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推薦李進忠暫掌東廠印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3483
  朱由楫針對大明鹽政提出的兩個建議,以及他從食鹽的角度,對戰國時期秦國與楚國的戰爭進行了一番別樣的分析見解,論證食鹽對朝廷和百姓的重要,聽的萬曆連連頷首。

  尤其秦楚在巴地打了近百年的戰爭,若是從食鹽的需求角度來分析的話,仔細思來也就越發可以讓人理解了。

  畢竟食鹽曆來都是重要物資,在科學技術水平有限的古代,甚至於有時候可以在一定程度直接上升到一個國家的戰略高度,作為國家的戰略物資的,就如同後世的石油、和某些礦產一樣。

  古人雖然缺乏後世那般對食鹽的科學認知和相關理論,但是有一點卻是都知道的,那就是人如果不吃鹽的話幹活就沒有力氣,軍隊如果不能補充鹽分到了戰場也沒有力氣砍人,這樣帶來的後果很嚴重。

  況且食鹽的生產和販賣還關係到國家的財政收入,是以曆朝政府其實對於鹽政其實都很重視。

  當然朱由楫提出的兩點建議確實也還比較粗糙,隻是他在入宮的路上臨時想出來的,很有可行性,但是具體的一些操作細節方麵就還需要仔細的在斟酌一番才成。

  後世的他就是重慶開州人,在國防大學讀書的時候寢室裏有一哥們兒就是四川自貢的,也聽說過不少四川和重慶古時候產鹽的一些傳說,而且四川、重慶,包括湖北、湖南許多地方的方言當中一直都還管食鹽叫做鹽巴。

  自貢便是四川盆地中最大的一處井鹽產地,其次重慶東北部與湖北交匯地帶還有三處比較大型的鹽場,巫溪寶源山的大寧鹽泉、、彭水鬱山鎮伏牛山鹽泉、湖北長陽縣的清江鹽泉,他記得巫溪的大寧鹽泉直到後世仍流淌不息,隻不過因為大規模的海鹽而停止了產鹽,成為了一處文化名勝被保留下來。

  隻不過,四川的井鹽因為周邊額地理地形限製,加上古時候交通不便,使得井鹽出川比較困難,這一點在很大的程度上限製了井鹽的市場。

  萬曆略微沉吟了一會兒,對朱由楫說到,“既然此策是你提出來的,皇爺爺就全權交給你去辦了,隻是切記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明白嗎?”

  “孫兒省得,會謹遵皇爺爺教誨的。”朱由楫認真的回答到。

  萬曆對朱由楫這般年紀雖小卻聰穎多智,做事沉穩的氣度很是滿意,又對他問道,“楫兒你以為當派誰去徹查收集罪證合適啊?”

  “請問皇爺爺,是想要將此事交給文官還是廠衛?”朱由楫並沒有回答,而是反提了一個問題給萬曆。

  “有何區別?”

  “有!”朱由楫神情鄭重的說到,“若是由文官去往兩淮追查此事,孫兒擔心反而會被那幫蛀蟲提前獲知消息,反而不利於查案,孫兒不認為這朝中的文官有多少人是幹淨的,真正終於國家的隻是少數人罷了;若是交給廠衛去辦,可以直接命他們暗中行事,且廠衛都是我皇家的家奴,他們的一切都皇爺爺給的,辦起事來比文官要更加的忠心。

  隻是若是用廠衛查案,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這些人到地方之後會胡作非為,借機敲詐勒索地方;當然,也有可能會有人吃裏扒外,與地方官員和不法鹽商互相勾結。”

  “不過,孫兒以為,皇爺爺還是用廠衛暗中查案為好。”

  萬曆想了想,“既如此,那便交給東廠去做吧,隻是這東廠廠督一職自從陳矩去世後就一直空著......”

  “應當讓誰提督東廠呢?”萬曆皺眉沉吟到。

  “皇爺爺,孫兒倒是有一合適的人選,或許可以勝任。”朱由楫心中一動出言到。

  萬曆遂問道:“說來聽聽,是何人?”

  “回皇爺爺,此人是大哥身邊隨侍的太監,李進忠。”朱由楫緩緩將自己心中最適合的東廠督主人選說與了萬曆。

  “李進忠?”萬曆自語到,“此人朕見過,倒也是一個辦事勤勉,為人機靈的好奴才!”

  “既然如此,那便由李進忠暫代東廠廠督,此時就交給他去暗中調查吧。”想到此處,萬曆決定道。

  朱由楫與萬曆爺孫二人的談話內容,陪坐在萬曆身邊的鄭貴妃全程一字不落的聽在耳中。

  表麵上看起來神色十分平靜,內心當中卻是對朱由楫有著些許的忌憚,雖然此刻她的心裏已經沒有了多少再要搬到太子朱常洛而讓福王朱常洵回京取而代之的心思。

  朱由楫和朱由校兩兄弟會突然在大年初二的時候,被萬曆不顧禮製的直接敲景陽鍾召集群臣上殿,冊立為蘭陵郡王與皇太孫的前後經過。雖然經過萬曆與王皇後下令封鎖不得外傳透露,但是鄭貴妃作為萬曆最寵愛的妃子,又是可以在宮中與王皇後分庭抗禮的存在,想要知道些消息還是很容易,雖然對於當晚萬曆和朱由校、朱由楫三人在房間裏麵談了什麽,但是她可以肯定得是一定與當晚那四個時辰的密談有關係。

  今次萬曆與朱由楫這對爺孫在它麵前的談話內容,讓她大感吃驚。沒想到朱由楫小小年紀竟然就能與萬曆商談鹽政這般重要的大事,對於鹽政的一番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議,更是條例清晰、頭頭是道,方才與萬曆奏對時所展現出來的睿智頭腦,從容的神態,還有眼神中隱隱透出的自信完全不像是一個十歲小孩子的樣子。

  尤其是聽得朱由楫與萬曆二人隻是三言兩語,竟然就敲定了東廠掌印太監的人選,這更讓她在心裏麵對朱由楫的忌憚又提升了三分。

  雖然萬曆隻是讓朱由楫推薦的人暫代東廠廠督的職責,暫時掌東廠印。

  鄭貴妃在心中已經十分的確定,皇上屬實是十分的喜愛朱由楫這外他新封的蘭陵王了。

  要知道東廠可不是一般的衙門,而是可以與錦衣衛其名並駕,同樣有著監視文武百官、偵緝審訊的職能。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一職按照大明慣例向來都是由司禮監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筆太監擔任。

  現在的李進忠在宮內可是沒有任何實際的職務的,雖然隨侍在身為皇太孫的朱由校身邊,但是其地位也並不是很高。

  比他更有資曆的太監可是大有人在。

  朱由楫向萬曆建議讓李進忠去東廠其實是有著他自己的考量的。熟悉明末曆史的他可是深知這位李進忠的本事和能力,讓這位執掌東廠也不過隻算是順應曆史,提前將這位明末曆史上的大宦官魏公公給放了出來,登上大明的政治舞台而已。畢竟文官和宦官天然就不對付,而且曆史上的魏公公戰可是能夠治的東林黨欲生欲死的狠人。這麽做,同時也算是賣他魏公公一個人情,與他結下一份善緣,以後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說不定。

  於是,當日下午,在萬曆的旨意下,李進忠便跟坐火箭一樣嗖的一下子就升官了,正式走馬上任暫時接掌東緝事廠掌印。

  李進忠突然接到萬曆要他暫時接掌東廠的旨意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直接就被這突然從天而來的餡餅給砸暈了,直到萬曆召見了他,要他帶領東廠番子暗中調查綱鹽之法,同時收集查探兩淮鹽官是否有與鹽商勾結,私自內定瓜分鹽綱窩本之事。

  李盡忠這才確定這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真的砸到了自己的頭上,頓時激動不已,一邊流著淚叩頭謝恩,一邊向萬曆保證到一定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務。

  也無怪他會如此激動了。

  想他李進忠自幼家境貧窮,混跡於街頭,卻因為欠了賭債為了躲避追債而自願淨身入宮,做了太監,做了太監之後不斷的巴結逢迎,低聲下氣,不想今日竟然一朝有幸可以暫時執掌東廠,這幸福實在是來的太突然了。

  而且聽萬曆這話顯然是要重新啟用東廠,這是有大動作啊。

  因為世宗皇帝不大信任太監,而是更加信任錦衣衛,所以東廠的風頭一直被錦衣衛壓著,沒有什麽作為;到了萬曆朝,因為年幼的時候受到太監馮寶的各種監督,對於太監也沒有太多好感,太監們除了被萬曆派出去替他在全國當稅監以外,東廠也沒什麽有作為的機會。

  準確的說東廠除了在京師附近瞎晃悠,基本上就沒有執行外出監督百官的權力,就連萬曆設立的礦稅監也都和東廠沒啥關係。

  說起來,東廠近些年唯二的兩次有事兒做,能夠找到些存在感,還都是因為他朱由楫的緣故,一次是因為皇家香皂工坊,一次是因為清查五年商稅,不過都更多的都隻是幹些輔助工作。

  自己這次讓萬曆將東廠重新給放了出來,讓東廠番子單獨負責對綱鹽法的調查,也就默許了東廠可以到全國各州府活動,也不知道這幫沒有了小JJ的閹人會不會感謝自己。朱由楫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如此想到。

  出了翊坤宮,李進忠連忙一臉諂媚的對朱由楫表示感謝,“奴婢多謝蘭陵王殿下在皇上麵前的提攜。”

  朱由楫沒有居功,隻是笑著道:“李公公不必如此,您是大哥身邊的人,孤這也是在幫大哥培養一些助力,況且以您的能力這東廠廠督遲早也是您的。”

  “哪裏,若是沒有殿下向皇上舉薦,奴婢也做不成這東廠的代廠督啊,”李進忠陪著笑低聲說到,“殿下對奴婢的恩典,奴婢無以為報。”

  “李公公既然已暫督東廠,用心辦事便是,此番是東廠的機會,也是李公公您的機會。”朱由楫笑著提醒到。

  “此事皇爺爺非常看重,孤以為您最好是親自帶著番子走一遭,切記一切都要暗中行事,不得打草驚蛇,查實了罪證之後第一時間回稟與皇爺爺,若是差事辦的漂亮,相信這暫代二字很快便能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