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感動的徐光啟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742
  在文華殿內上完早課,朱由楫正準備去內校場聯係射箭,許顯純匆匆跑來求見,“殿下......”

  正巧此時孫承宗從殿內出來,許顯純連忙對孫承宗作揖行了一禮,跟在朱由楫身邊已經快一年了,知道朱由楫對孫承宗很尊重,而且以朱由楫如今在宮內受萬曆的喜愛程度,加上前些日子的朱由楫出現早朝上一事的影響還在,說不準哪天就被萬曆真的給冊立為皇太孫了,那孫承宗可就是實打實的帝師沒跑。

  所以許顯純在麵對孫承宗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客氣,在他看來盡量維持好關係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孫承宗也很客氣的對許顯純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朱由楫停下腳步,有些疑惑的問道:“什麽事情?”

  “額......”,見朱由楫似乎忘了派他去天津找徐光啟的事情了,許顯純稍微噎了一下,連忙提醒到:“殿下,您要卑職去天津找的人已經回京了。”

  “什麽?”朱由楫驚喜的叫到:“你說徐光啟回京了?”

  “是的殿下。”許顯存連忙肯定的道。

  “徐光啟現在人在何處?”朱由楫連忙追問到。

  許顯純當即回到:“殿下,卑職按照您的吩咐去天津找到徐大人,和徐大人是從天津星夜入京的,到京師之時天色已晚,宮門已經落鑰,卑職和他入不了宮,所以他暫時住在殿下前幾日去的那家演算館中,等候殿下相召,卑職一早先行入宮來向殿下稟報。”

  朱由楫頓時激動了,要找的大科學家到了,立刻把去內校場聯係射箭的事情給拋到了腦後,興衝衝的說到:“不必喚他入宮了,我這就去見他。”

  “殿下,您這一個人出宮不太好吧,還沒向皇上請旨呢?”見朱由楫已經迫不及待的往宮門方向跑去了,許顯純嚇壞了,連忙追在後麵喊道,“還有護衛也要安排一下吧?”

  “不必了,回來再向皇爺爺補請一份就是了。”朱由楫頭也不回的喊了句。

  許顯純無奈隻能跟在朱由楫身邊一起,快步往宮門跑去。

  到了宮門口,侍衛們早就已經認識朱由楫了,而且朱由楫都出入宮好幾次了,沒人上前過問,更沒有人敢上前阻攔,任由朱由校帶著許顯存衝出了東華門。

  到了這裏朱由楫才放慢速度,意識到自己好像太過著急了一點,總不能就這樣一路直接跑到演算館去吧,那還不的累死?應該先吩咐人準備一兩馬車的才是嘛。

  好在朱由楫看見

  了尚還未走出皇城的孫承宗,他的馬車便停在東安門外,於是朱由楫直接快步跑了上去,“先生,等等我。”

  孫承宗聽的朱由楫在後邊喊他,忙停下腳步,轉身行禮到:“不知殿下,喚住臣有何吩咐?”

  “不是讓先生今後與我不必如此多禮嘛?”朱由楫連忙開口道,“弟子想要蹭坐一程先生的馬車,還請先生準許。”

  “噢,殿下這是要出宮?”孫承宗問到。

  朱由楫點頭,“是的先生,弟子要出宮去見徐光啟,徐先生。”

  “徐子先回京了?”孫承宗來了興趣,“既如此,殿下便於臣一起吧,算起來臣也有很長時間沒有與他想見了。”

  上了孫承宗的馬車,直奔那家演算館而去。在車上朱由楫問了孫承宗,才知道原來孫承宗和徐光啟兩人早就認識,兩人都是萬曆三十二年同科進士,孫承宗被考授翰林院編修,徐光啟考選了翰林院庶吉士,二人都曾在翰林院任職,一來二去的便就彼此熟識了起來,後來還經常無事便一起互相探討學問,交流一些彼此的思想理念。

  由於二人都是那種喜歡幹實事的官員,所以彼此間倒是聊的很來,兩人的間的話題也不少,尤其是兵事一道上二人更是有著不少自己的見解。

  馬車剛到演算館外,尚還沒來得及停穩,朱由楫便迫不及待的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然後往演算館內跑去。

  在這裏,朱由楫總算是見到了他穿越來後一直便想著要收入麾下,可謂是念念不忘的明朝科學巨匠--徐光啟。

  此時的徐光啟已經是年過半百,五十有六了,在後世,這個年紀在許多人看來或後麵還有著起碼三四十年的人生可以活過去,但是在沒有後世發達的醫療條件的古代,這個年紀的人便已經是真正的夕陽時分了。

  古人都說五十而知命,意思就是過了五十,人也就基本上看透了人生,對未來的壽命也看淡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人眼中能夠有幸活到七十歲就已經算是非常的高壽和稀少了,所以在五十多歲就下去找閻羅王報道的也不是什麽太過難以接受的事情。

  朱由楫記得徐光啟好像是崇禎六年於任上病逝的,即便如此到現在也還有整整十五年的時間,若是再給他安排上幾個禦醫隨時調養看顧著,再給讓他多活上十年應該不是什麽太困難的事兒吧,如此一來便可以有至少20多年的時間可以重用徐光啟,來幫助自己實現偉大的宏偉藍圖了。

  見了徐光啟,朱由楫直接彎腰拱手,對著徐光啟便是深深一拜,用來表示自己對他的尊重,“朱由楫拜見徐先生,早就聽聞徐先生學

  問乃當今大明少有,恨不能早日拜先生為師,今日總算見到先生了。”

  “皇孫殿下萬不可如此,您這是折煞老臣啊!”對朱由楫徐光啟是早就見過的,萬曆四十五年的午門觀燈,當日作為太子東宮詹事府左春坊左讚善他也在場,朱由楫當時的在天子和百官、以及一眾妃嬪麵前十步成詞的精彩表現,他也是全程看在眼中的。所以見朱由楫竟然直接向他執的是弟子之禮,把他給嚇壞了,連忙給朱由楫跪下了,表示朱由楫這一禮他承受不起。

  跟在後麵進來的孫承宗和許顯純將這些全都看在眼中。

  朱由楫忙雙手托住了徐光啟的手臂,將他扶了起來,說到:“先生和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我有拜讀,這一禮不單單隻是想要拜您做老師,而是拜您在學問一道上的開放與包容,這些年來致力於數學、天文、曆法、水利和農學上的研究,勤奮著述。”

  “先生您做的這些於大明有大貢獻,尤其是您的《宜墾令》《農書草稿》《北耕錄》和《甘薯疏》更是有大功於大明百姓,所以先生當的起我這一禮!”

  “殿下.....老臣......”此時的徐光啟朱由楫一番話,都激動的有些哽咽了,雙眼中已經含著淚水,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當下就要再次給朱由楫跪下。此時已經快六十了,且已經經曆過數次宦海沉浮的徐光啟,都忍不住感動的從內心當中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情。

  便連孫承宗和許顯純都大吃了一驚,因為朱由楫的這番話對徐光啟的評價實在太高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朱由楫如此評價看重一個人。要知道孫承宗雖然作為朱由楫的老師,也沒有見朱由楫有對他向徐光啟這般的評價,這讓他都不禁有一絲小小的嫉妒了。

  許顯純更是在心裏想著,還好自己去天津請徐光啟的時候聽了三皇孫殿下的吩咐,對他很是客氣沒有絲毫怠慢無禮之處,看樣子以後不單是要和孫承宗處理好關係,還得加上眼前這一位才是。

  朱由楫連忙阻止徐光啟到,“先生不必如此,今日我來此見先生,,並非是以皇孫的身份,隻是以一個喜歡學習各種學問的學生,前來向先生請教學問的。”

  見徐光啟還是執意要像自己下跪,朱由楫連忙轉頭對孫承宗說到:“孫先生,您幫弟子勸勸徐先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