造成如大同、宣鎮等地兵力的空虛,給其它敵人以可乘之機。”

  “不過有一點,孫兒以為,皇爺爺應當下旨對熊經略和遼東的將士們進行嘉獎,著兵部解發銀餉以為犒賞!”

  但是還有一點兒朱由楫並沒有說,那就是萬曆多半也是不會同樣將全國近半數的精銳大軍都交到一個人手裏節製的,畢竟如今的遼東雖然精銳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三、四萬,但是加上薩爾滸戰後再次從全國各地抽調過去的普通衛所軍隊,再加上輔兵怎麽算也有十餘萬大軍了。

  如果朝廷不派監軍之類的心腹太監或是文官去加以監督、製衡,換做是哪個皇帝都不會放心的。

  畢竟自古以來,軍權一直是身為帝王的大忌,曆史上可是有著不少臣子大將擁重兵割據造反的例子。

  萬曆一邊聽著朱由楫所言,一邊輕輕頷首,臉上的神色還帶著些欣慰,很顯然,他對於自己的這個孫兒能夠有這樣清晰的頭腦和見識還是感到很滿意的。

  興許是因在為48年確實是已經累了、倦了,也或是因為與自己朝夕同宮的王皇後突然辭世,而讓萬曆自覺自己也即將不久於人世,今日的萬曆少了幾分作為一國之君的帝王威嚴,讓朱由楫覺得反而多了幾分普通人家的人情味,竟然變得有些感性起來,開始碎碎叨叨的,在他麵前回憶起了自己十歲登基以來的許多人和事。

  慈聖李氏和仁聖陳氏兩位皇太後,張居正、馮保,申時行、王家屏、葉向高......戚繼光、李成梁;任用張居正變法,然後又抄了張居正的家,“國本之爭”和征哱拜,平楊應龍,援朝鮮抗倭寇......當然還有自己和王皇後以及鄭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

  朱由楫沒有說話,隻是任由萬曆拉著自己坐在乾清宮前的漢白玉台階上,聽萬曆在自己麵前娓娓的述說著那些或許依舊泛黃了的回憶。

  從申時許一世絮絮叨叨的說到了酉時,直到暮色來臨,天上的那一輪紅日已經在西邊的天際遙遙欲墜,讓森嚴巍峨的紫禁城顯得暮氣沉沉。

  落日的餘暉撒照在這對爺孫的身上,在漢白玉的台階上剪映出兩道一大一小卻都很長的影子出來。

  那一輪欲要墜駱的紅日,似乎是在向朱由楫,還有大明朝的官員和百姓們預示著什麽?

  也許是身為大明天子的萬曆已經時日無多,也許是大明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積重難返,氣數將盡?

  朱由楫在他的心中如是的想到。

  “嗬嗬嗬......咳咳.....”難得可以安靜的坐下來,仔細欣賞黃昏美景的萬曆笑了,咳嗽了好一陣,坐在萬曆旁邊的朱由楫連忙伸手輕輕的拍打著萬曆的後背,萬曆長太息著說到,“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啊!”

  語氣中滿是不舍的倦意和遲暮的落寞!

  “楫兒,你說皇爺爺這一生功過與是非,真的會如你所言的那般嗎?”萬曆歎著氣對朱由楫問到,“皇爺爺我到時候在九泉之下見到了太祖、成祖......你說皇爺爺我能有顏麵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們嗎?”

  “九泉之下,張先生,他他還願意見我?認我這個學生嗎?”說這話的時候,朱由楫竟發現萬曆的眼角隱隱的有著淚花在打著轉。

  “孫兒想來,張太師會願意的,君為臣綱,哪有臣子不見君上的道理?”麵的萬曆這樣的詢問,朱由楫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他,沉默了片刻,才緩緩說道。

  “會嗎?”萬曆有些失神的道,“可是我畢竟對不張先生,在先生屍骨未寒的時候就抄了他的家,還餓死了先生的家人.......”

  不知道為何,此刻的萬曆,竟然讓朱由楫心裏感覺有些堵得慌的感覺,一想到萬曆已經時日無多,心裏更有一種失落感。

  “皇爺爺,雷霆雨露俱為君恩,皇爺爺也給過他生前的高官厚祿和死後的哀榮,讓他可以盡情的放手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治國主張,這份難得的信任、恩遇,還有這份君臣之誼,孫兒想來,太師必然也是不會忘記的。

  孫兒記得,昔年的唐太宗不也曾親手砸碎了魏征的墓碑嚒,但是到了如今在史書和百姓的口中,他們依然還是千古的君臣典範!

  至於皇爺爺的千秋功過,數百年後自會有後人評說,在孫兒看來,皇爺爺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已經做的夠好了,比起曆史上的不少皇帝都要好的!”

  萬曆聽了朱由楫的話,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濁氣,鬱結多年的心結竟然驀的一鬆,感覺自己渾身上下都輕鬆了不少,“如此,我便放心了,我是有顏麵見列祖列宗和張先生的!”

  “皇爺爺我這一生感覺最對不起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張先生,一個便是鄭貴妃了,”萬曆突然一臉懇求的望向朱由楫,對他說道,“楫兒,皇爺爺有一件事情想要請你答應皇爺爺。”

  朱由楫一聽萬曆此言,便知道萬曆想要他答應的事情,定然是和鄭貴妃有關的,“皇爺爺您說,孫兒聽著呢。”

  “楫兒,皇爺爺自知壽數無多,因‘國本之爭’.......”

  “朕與貴妃從相識,到相知........皇爺爺是真的愛貴妃,楫兒你明白嗎?”

  朱由楫認真的聽萬曆說完之後,認真的點點頭,“孫兒明白,這是皇爺爺與貴妃奶奶的愛情,您放心,孫兒一定記得皇爺爺您交待給孫兒的事情。”

  “愛情?”萬曆喃喃了兩句,隨後一個抬起手在朱由楫的腦門兒上輕輕的敲打了一下,“人小鬼大,楫兒你懂什麽是愛情!”

  腦門上莫名其妙的挨了萬曆一下,朱由楫一陣齜牙咧嘴,心頭一動,“皇爺爺,孫兒唱首歌給您聽吧?”

  隨後也不管萬曆答不答應人,自顧的便唱了起來。

  “道不盡紅塵奢戀,訴不完人間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緣.......這條路漫漫又長遠,紅花當然配綠葉,這一輩子誰來陪.......

  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好漢寧願孤單?好兒郎,渾身是膽,壯誌豪情四海遠名揚。”

  朱由楫清淺幹淨的嗓音在乾清宮前響起,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幾乎是瞬間便抓住了萬曆的耳朵,讓他的心神沉浸在了歌詞之中。

  “人生短短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東邊兒我的美人哪,西邊兒黃河流.......”萬曆還情不自禁的跟著朱由楫輕輕的哼唱了起來,對於萬曆與鄭貴妃之間的愛情,朱由楫無法真正的明白,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覺得這首歌的意境應當很符合萬曆此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