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梁山好漢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3:02      字數:5665
  跟地藏王聊了一陣,正式開始挑人。首先是按時間順序來挑,然後再進行實力對比,補足人數。說是自己挑,其實就是地藏王作為裁判,為我和太上老君配備兵力。

  李姓第一個人基本上就是太上老君,不過沒有意義,因為我跟太上老君,不用挑。所以就選第二個。太上老君那邊是李牧,我這裏是張儀,都是戰國的人。但接下來太上老君那邊是李信,這也是戰國的。我這邊已經找不到戰國的了,所以選擇了秦朝的張良。不過接下來太上老君那邊有了秦朝的李斯,我這邊選擇了秦朝的張耳。目前來說,差不多還是半斤八兩。於是雙方都進入了大漢朝,太上老君選了李廣,不由讓我心中一驚,這可是非常牛的人。而我這邊,卻選了張湯,遜了一點了。接著太上老君那邊選了李陵,直接又差點讓我要發瘋了。好在還有一個張騫給我選。好在太上老君那邊終於出了一個垃圾李廣利,但張姓在西漢似乎已經被開發光了,隻能給我弄出了東漢的張衡。接下來李姓在雲台二十八將裏麵出了兩個,分別叫李忠和李通。不過張姓也有張魯他爺爺張道陵,外加張魯他爸爸又一個張衡。接下來雙方似乎都沒有什麽名人,就這樣進入三國時代了。

  張姓先是在十常侍裏麵出現了張讓和張恭二人。李姓沒有那麽垃圾,一出場就是李儒,不過也搭配了一個垃圾李肅。我這邊已經有張飛,李姓那邊補了李傕,我這邊賺了。我這邊已經有張昭張紘,李姓那邊補了李別李暹,我這邊又是大賺。我這邊已經有了張鬆,李姓那邊補了李典,半斤八兩。我這邊有了張遼張郃,李姓那邊補了李進李異,勉強可以打個平手。我這邊有了張繡,李姓那邊補了個。我這邊補了張角,李姓那邊補了個李嚴。我這邊補了張梁張寶,李姓那邊補了兩個李豐。我這邊補了張燕,李姓那邊就已經補到李勝,再也沒有可以補的了。所以接下來,李姓將提前預支其他朝代了。不過因為這裏是三國時代,所以隻是把多出的張魯、張衛、張曼成、張牛角、張白騎、張濟、張苞、張翼、張嶷、張仲景、張達、張春華、張特、張勳、張南、張允等16人暫時放在一邊,等著後世選完後拉通補足。

  李姓後世首先是十六國成漢的李特,張姓補了一個牛人張華。李姓又補了成漢的李雄李壽,張姓補了前涼的張軌張寔。李姓補了西涼李暠李歆李恂,張姓補了前涼張茂張駿張重華。李姓補了李虎李昞,張姓補了張祚張天錫,大大虧了一把。此後李姓進入了隋唐鼎盛期,陣容逐漸華麗。首先是補了李淵李密,張姓補了虯髯公紅拂女,勉強勢均力敵。李姓補了李密,張姓補了張公謹,稍稍吃虧。李姓補了李靖,張姓居然補了張士貴,吃虧就大了。李姓補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李元霸,張姓徹底悲催,勉強補了一行和尚張九齡張旭張巡。李姓又補了李治李恪李道宗李元嬰李隆基李林甫李輔國李白李賀李商隱等十人,好在唐朝其他的皇帝親王小詩人小奸臣之類沒有包括在裏麵。張姓拚命補了張繼張若虛,也還差了八人。隻好在後麵的水滸將領來補充。張橫張順張青張清補了四個,還差四個。於是又補了張憲張浚張俊張邦昌四個。這中間除了張憲張清張浚比較牛,其他有三個比較菜,還有兩個大奸臣。跟人家李姓還真是沒法比。不過好在張橫張順的水軍不錯,將來可以派上大用場。張青又是一個搞情報的,將來可以協助張達。

  問題還不僅如此,接下來,李姓又出現了李煜這個牛人,好在張姓也有張擇端接招。但李姓又出現了李清照這個牛人,張姓用張元幹來接了招。不過張姓的麻煩又到了,因為此前用水滸英雄來接了招,現在水滸英雄中李姓再補上,又不容易接招了。李應李逵李俊李袞李忠李立李雲又將差距拉大到七人。張姓則補了張孝祥張載張三豐張鬆溪張翠山張士誠張居正七人,都已經補到明朝去了。還幸虧武當七子本是曆史人物,我恨不得把張無忌也補上去,可是不行。但李姓又出現了李文忠李自成李定國等人物,人家這也還在明末,我又得到清朝去補人了,最終補了張獻忠張煌言張廷玉三人。而李姓在清朝又出現了李衛李秀成李鴻章三人,我就隻好到民國去補了。勉強用張之洞張勳張謇補上。此外,大太監李蓮英勉強用小德張補上。於是張李二姓終於殺到了民國。李姓排出了李德勝、李德、李烈鈞、李宗仁、李濟深、李四光的超豪華陣容。張姓最終補出了張瀾、張作霖、張學良、張群、張治中、張自忠的陣容進行抗衡。其實李姓還有很多著名人物,抬出來更加嚇死人,隻不過特色的關係,讓張姓揀了一個大便宜。

  這樣一來,張姓終究還是在三國時代多出了17人,其他朝代勉強扯平,而且還多出了山東軍閥張宗昌。地藏王覺得很好辦,按照實力補了十八個唐朝和後唐的皇帝和皇族充數。

  於是李姓就擁有了如下陣容李牧、李信、李斯、李廣、李陵、李廣利、【雲台】李忠、李通、李儒、李肅、李傕、李別、李暹、李典、李進、李異、【三國】、李嚴、兩個李豐、李勝、李特、李雄、李壽、李暠、李歆、李恂、李虎、李昞、李淵、李密、李密、李靖、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李元霸、李治、李恪、李道宗、李元嬰、李隆基、李林甫、李輔國、李白、李賀、李商隱、李煜、李清照、李應、李逵、李俊、李袞、【水滸】李忠、李立、李雲、李文忠、李自成、李定國、李衛、李秀成、李鴻章、李蓮英、李德勝、李德、李烈鈞、李宗仁、李濟深、李四光、十八皇族。

  張姓的陣容則為張儀、張良、張耳、張湯、張騫、【東漢初】張衡、張道陵、【東漢末】張衡、張讓、張恭、張飛、張昭、張紘、張鬆、張遼、張郃、張角、張梁、張寶、張燕、張魯、張衛、張曼成、張牛角、張白騎、張濟、張繡、張苞、張翼、張嶷、張仲景、張達、張春華、張特、張勳、張南、張允、張華、張軌、張寔、張茂、張駿、張重華、張祚、張天錫、虯髯公、紅拂女、張公謹、張士貴、一行和尚、張九齡、張旭、張巡、張繼、張若虛、張橫、張順、張青、張清、張憲、張浚、張俊、張邦昌、張擇端、張元幹、張孝祥、張載、張三豐、張鬆溪、張翠山、張士誠、張居正、張獻忠、張煌言、張廷玉、張之洞、【民國】張勳、張謇、小德張、張瀾、張作霖、張學良、張群、張治中、張自忠、張宗昌。

  共計擁有【頂級武將】50人。其中李姓24人李牧、李信、李斯、李廣、李陵、李進、李虎、李淵、李密、李靖、李世民、李元霸、李隆基、李白、李煜、李清照、李文忠、李自成、李秀成、李鴻章、李蓮英、李德勝、李宗仁、李四光。另補頂級武將李光弼、李愬。張姓26人張儀、張良、【東漢初】張衡、張道陵、張飛、張遼、張角、張仲景、張春華、張華、虯髯公、紅拂女、一行和尚、張九齡、張旭、張若虛、張憲、張擇端、張三豐、張士誠、張居正、張獻忠、張瀾、張學良、張群、張自忠。

  【一級武將】61人。其中李姓28人李廣利、【雲台】李忠、李通、李儒、李傕、李典、李異、【三國】、李嚴、李特、李雄、李壽、李暠、李昞、李建成、李元吉、李恪、李林甫、李輔國、李賀、李商隱、李應、李逵、李定國、李衛、李德、李烈鈞、李濟深。皇族補足15個一級武將。張姓43人張耳、張湯、張騫、【東漢末】張衡、張讓、張昭、張紘、張郃、張梁、張寶、張燕、張魯、張曼成、張濟、張繡、張苞、張勳、張允、張軌、張寔、張茂、張公謹、張士貴、張巡、張繼、張順、張清、張浚、張邦昌、張元幹、張孝祥、張載、張鬆溪、張翠山、張煌言、張廷玉、張之洞、【民國】張勳、張謇、小德張、張作霖、張治中、張宗昌。

  【二級武將】28人。其中李姓13人李肅、李別、李暹、兩個李豐、李勝、李歆、李恂、李治、李道宗、李元嬰、李俊、李袞。皇族中補足2人。張姓15人張恭、張鬆、張衛、張牛角、張白騎、張翼、張嶷、張達、張特、張南、張駿、張重華、張橫、張青、張俊。

  【三級武將】5人。其中李姓3人【水滸】李忠、李立、李雲。張姓2人張祚、張天錫。

  看看雙方的陣容,我就覺得問題有些大條。對方的實力實在太強了。不過這已經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接下來,我就要帶著我的張家班去會太上老君的李家班了。

  任務的第一步,是跟李家班pk。隻不過這個pk的過程實在有些漫長。雙方從三級武將開始,逐步投入戰力,麾下的兵力也逐漸增多,一開始並不多。其他沒有參戰的武將,可以在後方一起參與戰爭會議,或者到前線進行指導,但不能直接參與戰爭。也就是說,相當於運動場上的教練組,隻不過一開始這個教練組實在太龐大了。

  第一場戰爭,我方派出張天錫,李家班派出李雲。這兩人都不是三國時代的人物,一個來自十六國,一個來自《水滸傳》。張天錫帶著前涼大軍,李雲則帶著梁山軍。戰爭在兩個小領之間展開。張家班獲勝,就能夠在兗州取得一個小領。李家班獲勝,就能夠在涼州取得一個小領。雙方各由係統提供一個部的npc兵力,我可以帶入不超過一個曲的私屬兵力,並且這個曲的私屬兵力必須按照無將格到遊將一格嚴格挑選兵力。當然,就算我自己不嚴格,係統也會嚴格的。超過了限製根本就不給我挑選。戰後雙方剩下的兵力可以帶入下一場戰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還是有微弱的優勢的,畢竟我多出了一個曲的私屬兵力。隻不過這些私屬兵力將格都有限製,本身等級又低,一開始純粹就是劃水的。

  更加糟糕的是,曆史上哪個張天錫非常差勁,在他當前涼皇帝的時候,他爹張祚已經把前涼搞得稀裏嘩啦了。而他絲毫沒有覺悟,依舊有著性子亂搞,所以人緣很差。而具體的表現就是戰爭中張天錫不得民心,無論是自己的小領,還是對方的小領,都好像是人家的主場似的。畢竟他的對手來自梁山,而梁山本身就得民心。結果可想而知,太上老君派李雲據險堅守,根本就不出戰。而張天錫卻沒有絲毫覺悟,屁顛屁顛帶著大軍就攻出去了,完全無視我此前的戰略安排。三下五去二,不但丟盔棄甲,就連糧草也消耗殆盡。就在張天錫派人搶糧的時候,李雲突然出動大軍,強勢出擊。正在被搶的老百姓趁勢拿起鋤頭竹竿參加了李雲一方作戰,這個小領本就是張天錫的小領,你想那結果能夠好到哪裏去。好在張天錫雖然差勁,跑路還算快,丟失了三個曲的npc和全部私屬兵力之後,成功逃到了戰場出口,總算給我帶回來兩個曲的npc,讓我下一場不至於太狼狽。而李雲經此一戰,雖然損失了兩個隊的兵力,卻得到老百姓的擁護,整整一個小領的老百姓,竟然給李雲增加了兩個曲的兵力。

  我不禁暗暗搖頭,這樣一來,下一場我軍將要以七個曲的兵力麵對對方的12個曲了,基本上又是凶多吉少。更兼我方出戰的武將是張祚,也就是張天錫他爹,比張天錫更加荒唐,老百姓跟他更不對付。好在張祚雖然是個混蛋,但還能夠聽軍令,戰爭中不戰而退,為我保留了七個曲的npc兵力,外加一個曲的私屬兵力。這一場對方出場的多出了李立。戰後對方增加的兵力已經達到4個曲,意味著下一場對方將帶著21個曲的兵力上場了。

  而更加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因為我方的三級武將少了一個人,第三場居然還是由張祚和張天錫領軍。於是在梁山李忠帶著李立、李雲的戰鬥中,我軍再次不戰而退。保留了12個曲的npc兵力和兩個曲的私屬兵力的同時,也丟掉了第三個小領。而對方這次多出了六個曲的兵力,總兵力已經達到32個曲了。

  好在兩個垃圾的三級武將給我帶來的不利局麵終於要過去了。接下來,對方派出了來自梁山的二級武將李袞,我則派出了來自梁山的二級武將張橫。(其實韓遂麾下也有張橫,還有一個李堪,既然兩個都漏掉了,我也不補了。)係統規定,必須要先把其他武將派完了,才能夠派三國武將。而李家班一致認為梁山好漢在此前三戰中大獲全勝,戰鬥力強大的很,再加上李袞的堅持,所以太上老君才讓李袞出戰。這也就意味著雙方都是梁山好漢,各自的小領正好在梁山泊的兩側,主戰場落在了梁山泊中間。誰勝利了,就可以在梁山泊得到兩個小領。這一次,我的排兵布陣讓李家班大出意外。由於張橫本就是梁山泊的水軍頭領,自然在梁山泊如魚得水。雖然我軍兵力隻有一個彪,對方多出我軍六成,但在張橫的指揮之下,這一次是最喜歡跟著李逵打仗的李袞繼承了李逵冒冒失失大大咧咧的性子,整整32個曲的兵力,被張橫打得全軍覆沒,甚至這些兵力還全部活捉了過來。這是因為梁山水軍有一項絕技,就是弄翻人家的船。再加上對方兵力也全部是梁山泊的步兵,所以這些水軍救人非常積極。這一下不得了,步兵願賭服輸,包括四個梁山泊將領在內,都全部投降我軍了。我軍的兵力增長到52個曲,到下一戰就可以增加到58個曲了。再加上張橫本是梁山頭領,兩個小領的民心也有,征夠兩個曲的兵力後,新的戰爭中我的戰力已經暴漲到三個彪。

  盡管李家班上一場大敗虧輸,但他們手裏擁有六個小領,這一場戰爭又擁有了11個曲的兵力。雖然不到我軍的五分之一,但人數也不算少了。這一場讓李家班對於梁山好漢更有信心了,因為上一場我軍擊敗李家班,同樣是因為派出了梁山好漢的緣故。李家班認為我在這一場應該還是要派出梁山好漢,但我方的梁山好漢中,另外一個水軍頭領張順是一級武將,暫時還不會被派出,主將如果不是水軍頭領,張橫的作用就要打一個折扣了。所以對方派出的將領是梁山好漢李俊,恰好也是一個水軍頭領,作為領軍主將,可以全盤指揮水戰。

  但我沒有給李家班機會,這一場我偏偏就沒有派出梁山好漢張青,反而派出了前涼的張重華。張重華雖然跟張祚父子同在一個前涼,但大家的口碑卻截然不同。在張重華的時代,前涼老百姓對於張重華都很擁戴。所以這一次我讓張重華用計,先跟老百姓通氣,讓老百姓跟張重華的大軍一起演出了一起搶糧的好戲。先前的經驗已經深深地印在李俊的腦海裏,他已經聽過李忠、李立、李雲三人說過三次前涼老百姓是如何的跟張祚和張天錫不對付,所以現在他也以為前兩老百姓正在抬著豆漿等著他們去喝呢,所以李俊也不水戰了,直接帶著大軍掩殺過來。卻不料落入了張重華設好的埋伏圈。張橫、李忠、李立、李雲四個人帶著梁山軍一起出來勸降,李俊眼看大勢已去,不得不帶著11個曲的兵力投降。而這一戰的勝利,意味著我軍對敵軍的優勢進一步拉大了。再下一戰的時候,我軍已經擁有81個曲亦即四個彪的強大兵力了。

  在李家班那邊,太上老君也知道形勢已經非常嚴峻。目前他們的兵力已經遠遠落後於我軍,如果不改變這個態勢,下麵的仗將很難打。所以這一次太上老君派出了李治領軍。而李治領軍的結果,就是讓我軍麵臨了嚴峻的挑戰。因為李治不是孤家寡人,他手下還有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