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此物名叫血滴子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184
  被朱由楫特意用朱砂書寫,在朱由楫手中的那一遝紙張上,“蛛網”二字顯得如此的醒目,給了曹化淳、方正化和許顯純、田爾耕、駱養性他們以極強的視覺衝擊效果。

  “殿下,這是......”許顯純伸手從朱由楫手中將之接過去,有些疑惑不解的問到。

  朱由楫並沒有多給他們解釋什麽,隻是讓他們先仔細看了之後再說其他。朱由楫不願多做解釋,五人隻能湊在一起先行將朱由楫遞交給他們的東西認真的翻看了一遍。

  越看,他們五人的心中便越是為朱由楫的所思所想感到新奇和震驚。

  朱由楫教給他們看的不是別的,乃是一分計劃書,一份詳細的關於如何組建一個新的,且獨立於當今東廠和錦衣衛之外,隻聽命於朱由楫的情報機構的計劃書。

  而他們第一眼看到的那兩個以朱砂寫就的“蛛網”,便是這個情報機構的名稱或者說是代號。

  所謂蛛網,單從這二字的字麵可以理解為蜘蛛所織的網。

  自然界中的蜘蛛雖然大多體型都比較小,在許多人的眼中都並不起眼,甚至於往往會被很多人所忽視的一種動物,說的再具體一點兒的話應該是叫昆蟲。

  它們多以多以其他的昆蟲為食物,部分甚至也會捕食體型比它們自身要大許多的小動物。

  它們又可以分為遊獵和定居兩個類型。

  所謂遊獵,即是這一類的蜘蛛四處遊獵、捕食、居無定所、完全不結網、不挖洞、不造巢;而定居,便是這一類的蜘蛛,有的結網,有的挖穴,有的築巢,以作為固定住所,世人所見到的蜘蛛多半都是屬於後者類型。

  而且,蜘蛛這類昆蟲,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毛絨絨的長了那麽多隻腳,關鍵是還有毒,往往將之視為有害的毒蟲,大多都不為人們所喜。將之和毒蛇、蜈蚣、蠍子和蟾蜍並稱為五毒。

  然而實際上,在華夏的蜘蛛大多都是屬於定居這一類型的蜘蛛,體型大多都不怎麽大,毒性也較小,叢林之中常見的也不具威脅,隻有南方靠近熱帶的地區中有一些體積較大的蜘蛛,但是毒性其實也並不是很大;而毒性大的蜘蛛大多都生活在華夏以外的熱帶叢林之中,如黑寡婦和狼蛛等大多都生活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

  在華夏,人們常見的蜘蛛大多都是在一些樹林或是牆角、屋簷之下,吐絲結網,等待著如蒼蠅、蚊子、蜜蜂或是蟑螂......等獵物自己送上門去,自投羅網!然後它們在迅速的上前去給獵物注入毒液,最後將之吃掉。

  從某種角度來說,蜘蛛其實也可以算的上是一種有益的昆蟲。

  朱由楫計劃書中的蛛網,便是取名於自然界中蜘蛛為了捕獲獵物而織的蛛網,隻不過在這裏已經不僅僅是其字麵意思了,而是取用的這“蛛網”二字的衍生意義。

  用以代指隱蔽、神秘的特務機關和情報網絡。

  蜘蛛大多都出沒與一些隱蔽的不起眼的地方,如樹叢、牆角等有遮掩或是比較陰暗的地方,且為了撲捉獵物往往極有忍耐性......而這些特點又恰巧有許多地方正是情報人員身上所必需的具備的特質。

  所以朱由楫給他的自己的情報機構,取名:

  “蛛網!”

  朱由楫的計劃中,讓方正化、曹化淳和駱養性、田爾耕、虛線穿他們五人感到震驚與新奇的並不是“蛛網”這個名字,而是在於朱由楫提出的國家情報機構的定義,和這其中的組織形式、保密製度、聯絡方式、密碼設計.....等一係列的東西。

  五人的見識都不低,曹化淳與方正化雖然是身體殘疾的太監,卻也是有讀過書的,而且教授他們讀書的人都是由翰林院的文官們擔任的。

  成祖為了製衡文官的力量,開始啟用宦官,到了宣德朝文官做大的趨勢日漸明顯,於是宣宗朱瞻基下旨在紫禁城內設內書堂,選小內侍,令大學士陳山教習之,遂為定製。這也是為什麽大明朝的太監們不但大多識字,而且還有不少人琴棋書畫皆通,也有不少人寫詩作詞同樣不賴,比起其他朝代的太監們要有學問。

  至於許顯純和田爾耕、駱養性這三人,在被朱由楫向萬曆要到自己手下聽差之前,本就是錦衣衛出身,而且現在還兼著錦衣衛的職呢,論起收集情報、監視審訊什麽的錦衣衛已經是當世最龐大、最先進的情報機構了。

  東廠雖然在地位上要壓過錦衣衛一頭,但是在這一方麵,東廠在錦衣衛麵前依舊是個弟弟。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三人心中比起曹化淳和方正化要更加的震驚。因為他們發現,朱由楫所寫的不單有許多錦衣衛和東廠一直在施行的製度、方式,同時更有許多都是他們都不曾聽聞過的。

  對於五人臉上的震驚之色,朱由楫一點兒也不意外。

  其實論起對情報的重視,以及間諜的使用,華夏的祖先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興起和發展,而且古人其實也是十分重視的。

  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孫子兵法.用間篇》便明確的介紹了在兩國相爭,軍隊作戰中該如何運用間諜,發揮作用,獲取情報的重要性。

  此後的曆朝也都有著自己的特務機構或者說是情報機構,入秦之黑冰鑒、漢之繡衣直指、唐.武周之梅花內衛、宋之皇城司,蟎清之粘杆處,再到後世民國之中統和軍統,最後到紅色新中華的國安。

  而自己寫的這些可都是對曆朝的情報機構進行了總結,然後在錦衣衛現行的組織形式和製度的基礎之上,又結合了自己所接觸和了解到的一些後世情報機構的組織形式和保密製度,以及聯絡用的暗語、密碼等知識,花了自己不少心思才寫出來的。比起錦衣衛和東廠現在搞的那一套要更加的趨向於精致化、科學化、專業化和藝術化,也更加的要理論化和係統化。

  一時間,書房之內就隻有五人翻看紙張,以及朱由楫有些無聊的轉動地球儀發出響動。待五人都看完了之後,朱由楫才再次開口道:“都看完了?”

  “再看看這個,”朱由楫說著又取出了一張圖紙,交給了他們,“回頭命工匠將之打造出來。”

  五人好奇的接過一看,頓時下意識的吸了口涼氣,感到自己的頭皮和脊背一陣陣的發寒。

  可見朱由楫交給他們的圖紙上畫的東西定然不簡單。

  隻見圖紙上畫著一個形似鳥籠,卻有鐵鏈相連的東西,一邊還有精細的構件圖解,同時每一副圖的旁邊都有幾行蠅頭小楷加以詳細的解說。

  以五人的眼光,隻一眼便能看出,圖紙上所畫的乃是一種陰毒、銳利,專為取人首級的兵刃或者說是暗器更為恰當一些。

  曹化淳有些不解的問道:“殿下,這圖紙上所畫的是......”

  “孤將此物稱作——血滴子,形式鳥籠,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一鐵鏈相連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朱由楫語氣異常的平靜,神情淡然而無波,緩緩的道。

  朱由楫在介紹血滴子的時候,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是聽在五人的耳中那感覺就又不一樣了,尤其是田爾耕和許顯純這兩貨竟然還隱隱的有些興奮,感覺渾身有種獸血沸騰的感覺。

  此時,五人心中對朱由楫的敬畏不免又加重了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