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曾經坑過虜酋的熊蠻子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176
  收到了杜度的首級和熊廷弼寫的挑釁書信,努爾哈赤暴露異常,直接命人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五大臣和諸貝勒等人入議事廳議事,滿臉陰沉的當眾宣布他想要帶兵攻打沈陽城。

  在杜度首級被送入赫圖阿拉汗宮之中交給努爾哈赤的幾乎同時,他們這些人也都通過各自的渠道得知了杜度死在了明國京師,首級被明國人快馬送回來的消息,當汗宮內的伺候努爾哈赤的奴才傳召他們入宮之時,又特意探聽了一下口風,心中對努爾哈赤召集他們多少也有些猜測。

  眾人麵麵相覷,五大臣中最是老成穩重的何和禮率先站出來反對,五大臣之間平素關係一直不錯,於是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安.費揚古四人也相繼跟著出言反對。

  連他的幾個兒子也在五大臣之後,甚至於一向魯莽最是好戰的莽古爾泰都跟出言表示了反對,不讚成他此時出兵攻打沈陽,和明國掀起大戰。

  杜度雖然和他們都姓愛新覺羅,還是他們大哥褚英的兒子,但事實上他們都和這個侄兒並不是很親近,再加上努爾哈赤的子孫不少,杜度在這些人之中也並沒有太多的存在感,四大貝勒中阿敏因為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在努爾哈赤麵前素來小心翼翼,除了他之外,無論是代善還是莽古爾泰,亦或者是黃台吉都在明裏暗裏的較勁兒,眼睛都盯著努爾哈赤屁股下的那張椅子,自然沒有什麽心思去對杜度的死來表示他們的傷心,也不會憤怒的叫嚷著爭著搶著要率兵去和明軍大戰。

  最多也就是作為杜度的叔叔而禮節性的表示一番哀悼,然後對他的妻兒表示一下問候罷了。

  黃台吉神情表現的很悲憤的樣子,內心和語氣卻是非常的平靜,出言分析到:“杜度侄兒人死不能複生,父汗還請息怒。”

  “明國人殺了杜度侄兒還派人將他的首級送回來,目的就是為了羞辱、挑釁我們大金國,若是父汗因此而憤怒的揮軍前去進攻明國,正好便中了明國的奸計。

  料想那熊廷弼應該早就做好了防範,就等著父汗您帶著我大金國的勇士們去進攻他,往他早就做好了準備的沈陽堅城上撞個頭破血流。”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此乃兵家之大忌!

  見眾人都反對,努爾哈赤卻並沒有因此而勃然大怒,身為一代蓋世梟雄的努爾哈赤經過最初的暴怒之後,此刻早已冷靜下來。

  努爾哈赤非是不知兵之人,若不知兵,也不會以一十三副鎧甲起兵東征西討打下這諾大的一番家業,稱汗建國了,他雖然沒有讀過幾本兵書,但是因為善於隱忍,加之確實聰慧天賦不錯,早年在李成梁身邊裝孫子的時候因為受到李成梁看重,可是跟著李成梁學習了不少用兵之道,李成梁一身的本事被他學了個八九不離十,甚至於隱隱的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的道理努爾哈赤當然明白。所以笑著給眾人解釋了幾句自己的打算。

  此時出兵攻打沈陽城,泄憤是假,掂量一下熊廷弼的斤兩才是真的。

  他不過隻是想要趁此機會派兵去碰一碰熊廷弼在接手遼東防務之後,重新建立起來的明軍防線,試探一下如今的明軍在熊廷弼的整頓之下恢複了多少戰鬥力,也好在心裏有個判斷,為將來更好的攻打沈陽、遼陽做些準備,以便於今後可以更好的謀取整個遼東,實現自己將來更大的野心和抱負。

  正如熊廷弼對麾下將領官員們所言的一樣,努爾哈赤,不世梟雄,狡詐、隱忍,野心勃勃的他連最早追隨他一起起兵,數次同生共死甚至還救過自己性命的親兄弟舒爾哈齊,以及後來同樣跟著他衝鋒陷陣,為建立大金國立下不少戰功的親兒子褚英,都可以毫不手軟的除掉,更別提一個在自己麵前並不怎麽受寵的孫子了。

  反正自己的兒子、孫子加在一起也有好幾十個,死上那麽一兩個有什麽好心疼的?況且這杜度乃是他自己主動請纓要去明國京師執行任務的,此行本就凶險,心中更應該早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和決心,如今死在了明國的京師也算是他為大金國捐軀,死得其所。

  若隻是因為杜度這樣一個並不受到自己器重和寵愛的孫子死在了明國人手裏,再加上一封熊廷弼挑釁的書信,便憤怒的發起大戰,那他努爾哈赤也未免太不理智了,也不配成為製霸遼東,讓大明未來頭疼幾十年的敵人,甚至於若曆史不發生任何的偏轉,還成為了華夏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由異族入主中原,建立起來的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政權的開國太祖了。

  眾人聽了努爾哈赤的解釋過後頓時放下心來,畢竟若是在毫無準備和計劃的情況下便去大舉進攻明國有著重兵守備的堅城,而且麵臨的還很有可能早就做好了防備的明國大軍,這是一種很不理智的行為,這樣搞不好反而還會讓大金國的兵馬折損不少;最重要的是努爾哈赤將八旗軍隊分別交給他們當中的某些人任旗主、做統領,損失的不單單是大金的實力,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的實力。

  八旗的兵力就那麽幾萬人,損失一個就少一個,這樣會很讓人心疼的,更何況,若是自己麾下的那一旗兵馬損失過重,豈不是會影響到自己的實力。

  雖然八旗和這大金國乃是努爾哈赤建立的,所有的兵馬都是要聽從努爾哈赤的指揮,但是他們這些人的心裏麵多多少少的也都還是會有一些自己的小九九的。

  如今大汗(父汗)既然隻是想要試探性的攻打一下沈陽城,並非是真的要舉大金國之力,傾八旗之兵去啃有著明國重兵防備的沈陽堅城,隻是為了試探了解一下明軍實力恢複的怎麽樣,以便於大金以後可以更好的謀取整個遼東。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再反對了,於是剛剛還一致出言反對努爾哈赤攻打的沈陽的眾人,紛紛發聲表示支持,堅決擁護英明神武的大汗(父汗)所作的決定。

  見眾人意見都意見統一了,決定了要趁機進攻沈陽城的努爾哈赤頷首,“此次攻打沈陽城,隻為試探明軍的戰力,稱量一下那熊蠻子的斤兩,嚇唬嚇唬明國人,所以八旗大軍不必全部出戰。”

  “本汗親自率領正黃、鑲黃和正紅三旗兵力,代善、費英東、扈爾漢......你們隨本汗出征,其餘人留守赫圖阿拉,以防那熊蠻子命人率軍偷襲,另外咱們北邊的山林之中還有許多的野女真部落,可以派人去北邊的山林之中引誘和抓捕一些野女真回來,一來可以補充一下我大金的人丁戶口,二來也可以為我大金增加一些勇猛的戰士,為將來咱們大金從明國人手裏奪取整個遼東積蓄一份力量。”努爾哈赤隨即對議事大廳內的眾人吩咐到。

  眾人當即應諾,然後各自退下。

  至於杜度的首級,努爾哈赤自然也沒有忘記,畢竟不管怎麽說那也還是他努爾哈赤自個兒的親孫子,雖然已經死了,而且還隻剩下了一顆首級被明軍送回來,但是死後的哀榮還是要給予的。

  努爾哈赤下令將杜度的首級命人先行送回杜度妻兒的手裏,將杜度的首級厚葬了,等他攻打沈陽城時多殺幾個明軍,算是對杜度的告慰。

  努爾哈赤親自率領著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紅旗的大軍,共計兩萬多的兵力殺向沈陽城去的時候,這邊剛出赫圖阿拉不久就被明軍的斥候將消息傳了回去稟報給熊廷弼,等他帶著大軍到了沈陽城下的時候,明軍早就嚴陣以待.......

  沈陽外圍堡寨中的明軍早就得到了熊廷弼的命令,在遠遠的發現了努爾哈赤大軍的蹤影之時就早早的放棄了堡寨,直接退回了沈陽城內,在前往沈陽的一路上並沒有發生什麽交戰,除了彼此之前的斥候。

  努爾哈赤原本以為明軍會拒城堅守不出的,沒成想他看到的卻是明軍竟然出了城門,放棄了自己的城牆優勢,選擇了在城外列陣,自己口裏的熊蠻子頂盔摜甲,打馬來到陣前指名道姓的要讓自己出陣去與他答話。

  努爾哈赤自然不能認慫,遂輕輕夾擊了一下馬腹,座下戰馬輕輕的打了個響鼻,邁著步子緩緩地來到了兩軍陣前,與熊廷弼隔著一箭左右的距離互相對望著。

  熊廷弼與努爾哈赤,二人可以算的上是老相識了,熊廷弼早年巡按遼東的時候就曾經給努爾哈赤挖過坑,建奴的二號人物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最終兄弟反目決裂,除了舒爾哈齊自身比較傾向於交好大明朝廷,以及兄弟二人之間的權力鬥爭之外,熊廷弼也在這其中就沒有少出力氣。

  所以努爾哈赤對熊廷弼的怨念和仇恨不小,在看到熊廷弼的那一瞬間努爾哈赤的怒氣值便猛的躥破了180,雙目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