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西洋鏡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3:00      字數:5480
  我派去的人非常及時。原本胡軫和趙岑都已經打算開關投降諸侯聯軍了,現在知道我願意收留他們,知道自己表現的時候到了,立刻打出“丁”字大旗,表示自己已經是並州牧丁野的人了。至於諸侯派來的人,則直接告訴他們實情,讓他們打道回府。

  盡管張好古和曹操對這件事心知肚明,但其他諸侯卻感到很突然。他們早已知道董卓跑了,也都想著趁機進洛陽撈好處,但現在卻被人捷足先登了,如何能夠不鬱悶。各家諸侯在袁紹帶頭之下,催促張好古開會討論。

  “各位,我們在虎牢關和汜水關打生打死,丁野小兒,竟然在背後撿好處。這口氣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不出。丞相,隻要你一句話,我們一定把洛陽奪回來,然後迎回聖上。”袁紹發言。

  “是啊是啊,憑啥他丁野就該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就應該給他當長工。”袁術附和。

  “各位,丁野的確是一個小兒。但各位應該知道,這個小兒手下有個人叫呂布。董卓在麵對呂布的時候不敢叫華雄出戰,華雄在汜水關虎牢關兩處是如何表現大家也看到了。”孫堅的聲音冷冷道,“目前孫堅一心一意,隻想早點擊敗國賊董卓,迎回聖上。各位要跟丁野打生打死,那是各位的事情,我已經折了祖茂,不想再折其他大將。各位且慢聊,我這就去跟丁野聯絡,準備借道攻擊董卓。”

  “借道!哈哈,借道!”袁紹大笑,“沒錯,借道借道,各位認為呢,是不是應該借道?”

  孫堅站起來正要走,聽到袁紹的笑聲,不由在心裏罵了一聲白癡,再次冷冷道,“有的人想要玩火,盡管玩去,反正我是不玩的。各位,告辭了。”

  看著孫堅離去的背影,袁紹攔住了其他打算發言的諸侯,拱手道“孫文台一心為國,可欽可佩。各位,我們應該以孫文台為榜樣,立即找丁野借道。對了,丞相,你意下如何?”

  張好古心中暗笑,如今的局麵,早已在他的計算之中。有張飛賈詡在,更兼丁野親自主持,還怕他十六路諸侯不成。十六路諸侯的總兵力,恐怕也趕不上目前司州的兵力。誰敢輕舉妄動,到時候不知道死字是如何寫的。不過這時候卻是他撈名聲的時候,有些話不得不說。

  “我同意孫文台的話,眼下聖上蒙塵,我等不能在這裏坐等,當然要立刻跟丁野聯係,借道星夜倍行,爭取能夠早日殺死董卓,迎回聖上。”在這裏張好古打了一個馬虎眼。其實從常情來說,誰最著急要消滅董卓,當然是丁野。丁原的大仇沒有報,丁野就坐不住。同時,丁野坐擁並州司州兩州之兵,攻擊董卓更應該打前鋒。但偏偏張好古這兩方麵都不提,隻說借道。這也是因為孫堅情急,首先提出借道,所以被張好古借用了。而這樣一來,經過張好古義正詞嚴一番話之後,丁野的責任就推得幹幹淨淨,仿佛董卓從來跟他沒仇,被劫的也不是自己的皇帝似的。從現在開始,丁野已經儼然是司州的地頭蛇了,任何人要打丁野的主意,打贏了還好說,如果打輸了,張好古絕對有理由落井下石。

  不過袁紹根本就不知道內幕。現在張好古的話,怎麽聽都好像是順著他說的。所以袁紹立刻附和“丞相英明,我們立刻跟丁野聯係,借道追董卓。”

  這時候我剛剛在洛陽招降了華雄和他的一個軍,心情正好。首先聽到傳報,孫堅的信使到。我望向賈詡,賈詡笑道“為國效命的忠臣到了。”

  孫堅的信使進來,一說明來意,我就立刻表示同意。派人跟信使一起到關上傳令,放孫堅軍過去追擊董卓。

  這邊信使剛走,又報諸侯的信使來了。我望向張飛。張飛笑道“黃鼠狼來了。”

  我立刻傳令信使入見。信使表達了以丞相張好古為首的諸侯希望借道追擊董卓的願望。我也立刻表示同意,再派人隨信使到關上,告知放諸侯大軍過去。然後我望向賈詡。賈詡又笑道“丞相是在告訴所有人,司州是丁牧的,誰也別想從丁牧手裏拿走司州。”

  賈詡的話音剛落,又聽到傳報,丞相的信使到了。將信使迎進之後,信使隻說了一句話“丞相有令,一切由丁牧定奪。丁牧可多聽聽兩位軍師意見。”我點點頭,道聲“知道”。

  信使走後,我笑著對賈詡張飛道“丞相是要兩位軍師想辦法動手,又怕掃我麵子。所以兩位軍師可以全權發揮了。賈軍師負責跟諸侯打交道,張軍師帶一個鷹衛軍師,前去接應孫堅,隻可救人,不可冒進。”

  張飛大笑“丁牧還是不放心俺老張。俺粗都是做給人看的。放心吧,俺懂得。”

  接下來,已經不是我的表演時間了,我準備就呆在賈詡身邊看西洋鏡。我跟賈詡已經說好,我隻是來看的,不是來出主意的,所有主意都由他拿。賈詡對於我的決定也很滿意。

  走在洛陽城外,隻是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感覺城外很遼闊。而在遼闊的遠方,就是諸侯大軍即將過來的地方。賈詡把一切都已經安排好,現在我隻是跟著他在這裏溜圈。這次主要是動嘴皮,不需要打仗,所以這幾個人完全夠了。

  很快孫堅的百萬大軍從遠方滾滾而來。經過我們身邊的時候,賈詡開始自報家門。孫堅沒有讓軍隊停下,隻是自己稍稍放慢速度,騎在馬上寒暄了幾句。而賈詡卻告訴了他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一旦打不贏,就退回來,我們有人接應。雖然孫堅依舊沒有停下來,但他似乎稍稍讓自己的馬頓了一下,不過立刻就打馬如飛,追趕他的大軍去了。

  約摸過了十分鍾,諸侯的大軍也過來了。跑在最前麵的正是袁紹。當然,當他經過我們身邊的時候,賈詡也報了自己的名號。跟孫堅不一樣,賈詡一報大名,袁紹就停了下來。

  “賈將軍不辭勞苦,莫非來迎接我大軍進城麽?”袁紹欣然問道。

  賈詡笑道“孫文台將軍已經開始追擊董卓,袁將軍莫非不是跟孫將軍一路?”

  袁紹大笑“聽聞董賊離開洛陽,並州牧兩百萬大軍不足以維持洛陽秩序。我等今日特地帶來三千萬大軍,協助維持洛陽治安。想來丁牧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董卓纖芥之疾也,有孫文台在,必定馬到成功。我等將在洛陽等待孫文台凱旋。”

  卻聽賈詡大笑“袁將軍消息遲緩也。今日洛陽城中,丁牧已經駐紮大軍千萬。洛陽雖大,也隻足養千萬大軍。丁牧治軍嚴整,對百姓秋毫無犯,如若外地兵馬,就難以管束了。是以丁牧已經在洛陽城外再布置大軍五千萬,以維持城外治安。丁牧有令,洛陽乃是帝都,擅自帶兵闖入者格殺勿論。袁將軍還請在城外紮營,免得末將難做。”

  袁紹仰天大笑“我袁氏一門,四世三公,素來忠心為國,維護洛陽治安乃是分內之事。我要進洛陽,何人敢攔?並州地脊民薄,有五百萬大軍已屬不易,何來大軍六千萬之說。爾等騙的了別人,卻騙不得我。也罷,我就在這裏等著丁牧拿出六千萬大軍,我袁紹就在城外駐紮。”

  賈詡嗬嗬笑道“好說好說。不過有一條,丁牧規定,洛陽城外駐紮之軍,必須自備軍需。若有擾民者,亦殺無赦。否則今天這個也來駐軍,明天那個也來駐軍,洛陽何以有帝都顏麵。”

  這時候袁術也已經到了,聽到賈詡這話,頓時大怒“我靠,丁野不過並州小地州牧,偏有這麽大的口氣。把老子惹毛了,先殺你這廝祭旗。”

  話音未落,袁術忽然挨了一個大嘴巴。我麵若寒霜站在他的馬前“四世三公算個狗屁,把老子惹毛了,先拿你兄弟這兩百萬泥捏的兵祭旗。”

  袁紹和袁術都大驚。要知道袁術騎在馬上,我跟他們相距甚遠,兩個人根本沒有看到我的動作,我不但已經打了袁術一耳光,還神不知鬼不覺站在他馬前。單單以這份實力來看,恐怕我絕對可以將他兩個殺了還可以全身而退。

  袁紹指著我,吃驚地問道“王越是你什麽人?”

  我冷笑道“別管我是什麽人,你兩兄弟隻要知道,越雷池半步,格殺勿論這句話絕對不是隨便說說就對了。”

  袁氏兄弟不再說話。此時此刻,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哪還有心思進洛陽。很快除孫堅外,其他十八路諸侯的兵馬紛紛到了。袁紹兩兄弟借著這個機會,悄悄地退到張好古的身邊,向各家諸侯報告了前麵的情況。張好古板著臉一言不發,也不知道在生誰的氣。其他諸侯則七嘴八舌,各自點齊最精銳的武將和近衛護駕,集體來到前麵。這一次袁氏兄弟不敢出頭,推曹操帶頭,曹操不幹,於是推了劉岱帶頭。

  而我這時候也退回了賈詡身邊。首先向賈詡道了歉,不該擅自行動。賈詡卻說無妨,讓對方知道一點厲害也好。其實他帶著的幾個人都是精銳,足以保護我和他回到我軍之中,隻是沒有想到我的實力更在其他幾人之上。

  隻聽劉岱道“天下者劉氏之天下也。吾乃兗州牧劉岱,皇室宗親。今日特率大軍維護帝都治安,還請行個方便。”

  賈詡冷冷道“你要呆在兗州就呆在兗州,要打董卓就快去打,囉嗦什麽?末將隻知道皇命,不知道宗親。”

  劉岱怒極而笑“如此說來,丁牧還真當自己擁有六千萬大軍了。給你一個時辰,快去把六千萬大軍引來,否則莫怪我等不客氣了。”

  賈詡這才笑道“兗州牧所言甚是。不消一個時辰,馬上可以兵到。”

  隻見賈詡一抬手,便有一道濃煙滾滾升上天際。接下來,就聽到了隆隆的馬蹄聲。從城東和城南各自湧出了百萬騎兵,陣型整齊,馬蹄聲踏破山河。

  片時,城東將領飛騎而到“軍師,城東騎兵都督張三前來報到。”

  緊接著城南的將領也到了“軍師,城南騎兵都督李四前來報到。”

  賈詡點了點頭“很好,全神戒備,有敢越雷池半步者,即刻剿滅。”

  最初劉岱等人也看得臉色大變。但緊接著,劉岱臉上就浮現了笑意“並州本就是騎兵產地,能夠拿出兩百萬騎兵絲毫不出奇。莫非丁牧想用這點騎兵嚇退我軍麽?”

  賈詡冷哼一聲“兗州牧還真是不願死心。也罷,讓你看看我軍主力。”

  再次抬抬手,又是一道濃煙升上天際。隆隆的馬蹄聲再次響起。不過在馬蹄聲中,卻有更加響亮的聲音,那是東麵和南麵各自五百萬步兵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這可是“古道城”看家的兵力,現在正好被賈詡用上了。步兵陣列遮天蓋地,關鍵是陣列走得整齊劃一,更是有著吞天徹地的震撼力。跟諸侯帶來的兵力相比,一個是同氣連枝,一個是各懷鬼胎,孰優孰劣,自然一下子就可以辨別出來。僅憑這千萬步兵,加上此前的兩百萬騎兵,如果去掉張好古的一千二百萬大軍,恐怕好歹也會跟諸侯打個平手。

  但隨著步兵陣列忽然停下,那雷霆般的行軍聲音戛然而止。滾滾的馬蹄聲就開始變得更加激烈起來。賈詡安排得剛剛好,步兵到了地頭,騎兵差不多也要到地頭了,但騎兵在到地頭之前,還得做單獨的表演。這一次,諸侯再次看到了東麵和南麵過來的各自五百萬騎兵。也就是說,目前為止,洛陽城的確已經出動了兩千多萬大軍,而且其中半數以上都是騎兵。而且看騎兵的架勢,就是百戰之師。在這種平原的地形上,一旦開戰,諸侯聯軍肯定會被洛陽軍碾成粉碎。而看架勢,這些兵力隻是從東麵和南麵過來,西麵和北麵多半也有類似的布置。看來說洛陽城擁有六千萬精兵,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就算沒有其他兵力,僅僅依靠這兩千多萬兵力,諸侯聯軍也得吃不了兜著走。

  先前劉岱之所以那麽橫,就是吃準了並州不可能出兵太多。而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他再也橫不起來了。袁紹和袁術更是大叫僥幸,如果一開始自己真要硬來,恐怕現在已經被吃掉了。

  所以這時候,各路諸侯的目光,都望向了張好古。也隻有他這個唐王丞相大將軍,才能收拾眼前這個尷尬的局麵。

  張好古一看眾人都望著他,忽然大聲罵道“給老子爭什麽爭。我等既然是來追擊董軍的,又是借路,當然要客隨主便。主人叫我們在外麵紮營,就在外麵紮營,還死要什麽麵子。在聖上被救回來之前,我們所有人都沒有麵子。看你們這幅樣子,哪還是來救聖上的,一個個都是來誇自己的。你們那麽有本事,聖上怎麽還沒有救回來?全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吧。我張好古以大將軍的身份傳令,各路大軍都在城外紮營,不得攪擾百姓,軍需自負。違令者斬。哦,對了,短期內在洛陽休養的,沒有軍需可以找我。尤其是皇室宗親和四世三公的那幾個,都給我聽好了,這是戰場,不是官場,軍令如山,別怪我沒有告訴你們。”

  張好古一言既出,諸侯頓時鴉雀無聲。要知道張好古這個唐王丞相大將軍上位的過程可是非常詭異。既然係統剝奪了張好古除涼州之外的領地,匈奴的事情自然也就被係統無視了。所以也就是說,張好古僅僅憑借平定涼州之亂,就得到了如今的地位。很多人對此心裏都很不服氣。但不服氣歸不服氣,人家的地位在那裏,此時此刻就掌握著自己這些人的生死。你有一萬個不服氣,也隻能埋在肚子裏。該遵守的軍令還是應該遵守。甚至有些諸侯還非常慶幸,幸虧有丁野這個刺頭占據了並州和司州,這也就相當於隔斷了涼州跟關東諸侯的聯係,要不然麵對這樣鐵血的對手,還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生存空間。

  眼看各家諸侯都歸於沉默,張好古的聲音有些和緩了“各位,大家辛辛苦苦集中到一起來討伐董卓,這都是孟德和本初的功勞。隻要大家能夠遵守軍令,就還是同氣連枝,我張好古內心還是非常敬重各位的。今天的事情就這樣定了。對了,你們幾個,跟我來一下,我倒要看看你們丁牧到底為什麽有這麽拽。”

  最後幾句話是對我們幾個洛陽方麵的人說的。因為張好古已經看見了我,也沒有點破,正好趁此機會找我們商量一下接下來的策略。

  我們自然心領神會,跟張好古來到他的軍中。一進大帳,三人皆大笑,今天的戲演得實在太精彩了。這樣一來,不但擊敗了諸侯假途伐虢的陰謀,真正將司州抓在手裏,而且還進一步確立了我在洛陽的地位。在沒有皇帝的時候,一切都是張好古這個丞相說了算。

  接下來,大家一致認為,既然諸侯沒有好處可以撈了,一定回家去搶地盤。這樣一來,我們此前試圖形成的格局也就正式形成了。不過賈詡認為,目前我們剛剛拿下司州,還沒有消化下來,司州這邊暫時不能出兵。所以接下來唱主角的就是曹操和樊梨花了。兗州有變則曹操介入,冀州和幽州有變則樊梨花和薛丁山介入。而司州是否出戰的原則,就看並州是否對袁紹動手。這一次袁紹跟袁術一起得罪了我們,他一定會戒備。隻要我們動了袁術,他立刻就老實了,我們也就不好動他了。袁術劣跡斑斑,隨時可以動。而袁紹沒有大的惡行,除非他做壞事,是沒有機會鏟除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