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紅薯是祥瑞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954
  北方的秋天來的有些早,7、8月份的時候已經有著不少的樹木變得枯黃凋零,雖然不時的還是有些悶熱,但是已經漸漸的少了幾分暑熱之氣,多了幾分三秋時節所特有的涼爽。

  朱由楫在紫禁城內偶爾抬頭的時候便能看到成群大雁鳴叫著從頭頂飛過,前往南過冬。

  自從朱由楫請萬曆在順義劃了一處皇莊,交給徐光啟試種紅薯之後就再也沒有管過這事情。紅薯在每年的農曆4-5月份種植下去,到了農曆7-8月份開始收成,北方或許比南方會稍微晚上個把月,不過算算時間,而今也差不多該到了快收獲的時節了。

  也不知道徐光啟在順義皇莊試種的紅薯如何了,今年第一次收獲會有多少?看樣子得抽個時間找徐光啟問一問才行。

  朱由楫正有如此想法沒過幾天,徐光啟主動求見來找他了。

  見徐光啟一副老農的打扮,腿腳上還帶著些泥土,朱由楫有些不解的問道:“徐先生,您這是剛下地回來嗎?”

  “殿下,臣剛從順義皇莊回來,”徐光啟笑嗬嗬的回答到,“臣有好消息要告訴殿下。”

  朱由楫心中一動,“可是紅薯可以收獲了?”

  “正是,”徐光啟頷首,接著道:“這眼看著再過上一段時日就是霜降了,地裏的紅薯是該收獲了。”說話的同時遞給了他節還帶著些泥土的紅色根塊。

  朱由楫大喜,高興的說到,“太好了,徐先生,我這就去跟皇爺爺請旨出宮,咱們一起去地裏收紅薯去。”

  萬曆聽說在順義皇莊試種的紅薯已經到了可以收獲的時候,也很高興,很想知道具體收成如何,要不是因為腿腳不便,他都想親自去順義皇莊見識一下畝產究竟有多少。所以,很痛快的準了朱由楫出宮,而且還派了陳矩代表他一起去。

  聽說朱由楫要出城去,另外四小隻皇孫,還有朱徽妍、朱徽媞和朱徽婧三個小丫頭也頓時也來了興趣,要跟著一起,朱由楫和朱由校隻能一起去向萬曆請旨。

  一群皇孫,皇孫女出宮,自然馬虎不得,起碼車駕和隨行的太監宮女和侍衛們都要好生準備一番,如此一番折騰,到了次日方才出宮。

  順義在京師東北方向,出了京師便是京郊廣袤的田野和村莊,隨著太陽的出現,清晨時分所籠罩的白霧,也漸漸的變成了一顆顆露珠.....

  馬車內的幾名小孩子都很興奮,不時的掀開簾子探出小腦袋,帶著幾分好奇的看著四周的景色。

  朱由楫沒有乘坐馬車,而是選擇的騎馬。

  第一次出城的朱由楫同樣很興奮,縱馬沿著官道往

  順義方向狂奔,方正化和曹化淳騎馬緊緊地跟在他的身後,嚇得陳矩連忙命一隊侍衛慌忙打馬追在後麵,一邊追還一邊喊著皇孫殿下,快快停下之類的話語,生怕他出個什麽好歹。

  撒歡兒跑了好長一段路程後,朱由楫才讓馬兒歇下,前方離著皇莊已經不遠,等到後麵的人都追上來後,他才跟著大隊人馬緩緩前行。

  到了地方,朱由楫才發現,這一處皇莊當真不小,好幾個村子的農地都是屬於皇莊,這裏的農戶也都是皇莊的佃農。

  朱由楫一群人的出現,自然引起了生活在皇莊內佃農們的注意,不過看到這一群人的旗號,還有官兵在一旁護衛,隻是遠遠的看著,帶著好奇的目光,一些個原本調皮打鬧的孩童也都被自己父母給拉在了身邊不讓亂跑,生怕衝撞了這一行人。

  朱由楫從馬背上跳下,陳清越也領著朱由校他們下了馬車,徐光啟和幾名皇莊的守莊太監在前打頭,沿著田埂往前走了一段距離,隻隊伍很快便到了栽種了紅薯的地頭。眼前所見,一大片墨綠色的薯葉密密麻麻的隨著藤蔓匍匐在地上,蔓延覆蓋了上百畝的土地。

  順義皇莊的土地自然自然不可能全都種了紅薯,一來畢竟隻是試驗性的栽種,二來紅薯這種作物對於大明的百姓而言還仍舊屬於新鮮的物什,不要說北方地區的百姓了,就連南方除了福建、廣東以外的許多地區都還不認識,所以隻是小種了百餘畝。

  就這百餘畝都還是徐光啟和這處皇莊的管事太監花了好大力氣才促成的。

  “三哥,這便是紅薯地嗎?”朱徽妍好奇的問道。

  朱由楫點頭,看著眼前這百多畝地的紅薯不禁有些激動,也不嫌髒,直接便蹲下了身去用雙手撥開藤葉,往泥土扒去。陳矩本來想要阻止,還沒來得及開口,一顆顏色有些暗紅的果實已從泥中露出了一角。

  朱由楫漸漸的刨開了土壤,這顆紅薯便完全的暴露在了眼前。這顆紅薯自然沒有辦法和後世的相比,最多也就和後世超市裏麵賣的那種體積比較大的土豆差不多。

  在許多人好奇的目光下,朱由楫繼續刨著,很快,在這一株藤蔓下便又出現了三、五個紅薯,大小不一,但是那暗紅的顏色在墨綠的藤蔓下卻顯得頗讓人討喜。

  徐光啟忙讓人取來了杆稱,稱了一下重量,“殿下,二斤六兩。”

  朱由楫默默算了一下,如果是在南方,換成後世的紅薯,就這一株上的怕不是有個7、8斤的重量吧。

  一畝地少說也有數百株,朱由楫難得去慢慢算,直接命令到,“所有人,給我挖!”說罷,又蹲到了地裏開始用竹塊刨起了紅薯,徐光啟緊隨其後。

  曹化淳與

  方正化聽的他的命令,毫不含糊的從田坎上跳到了地裏,也學著他和徐光啟的樣子幹起了活。

  朱由校見狀,也絲毫不顧及自己的皇長孫身份,親自下到了地裏,在他之前,和朱由楫向來親近的朱徽妍早就已經拉著陳清越行動起來。

  朱由檢、朱由榘和朱徽媞、朱徽婧四個小家夥看的有趣,忍不住也嘻嘻哈哈的學者在土裏刨起紅薯來,朱由崧本來還嫌髒,見弟弟妹妹們全都下場了,也隻能有些不情不願的加入了進去。

  陳矩見還要許多太監宮女和一幫侍衛在大眼瞪著小眼,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不禁冷哼一聲,叫到,“還不快幹活兒,沒聽見殿下的吩咐嗎?都還在這兒愣杵著幹什麽?”

  經陳矩這麽一嗓子,朱由楫一行人終於全部下地幹起了刨紅薯的活計,這邊的動靜引得皇莊裏的百姓們紛紛圍了過來看個稀奇。

  其中有些人就是將這百餘畝土地改種了紅薯佃農,他們更加好奇這叫做紅薯的糧食到底有多大產量,畢竟當時徐光啟找到他們讓改種紅薯的時候可是說過這叫紅薯的東西,一畝地比起他們的小麥、粟米什麽產量要多出許多石的。

  而且最初他們可不相信這話,又有皇莊管事的太監在一邊盯著,又不敢違抗.....

  這就體現了人多力量大的時候了,很快一畝地的紅薯便都被刨了出來,許多人都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像陳矩和一些太監宮女一個個的都毫無形象的癱坐在了地上。

  朱由楫雙手叉著有些酸軟的腰,對他旁邊的徐光啟問道:“徐先生,您估計這一幕地的紅薯能有多少產出?”

  因為這些都是徐光啟親自帶人插種上的,每一幕插了多少株薯苗,他都是有記錄的,而且這上百畝地裏的紅薯,他還會隔三差五的來檢查蟲害什麽的。所以徐光啟稍微想了一想,便開口道:“殿下,以臣估算來看,這一幕地的產出應當在10石以上,15石以下。”

  朱由楫頷首,大明的重量單位依舊延續宋製,一石的重量大約為一百二十斤,古代一斤都是16兩,換算一下也就是說,這一畝地的紅薯產出最少都有19000多斤,這產量放在後世或許算不上什麽,但是如今可是在明末,這產量比起當世的許多農作物來說已經算是頂天了。

  為了得到更加準確一些的數據,朱由楫命人將已經全部刨出來的這一畝地裏的紅薯全都稱了一遍,得出的重量是13石,雖然比起理想的三十石產出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是這已經不少了。

  不見一旁的陳矩都已經高興壞了,在一邊叫著,“快給咱家備馬,咱家要入宮去給皇爺報喜......”

  “這簡直就是上天給咱大明降下的祥瑞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