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遼陽誓師天降大雪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580
  既然大明朝廷和遼東建奴之間的大戰已無可避免,深知原本曆史上薩爾滸大戰的慘烈,朱由楫仍舊希望改變原本曆史上大明慘敗的結局,盡最大的可能改變明軍的部署。

  所以朱由楫在萬曆和禦書房內的其他人都沒有什麽意見,對楊鎬奏上來的針對建奴的用兵部署,都比較讚同的情況下,隻有他一人表示反對。

  趙興邦立馬不幹了,他還指望著可以順便從此次大戰中不用上戰場,就能夠撈取一些戰功呢,說話也有些陰陽怪氣了,用心頗有些險惡的道,“皇孫殿下,您怎麽能長建奴的誌氣,滅朝廷的威風呢?”

  “殿下一直在這裏反對,認為朝廷大軍會敗,莫不是殿下有什麽別的心思?”

  “放肆!”萬曆臉色有些陰沉的突然開口道。

  帶著些怒意的輕喝聲,也不知道是在說朱由楫還是趙興邦,反正禦書房內的一眾官員,無論文武全都趕緊向萬曆請罪。

  趙興邦更是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陛下,臣請恕罪。”

  又瞧了一眼還站在的朱由楫,萬曆有些嚴厲的道,“楫兒,軍國大事非是兒戲,莫要胡鬧。”

  然後才又盯著跪在地上的趙興邦,訓斥到,“趙興邦,君前失儀,罰俸一年,以示懲戒!”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謝陛下。”趙興邦以頭觸地謝恩到。

  見站在一邊的朱由楫兀自還有些不服氣的樣子,還想要再開口說些什麽,萬曆再次道,“楫兒若再要胡鬧,便罰你禁足三月。”

  朱由楫在一邊聽得暗自翻了翻白眼,合著萬曆這是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著。

  “是,孫兒知道了。”朱由楫聽罷,有些悶悶不樂的回到。

  “對建奴用兵之事,朕意以決,就依楊鎬所奏,四路進兵,犁庭掃穴,務求畢其功於一役,速戰速決。”

  萬曆以禦筆在楊鎬奏送入宮的用兵部署,還有經過兵部尚書黃嘉善複奏的“擒奴賞格”上寫下“準”字。然後命人頒示天下!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萬曆沉聲到;“賜楊鎬玉帶一條,尚方寶劍一柄,總兵及以下諸將官員可先斬後奏!總督遼東諸軍事。”

  見萬曆都已經對楊鎬奏上來的方略部署一錘定音了,再也沒有什麽

  可以爭議的了。

  一眾文武大臣們當即便領旨出宮去了,朱由楫見此也縱使心裏任然有所不甘,也隻能帶著幾分失望,有些悻悻的離開了乾清宮。

  出宮後,兵部立即開始忙碌了起來,黃嘉善和趙興邦二人旋即便派人帶著萬曆批複的用兵方略和“擒奴賞格”,還有萬曆賜給楊鎬的玉帶、尚方寶劍,隨著去遼東宣旨的公公一起去了遼東。

  臨行之前,趙興邦還特地寫了一封親筆信命人一並帶去,交給楊鎬。

  “京甫賢弟......

  爾所奏報之方略唯三皇孫殿下所疑,三皇孫以為今日之建奴非是往日可較,虜酋狡詐,四路進兵有被建奴各個擊破之危!

  更在今上麵前說什麽莫忘宋神宗五路伐夏之事,三皇孫以為讀過幾本兵書,仗著在今上身邊頗為受寵,意圖阻撓今此用兵之事。幸得吾皇英明,愚兄在禦前據理力爭,今上未能聽信三皇孫之言,準了你所奏方略。更授你尚方寶劍,便宜行事之權,賢弟當不負吾皇之信任,盡早發兵,將建奴一股蕩盡,生擒虜酋努爾哈赤獻俘闕下才是。

  愚兄在京等著賢弟捷報!”

  趙興邦在書信中將朱由楫反對四路進兵的事情簡單的告訴給了楊鎬,重點告訴了楊鎬,自己是如何在萬曆麵前據理力爭,為楊鎬說話的,目的就是想要讓楊鎬知道萬曆能夠同意他的方略部署,還有萬曆會賜給他玉帶和尚方寶劍,許他楊鎬便宜行事,先斬後奏的權利,都是多虧了他趙興邦的功勞,想要讓楊鎬記著他趙興邦的人情。

  看完趙興邦的親筆書信,楊鎬默默的將之放到一邊的燭火上點燃,看著書信在火焰之中慢慢被燒做灰燼,楊鎬輕輕的歎了口氣。

  實際上楊鎬對趙興邦書信中所言的,當日禦書房內所有人對他的用兵部署都沒有什麽意見的請款下,唯有朱由楫反對,還是有些吃驚的。

  “好一個三皇孫殿下啊,小小年紀便能從我這部署中發現問題,擔心朝廷戰敗。”

  “皇孫殿下,鎬有多少的斤兩,自己豈能不知?此番部署倉促,非是最佳之策?”

  “努爾哈赤梟雄之資,隱忍狡詐,今日的建奴已遠非昔日之建州三衛可以相較,鎬亦知也,臣也不想貿然進兵啊!”

  楊鎬雖然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戰績,但是他也

  並非如後世許多人所認為的純粹草包一個,曾經久在遼東的他對遼東的氣候,還有如今遼東的兵馬戰備情況,以及建奴還是有些了解的。

  “隻是十數萬大軍雲集遼東,又多為南兵,遼東苦寒,時日一長恐軍心不穩,多有事端,況大軍和民夫每日糧草消耗便是不小,糧草物資等供應亦恐有不怠.......朝堂諸公亦不想大軍久在一地,皆有速戰速決之意啊!”

  微閉著雙眼的楊鎬在心裏想著。

  好半晌過後,楊鎬睜眼,從椅子起身,從一旁的劍架上取下萬曆禦賜的尚方寶劍,出了書房,往經略府外行去,同時對左右吩咐到,讓他們前去向各路總兵官傳令,準備誓師發兵事宜。

  萬曆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楊鎬以遼東經略和萬曆欽命總督遼東諸軍事之職,在遼陽擂鼓聚將,各路總兵官和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以及遼東巡按使陳王庭悉皆到場。

  楊鎬命士兵宰殺牛羊豚三牲祭拜天地,將萬曆欽賜的尚方寶劍供在香案之上,當眾宣布了討逆檄文,然後按照事先便已經議定的方略,進行了分兵派獎。

  待兵將派遣已畢,楊鎬轉身從香案上恭恭敬敬的取下一副明黃色的卷軸。

  “為討逆功成,陛下特旨準複‘擒奴賞格’,諸將士聽真!”看了一眼諸位將領還有城外的大軍,才神色嚴峻的朗聲讀到,“有擒斬虜酋努爾哈赤者賞紋銀10000兩,升都指揮使;擒斬其八大貝勒者賞紋銀2000兩,升指揮使;李永芳、佟養性等叛將,若能俘獻努爾哈赤,可以免其死罪;另詔令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若能擒斬努爾哈赤,將給與建州敕書並封龍虎將軍、散階正二品。若有擒斬其餘努爾哈赤的十二親屬伯叔弟侄,及其中軍、前鋒、領兵大頭目、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目等,一律重賞並且封授世職。”

  待楊鎬讀完賞格後,下邊一片沸騰,許多將士都開始興奮的摩拳擦掌,準備到時候在戰場上遇到建奴了一定要多斬殺一些韃子才是,若是能夠擒拿或是斬殺建奴的高官將領,那就更好了。

  海西葉赫部的代表,聽了賞格之後,更是有些激動萬分。大明朝開出的賞格不可不畏不重了,在他們的眼中尤其是針對葉赫部的獎賞條件,簡直就是天大的恩典,大明朝廷為了剿滅努爾哈赤可謂是下了血本了。

  誓師已畢,就在大軍即將開拔之時,鵝毛一般的大雪毫無征兆的飄飄而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