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古人鑒別銀子真偽的辦法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152
  離著刑場有著一段距離的茶樓上,朱由楫站在窗戶邊全程目睹了整個行刑的過程。四道寒光閃過,四名建奴的人頭隨之落地,如噴泉一樣的鮮血從脖頸的傷口處噴湧而出,圍觀的百姓們更是有許多人隨即響起了一片叫好聲。

  圍觀的百姓們在行刑結束後,也漸漸的散去了,隻留下地上已經漸漸幹涸凝固,變的有些發黑的血跡,以及滿地的爛菜葉子、臭雞蛋什麽狼藉一片,證明著這裏在剛剛不久前,有過犯人被執行斬立決。

  混跡人群中,以及埋伏在街道兩邊店鋪、民居間的一眾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官兵們罵罵咧咧的,悻悻的收隊,原本還想著能夠有機會斬殺或是活捉幾個建奴,立些功勞的,結果沒想到的是,這剩下的還潛藏在京師當中的建奴都他媽是一群慫貨軟蛋,白瞎他們等了這麽許久,直到刑場上麵的建奴都已經人頭落地了,都沒人跳出來。

  等了這麽半天,從杜度被押到刑場上,再到最終人頭落地,讓朱由楫多少也有些失望的是,原本他以為會來劫法場救杜度的佟養性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不過好在他原本也沒有覺得能夠有多少的把握可以將佟養性給誘出來,不過也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隨意給佟養性布了一個局而已,隻不過就是捎帶著順手罷了,當著京師百姓的麵對杜度進行斬首,然後將杜度的人頭八百裏加急當做禮物送給努爾哈赤才是正經的。

  這佟養性在明末清初的曆史上那也算的上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了,尤其是在黃台吉時期的建奴政權當中,更何況其本身從投靠努爾哈赤伊始便是為努爾哈赤在遼東收集大明的各種情報,可不是杜度這樣隻知道戰場上操刀子砍人的無腦莽夫可比的。

  若是那佟養性有這般簡單的就能夠被引誘出來,被抓住或者幹掉就好了!

  一口飲盡桌上茶杯中已經有些涼了的茶水,壓下胃裏的不適,深呼吸了一口氣後,朱由楫從刑場上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淡淡的吩咐到,“走吧,這裏已經沒什麽好看的了,也沒有自己什麽事兒了。

  幸好自己沒有把清越姐和朱徽妍、朱徽婧兩個小妹帶上,而是將她們都留在了南苑當中。剛剛刑場之上,劊子手手起刀落,人頭落地,脖頸處鮮血狂飆的場麵自己都有些受不了,要是讓她們見了這麽血腥的場麵,還指不定得要吐成什麽樣子呢,估計肯定得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敢吃肉的了。

  說吧,轉身在侍衛們的保護下離開了這座茶樓。

  刑場上,以杜度為首的四名建奴的人頭,第一時間被人用木盒收好,然後按照朱由楫之前的吩咐,派人用八百裏加急快馬趕往遼東,將之交給正在遼東整頓遼東局勢,還有餘力給努爾哈赤添堵找麻煩的熊廷弼,一起送去的還有朱由楫的一封親筆信。

  朱由楫相信,熊廷弼在收到杜度的人頭和自己的書信後,會知道該怎麽做的。

  至於建奴剩下的沒了腦袋的身體,則是按照朱由楫的吩咐運出了城去,打算找個地方隨意挖個坑掩埋了事,不過負責掩埋建奴無頭屍身的那幾名順天府衙役卻並沒有遵照朱由楫的命令行事,而是用板車運送到了城外的一處亂葬崗上,也懶得挖坑掩埋了,直接隨手便扔到了亂葬崗上,然後便打道返回城內去了。

  這建奴的屍體就扔在這亂葬崗上,等待著被野狗、野狼什麽的畜生用來做晚餐,相信用不了幾天,這建奴的屍體就會被野狗、野貓等畜生啃的隻剩下一副骨頭了。

  這些該死的建奴在死後,屍體能夠扔在亂葬崗上被畜生啃食、糟蹋,已經算是他們最好的結局了,就這樣都還便宜了他們呢,要按照這幾名順天府衙役的想法,最好是將他們戳骨揚灰才解氣呢!

  回到南苑之後,朱由楫頓時便將杜度和佟養性的事情暫時性的給直接拋諸腦後了,對他來說,刺殺自己的杜度已經被斬首,人頭也被快馬送往遼東,佟養性就留著讓駱思恭去對付操心吧,這些暫時已經和自己沒有什麽幹係了。

  接下來盡快將等人高度的穿著從先秦一直到前宋,以及如今大明朝的漢家冠服的塑像製作出來,然後運入城去安放到人流往來比較多的街道上、路口中,讓京師的百姓們能夠看到才是重要的。

  如此,朱由楫一邊忙著訓練少年新軍,一邊忙著又操心著此事,一晃又是幾日過後,總算是大功告成。

  看著眼前的這幾百尊身著漢家曆朝冠服的塑像,朱由楫圍著每一尊都轉了一圈,這些塑像,不論是人物身高、還是麵容神態都可謂是栩栩如生,這些人物塑像身上的衣物樣式、色彩、褶皺等一些細節上都同樣被處理的非常到位,哈哈笑著對站站在一邊,滿是恭謹的工匠們誇讚道,“不錯不錯,眾位的手藝果然不錯!”

  “都是王爺殿下您提供的人物圖紙畫的好,在紙上看著就跟真人一樣沒什麽差別,我們才能這麽快就將這些塑像給做出來的。”其中一位工匠趕緊出聲道。

  頓時引得許多工匠紛紛出聲附和到,“是啊,王爺,這都是您的功勞,我們不敢居功。”

  “眾位不必如此,孤也不過就是畫了些人物在紙上,真要將他們做成塑像還是少不了你們的手藝的,孤說了,隻要你們替孤完成此事,每人20兩賞銀。”

  朱由楫摸了摸其中一尊身著前宋服飾的仕女身上的衣物褶皺,對50名工匠道,“孤說話算話,來人,給本王將賞銀分發給他們。”

  立刻便有人取來銀兩,一個一個的將銀兩教導他的的手上,50名工匠,每人20兩銀子,也就是白銀一千兩,一千兩的白銀的數量已經不小了,對於如今有錢的朱由楫來說自然算不上什麽。

  眾人忙不迭的一邊接過銀兩,一邊感激的給朱由楫行禮:“多謝王爺殿下的賞銀!”

  20兩的賞銀,對於這些工匠們來說,絕對不是一筆小錢,而是一筆絕對的高收入了,平日裏以他們的手藝都不過隻是幫一些寺廟、道觀,或者是哪家富貴人家做一些活,掙的工匠也不過就是七八錢銀子,一年下來攢下的銀子都還沒幾兩呢,這一下子就是沉甸甸的20兩白銀入手,頓時讓這些工匠們臉上流露出了或激動、或高興的神情。

  更有人在拿到銀子的第一時間,便迫不及待的將銀子送到嘴邊用牙齒輕輕了咬了一口,以此來檢驗手中的銀子是不是真的,然後一臉欣喜的將之趕緊揣到自己的胸口裏麵。

  有了這些銀子,又可以回去給家裏麵的父母妻兒買些新衣物,帶點兒

  平日裏舍不得買的吃食回去了。

  按照他們以往遇到的給官府或是一些大戶人家做事情,能夠管一天三頓的飯食,然後順便開出個幾十文的工錢就已經算是很良心的了,哪裏有想朱由楫這樣的,堂堂大明朝蘭陵郡王,說給20兩的賞銀便一文不少的交到他們手中,就算是朱由楫不給他們銀子,他們也是不敢說什麽的。

  對於這些匠人們的神情和動作,朱由楫都看在眼中,也不去說什麽,也沒有閑心去琢磨他們內心當中有什麽想法,不過對於他們的拿到銀子卻送到嘴邊咬上一口的行為,朱由楫卻是明白原因的。

  銀子作為華夏古代除了銅錢和黃金之外的第三種貨幣,也是除銅錢以外市麵上普通百姓們能夠接觸到的比較多的一種貴重金屬貨幣,他們以這樣的方式來鑒別銀子的成色真假是有科學依據的。

  大多數的百姓因為見識有限,沒有辦法做到如一些專門負責金銀鑒別之人,或是一些資曆比較老道、眼力比較高的生意買賣人那般做到隻需要看看色澤、掂掂重量,或是聽一聽銀子敲擊發出的聲音便能分別出手中銀子的真假成色來,隻能通過用牙齒咬的這種方式來鑒別。

  因為銀子有著純銀和雜銀之分,這二者製作出來的銀子其軟硬置地是有著差別的,銀子和黃金一樣,都是純度越高本身也就越要柔軟一些,放到嘴邊輕輕一咬,上麵便會留下兩排牙印。

  這也是為什麽後世的許多古裝劇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人們在拿到銀子的時候都會放到嘴邊咬它一口的畫麵。這其實就像是後世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一些冠軍在獲得金牌之後喜歡咬著金牌一樣,已經成了百姓們用來鑒別銀子真偽的下意識的一個舉動。

  朱由楫隨後有命人取來了關於京師的建築和街道布局圖紙過來,將之打開,一邊指點著圖紙上的一些街道或者是路口,一邊對眾人吩咐到:“接下來孤要你們大家做的事情,便是將這些塑像連夜安放在孤指定的這些位置上去,不必擔心宵禁遇到五城兵馬司巡邏官兵的盤問,孤會命錦衣衛配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