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攻占高麗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3:02      字數:5904
  幸存的中國玩家兵力,被迫進入了就近的城池參與防守,等待著後方的增援。而韓國玩家也不發動對城池的攻勢,因為他們清楚,在目前來說,他們更加適合野戰而不是陣地戰,尤其是這種沒有優勢的陣地戰,更是韓國玩家不想要的。畢竟中國玩家人數多,後麵還有大量生力軍,他們消耗不起。按照這種國戰的規則,雙方隻要堅持一個遊戲日,就可以各自吸收人數較少一方一倍的其他國家玩家加入陣營。也就是說,韓國玩家隻要以攻為守,堅持半個遊戲月以上,差不多就可以拉近跟我軍的實力差距。如果這半個遊戲月還能夠大量消滅我軍的生力軍,實力差距就更小了。所以這時候韓國玩家不可能跟我們打消耗戰。

  盡管澳洲咆哮在現實中已經承認是中國人,但遊戲中,他們還是選擇他們的故鄉為遊戲國籍。畢竟遊戲裏的國籍跟現實是不同的。所以八億澳洲咆哮玩家在開戰前並不能加入大漢陣營作戰。但到了第二個遊戲日,雙方各自新增5000萬玩家的時候,就有超過3000萬澳洲咆哮玩家加入大漢陣營作戰。另外2000萬玩家則來自各國。高麗陣營那邊,也同樣有5000萬玩家加入。所以高麗玩家給這5000萬玩家的任務就是,拔掉幽州。先拿下一塊地再說。而高麗玩家則繼續打援。由於有了5000萬玩家給他們做後盾,他們打援的地點已經放在了並州和冀州境內。

  中國玩家趕著增援,幾乎人人都日夜兼程,爭取盡快趕到前線。所以中國玩家的增援兵力都是零散的。而高麗玩家控製了高空情報優勢之後,圍點打援進展得非常順手。僅僅半個遊戲日的時間,就已經控製了冀州和並州全境。

  直到這時候,中國玩家才醒悟過來,不再急著增援。所有玩家的兵力都分別在黃河沿岸集結。但中國玩家的損失已經夠大了。僅僅兩個遊戲日的時間,幽州、冀州、並州絕大部分玩家兵力,涼州、雍州、司州、兗州、青州超過一半的玩家兵力,都已經被高麗陣營吃掉。這意味著大漢陣營已經損失了30%的兵力。而高麗陣營隻損失了20%兵力,也就是1000萬玩家的兵力。

  而留在幽州的5000萬高麗陣營玩家,在君之代、小泉不是剪刀等人的帶領下,通過一個遊戲日的血戰,將幽州最後1000萬玩家的兵力,和所有的npc兵力都全部消滅。盡管高麗陣營也因此損失了3000萬玩家的兵力,但還有2000萬玩家的兵力得以鎮守幽州。

  國戰第一階段,高麗陣營大勝。不僅奪取了幽州,而且總兵力還提升到6000萬人。

  國戰開始後第三個遊戲日,隨著5000萬列國玩家的加入,高麗陣營也擴大到11億玩家。這個遊戲日中,中國玩家並沒有扭轉被動局麵。高麗玩家調集了1000萬玩家的兵力到海上攔截我軍海上的增援部隊,另外留下1000萬玩家守幽州,4000萬高麗玩家則早在第二個遊戲日就已經猛撲黃河沿岸各處大漢陣營玩家兵力集結點,5000萬新增玩家則猛攻冀州和並州。

  盡管經過半個遊戲日的集結,中國玩家也匯聚了一定的數量,但韓國玩家來的實在太快,大家的兵力都是龍族帶過來的,黃河天塹根本就阻擋不住。結果是韓國玩家以1:10的比例,損失3000萬玩家兵力的同時,也消滅了中國三億玩家的兵力。涼州、雍州、司州、兗州、青州玩家餘下的兵力全部陣亡,揚州、豫州、荊州、益州玩家的兵力則損失了三分之一。同時,5000萬高麗陣營玩家在損失4000萬玩家兵力之後,也攻下了並州和冀州全境。

  不過高麗陣營至此也成了強弩之末。最精銳的高麗玩家,隻剩下了1000萬。冀州、並州各自隻剩下500萬玩家的兵力,幽州則還有1000萬玩家的兵力。至於海上派出的1000萬玩家兵力,雖然也消滅了大量中國玩家試圖渡海偷襲的兵力,但最終卻遭遇了滑鐵盧。因為他們在海上碰到了我。在炮龍兵的攻擊之下,1000萬玩家的船隻全部被我軍轟沉,也意味著高麗玩家發起的這場海戰徹底失敗了。而僅僅一個小時的戰鬥並沒有延緩我的行程,讓我逼近了高麗岸邊。

  僅僅三個遊戲日,高麗玩家就消滅了我軍六億玩家的兵力,這個打擊的確有點沉重。現在加上新增的15億兵力,我軍總兵力也隻剩下55億了。而韓國玩家卻占據了我軍幽州、冀州、並州三個州。一旦占據時間超過七個遊戲日,這三個州將為韓國玩家刷出兵力,到時候我軍就更加不好打了。

  但我們卻很清楚,高麗陣營取得這些重大戰果的前提,就是這個陣營自己也傷亡了12億的兵力。其傷亡數雖然遠遠小於我軍,但其最精銳的韓國玩家軍團已經隻剩下1000萬玩家,餘下2000萬玩家還各自守在幽州、冀州、並州三個州。而高麗玩家的老巢,現在卻無人可守。中國玩家已經在高麗玩家發動對黃河岸的襲擊的時候,就將集結地改在了許昌。這是大漢的國都,不容有失,否則會影響士氣。同時集結地改在城裏,也可以有城池為依托,可以防範對方的野戰攻擊。有一點對防守方是不利的,因為隻有攻入對方的領土之後,才能把新增兵力增加在前線,而我軍一直在防守,所以新增兵力都隻能增加在各州,非常零散。也正因為如此,高麗陣營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讓我軍一直處於被動。

  第四個遊戲日來臨,高麗陣營沒有分兵,直接以6000萬玩家的兵力攻擊司州。因為他們清楚,這個遊戲日的兵力,隻夠他們攻擊一個州了。如果冒險的話,很有可能被我軍不顧一切圍殲。同時,司州的地形險要,高麗玩家打算將這裏作為一個基地,逐漸積累兵力,擴大地盤。反正他們損失的隻是地麵部隊,如今天空中的空軍召喚,依舊是他們占優。在這個戰略之下,隻損失了2000萬人,高麗玩家就結束了攻占司州的戰鬥。

  與此同時,中國玩家又麵臨了一個嚴峻的考驗。那就是印度玩家所在的天竺國,也在這個時候向大漢宣戰了。可以說,印度玩家選擇的這個時機非常好,目前中國玩家正在跟高麗玩家作戰,打得焦頭爛額,士氣大受影響。不過印度玩家的國戰跟韓國國家的國戰是兩條平行線的國戰。中國玩家包括已經陣亡的,可以重新集結兵力跟天竺陣營作戰。也就是我軍又可以重新集結10億玩家的兵力投入戰鬥了。陣亡的六億玩家可以有事情做了。當然,其中也有四億玩家拚掉了所有的原始部屬,現在能夠集結的,隻有家將、私兵和領地兵力了。

  而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玩家同樣有十億之眾。無論現實中這些印度玩家對中國的態度如何,現在所有的印度玩家隻是在玩遊戲,哪怕再和平的玩家,這點天生的愛國心還是有的。所以印度玩家也同樣集結了十億玩家的兵力。如此一來,由於中國四億玩家基本上已經在跟高麗的國戰中被廢掉了,跟印度的國戰,我軍已經隻能集結相當於對方60%的兵力了。這跟此前跟高麗國的戰爭是不同的,畢竟那時候我們還有人數的優勢。當然,有一點對於印度玩家也是一個限製,那就是天竺同樣有著遼闊的地域,最遠的從陸上走也得走三四個遊戲日。加上海上的路途要繞一個大圈子,無論是從哪個方向,需要的時間都差不多。甚至海上需要的時間還更多。而韓國玩家占領幽州、冀州和並州之後,也就把幽州、冀州和並州的中國玩家趕出了這三個州。無形中幫助中國玩家完成了兩三個遊戲日的行程。當然,這些玩家真正能夠作戰的隻有兩億。但這已經讓中國玩家能夠以跟印度玩家差不多的速度趕到前線了。畢竟天竺跟大漢接壤的地方隻有益州,還必須翻越世界屋脊,從喜馬拉雅山下來,再經過橫斷山脈進入大漢。要麽印度玩家就隻能進攻吐穀渾了。而吐穀渾那邊,中國玩家可以居高臨下,直接衝下喜馬拉雅山。打了吐穀渾就不能同時打帝國,隻能戰爭結束才能進攻帝國。所以最終印度玩家還是選擇了直接進攻帝國。畢竟帝國現在已經被韓國玩家打下三個州,印度玩家跟韓國玩家兩頭夾攻,可以撿一個大便宜。畢竟印度玩家人數更多實力更強。

  如此一來,印度玩家實際上增加了自己的行軍時間,最快也得一個遊戲日之後才能到達戰場。而我軍益州的兵力卻可以第一個遊戲日就抵達戰場,涼州、雍州、荊州、交州的兵力也可以在印度玩家到達戰場的時候到達。揚州、徐州、青州、兗州、豫州的玩家,也可以在兩個遊戲日之後全部到達戰場。同時中國玩家還可以以逸待勞,甚至衝上喜馬拉雅山跟印度玩家境外作戰。要知道那時候雙方將各自新增十億玩家的兵力。隻要衝到帝國境外,就可以直接把兵力新增到戰場。而對此中國玩家也很明智,剛好在喜馬拉雅山上一處印度玩家在一個遊戲日之內不能到達的地方列陣。這樣到時候我軍不僅以逸待勞,而且也有充分的兵力可以用了。

  係統這一次又給我安排了一個距離戰場最遠的地方。我的根據地被設在了青州。如此一來,我將用三個遊戲日的時間才能到達戰場。跟印度玩家一樣,如果走水路的話,會更慢一些。畢竟幽州和冀州的陷落,為我們節省了一大截陸路。看樣子,我又趕不上國戰初期的戰鬥了。新的國戰我能夠集結的兵力,除了家將的數量少了一半之外,其他兵力都跟高麗戰場差不多。兵種的結構也一樣,原始部屬為boss係數超過500的亡靈兵力,其他私屬兵力和npc為全炮龍兵。隻不過這一次就沒有使用海神龍舟了。畢竟從陸路過去,我的炮龍兵可以跟其他兵力一樣,在兩個遊戲日之後抵達戰場。海上需要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事實上這個遊戲日,跟天竺的國戰並沒有打響。大家都還在調兵,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已經在這個遊戲日打響了第二仗。上一個遊戲日消滅了高麗陣營1000萬玩家的海軍。這一個遊戲日,我就已經開始登陸高麗本土了。由於韓國玩家在本土基本沒有留下兵力,所以我的空軍召喚在上空盤旋一陣之後,早已掌控了戰場周圍的製空權。幸存的韓國玩家的空軍召喚不得不躲到守衛海岸的魔晶炮附近,依靠魔晶炮的威力來防守。而恰恰是這些空軍召喚的動向暴露了對方魔晶炮的布置。尤其是我的npc龍炮兵,43200級的等級,已經擁有王龜38倍的龍種係數。再加上等級和兵種都居於優勢,直接跟對方的魔晶炮對轟都不是問題。畢竟魔晶炮不是高麗國的土特產,目前布置在海岸的魔晶炮都是玩家自己布置的。

  更加重要的是,我的炮龍兵可以移動,相當於轟炸機。而魔晶炮隻能在原地挨打。再加上我軍的炮龍兵多達75個參帥部,分批次回到海神龍舟進行補給,可以持續進行攻擊。隻半個小時的時間,海岸上的魔晶炮就被我軍全部打掉。接下來我的大軍就直接長驅直入了。

  韓國玩家幾乎空巢。盡管海戰失利,但對方也沒有想到我會這麽快就跑去攻打他們的後院。按照他們的想法,我似乎還隻是要奪回幽州。而我的戰略也非常簡單,直接進攻高麗國的國都高麗城。進攻的辦法,同樣是用炮龍兵持續轟炸。高麗城為了海上貿易的需要,直接建在海邊,這讓我省事很多。結果在我轟掉四個城門之後,高麗王就不得不帶著大軍投降了。

  高麗王投降的後果,就是把侵略大漢的責任全部推在了玩家頭上。現在高麗王已經是跟著大漢天子討伐逆賊的急先鋒,懷抱滿腔“義憤”,堅決幫助大漢的大軍肅清殘餘的逆賊。事實上,高麗國一個八級統帥部的npc兵力,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失。在高麗王投降之後,直接成了我軍的兵力。隻不過高麗王的兵力不能被我調動,隻能由高麗王自己調動而已。但現在已經讓韓國玩家有些兩難了,如果要光複高麗,就必須打掉所有的高麗npc兵力,包括高麗王在內。這在韓國玩家的思想上恐怕得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但這本身就是遊戲,到時候恐怕韓國玩家也隻得這樣幹了。前提是他們還有機會的話。

  攻占高麗國,也就是毀掉了韓國玩家的老巢。這對於韓國玩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沒有穩固的後方了。無論是幽州、冀州、並州還是司州,目前都才占領了不到三個遊戲日,距離刷出npc兵力還早。接下來,隻能依靠玩家自己的兵力了。

  當然,對於韓國玩家來說,還有更加麻煩的事情在後頭。原本我需要五個遊戲日才能運到高麗的原始部屬,因為高麗空虛的關係,我已經臨時改在青州上岸。這也就意味著,到第五個遊戲日,我就可以向冀州方向的敵軍發起進攻了。當然,目前韓國玩家對此還一無所知。他們隻知道高麗陷落了,接下來隻能逐鹿中原了。立刻把高麗奪回來,對於韓國玩家來說,是不現實的。畢竟他們的兵力已經分散了,很難重新匯聚起來。

  而在我打下高麗之後,又一個國家的玩家被調動起來了。這個國家就是日本。現在日本玩家也大多數比較和平了。但同樣是因為大家都在遊戲中的關係,好歹也要彰顯一下國民的力量。黑龍、君之代、小泉不是剪刀等人也認為這是複活軍國主義的大好時機,於是日本玩家也發動了對帝國的國戰。目前高麗已經被攻下,韓國玩家隻是盜賊軍,所以日本玩家一旦發動國戰,隻要攻下高麗,就可以從幽州長驅直入。而且中國玩家跟韓國玩家一場大戰之後早已元氣大傷,同時跟印度的國戰也已經開始,同時打三場國戰,多少有些勉為其難的。

  而就在日本玩家發動國戰一個小時之後,俄羅斯玩家、伊朗玩家、阿富汗玩家、巴基斯坦玩家、越南玩家、馬來西亞玩家、新加坡玩家、印度尼西亞玩家、文萊玩家、菲律賓玩家,也同時發動了分別針對匈奴、西域、吐穀渾和帝國的八場國戰。其中,新加坡玩家和文萊玩家跟馬來西亞玩家一起,加入馬來陣營作戰。

  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玩家、澳大利亞玩家、泰國玩家、柬埔寨玩家、老撾玩家、緬甸玩家、尼泊爾玩家、不丹玩家、錫金玩家、伊拉克玩家、土耳其玩家、格魯吉亞玩家、波羅的海玩家、北歐玩家、中亞玩家,又分別發動了針對以上各國的國戰。

  而跟這些國家接壤的國家,也同樣發動國戰。一個遊戲日之內,全世界玩家打做了一團,沒有一個國家的玩家置身事外,全部發動了國戰。當然,這其中形勢最險惡的,還是中國玩家。畢竟四億玩家的原始部屬損失殆盡,元氣大傷。現在又同時麵臨十一場國戰,一時間手忙腳亂,也不知道忙哪頭的事。所有這些戰爭中,我終於有三場戰爭趕上了前線之戰。一是在匈奴國分在漠北州,正好臨近俄羅斯邊境;二是在跟馬來國的戰爭中正好分在儋州,而且位置就在南沙;三是在跟倭國的戰爭中,由於我是攻克高麗的唯一功臣,係統默認我駐守高麗。至於其他六場戰爭,一般都要兩三個遊戲日才能趕到戰場。最鬱悶是跟印尼的戰爭,我居然分在了涼州,這意味著我無論如何也得先走四個遊戲日的陸路,然後再走兩個遊戲日的海路才能趕到戰場了。到時候戰爭的形勢會如何,還真的難以預料。

  下一個遊戲日,我可以參加的戰爭將有如下這些從幽州進攻盜賊軍;從冀州進攻盜賊軍;在高麗迎戰倭國陣營;在漠北州迎戰俄羅斯陣營;在南沙迎戰馬來陣營。其他戰爭中,我隻能進軍,或者看戲。不過這幾場國戰中,我所參加的這幾場國戰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前麵四場戰鬥,這將是奪回失地,重新鞏固後方的四場戰鬥。消滅倭國陣營、俄羅斯陣營和馬來陣營的生力軍,收複被盜賊軍奪占的失地,是這五場戰爭的終極目標。怎麽說也得給下一個遊戲日的戰爭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這中間,由於跟倭國陣營、馬來陣營是海戰,所以戰爭開始的時間要遲了兩個小時。最先開戰的,還是通古斯之戰和幽州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