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水係魔法2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2:52      字數:3103
  “湍水係列”的基本形態是“小漩渦”。“小漩渦”跟“水線”的區別是,“水線”是依靠流水向同一個方向用力,集中攻擊一點,而“小漩渦”則是通過水元素做圓周運動,以多重圓周的不同運動速度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漩渦攻擊區域。在這片區域裏,水元素本身通過不同速度的運動本身具有攻擊力,而在水元素的圓周曲線圍成的空心以及漩渦周圍,又有著離心力和向心力的牽引,小小漩渦,卻有著複雜的攻擊形式。

  “小漩渦”需要參與進去的水元素雖然比“小水滴”和“水線”為多,但跟“水立方”一樣,由於水元素的運動在每一個圓周達到了平衡,依靠慣性就能夠維持下去,所以在耗費魔法值方麵,並不見得就比“小水滴”和“水線”更多。而且在攻擊的過程中,“小漩渦”依靠本身的運動平衡和自帶的攻擊效果就能夠產生傷害,不像“小水滴”和“水線”在每一次攻擊的時候都要重新注入魔力。相比之下,“小漩渦”在形成之初要花點時間製造水元素的圓周運動,但在接下來的攻擊中間,卻省力不少。

  使用水係魔法的時候,可以隨時調整“小漩渦”中每一個圓周運動的運轉速度,這就讓“小漩渦”產生的攻擊時刻都處於一種變化之中。而這些變化基本上都隱藏於整個漩渦之中,跟其他技能相比,更加無跡可尋。同時,還可以調整每一個圓周的大小和運動軌跡,將其中一部分水元素形成的圓周從“小漩渦”的基本形態裏麵調出來,形成新的圓周運動,跟整個“小漩渦”一起發動進攻,讓敵人防不勝防。

  一般來說,如果進攻的時候以“小漩渦”本身的運動為主,係統會自動判定這個技能仍然是“小漩渦”。而當獨立出來的圓周跟“小漩渦”本身的運動已經需要耗費相等的魔法甚至更多的時候,根據係統設定,就已經是一個新的技能了。

  除了“小漩渦”這個基本形態之外,“湍水係列”的魔法還有“大漩渦”“小雙漩”“大雙漩”“小三漩”“大三漩”“小球漩”“大球漩”“小漩洞”“大漩洞”“小漩陣”“大漩陣”等技能。

  “大漩渦”,顧名思義,就是將“小漩渦”的規模不斷增大,形成一定的規模之後,攻擊的效果和方式已經發生變化。係統是以漩渦中心的空洞是否能夠將一個人套進來作為基準來區別“小漩渦”和“大漩渦”的。“大漩渦”跟“小漩渦”的最大不同,就是可以講整個敵人拉入漩渦中間的空洞,形成漩渦最強力的攻擊。而“大漩渦”跟“小漩渦”一樣,同樣依靠慣性來推動,所以在形成之後,其威力非常強大,而耗費的魔力也並不比“小漩渦”更多。戰鬥的時候,如果前期的準備時間充分,這個技能非常經濟實用。

  “小雙漩”就是形成兩個“小漩渦”,互相呼應,通過兩個小漩渦的位置變換來達到更加靈活的攻擊效果。兩個小漩渦跟一個相比,當然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麽簡單,對於攻擊威力的增長來說,強大的已經不止兩倍三倍,而是七八倍了。“大雙漩”則是兩個“大漩渦”一起,效果跟“小雙漩”比較類似,不同之處隻是跟“小漩渦”和“大漩渦”的區別差不多。

  “小三漩”則是形成三個“小漩渦”。而“小三漩”的威力跟“小雙漩”相比,增長得就是百十倍了。因為三個“小漩渦”已經形成了麵的攻擊。而且在三個“小漩渦”之間,還形成了一個新的中間地帶,雖然並不封閉,卻因為三種離心力的交匯,有著強大的聲勢。“大三漩”跟“小三漩”差不多,也是用三個“大漩渦”構成,但威力也更為強大。

  無論“小三漩”還是“大三漩”,都可以調整三個漩渦中每一個的大小,可以三個大小相同,也可以三個大小不同。而在攻擊中間,跟“小雙漩”和“大雙漩”一樣,不同漩渦中間的水元素圓周運動也不盡相同,可以構成不同的攻擊效果。

  “小球漩”是將若幹的“小漩渦”匯聚成一個球體,在球麵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著均勻的攻擊力,而整個球體又為每一個小漩渦提供內部支撐,這樣的小漩渦也更加穩固,同時也彌補了小漩渦在不同的部分因為形態的不同而產生的力量的差異,減少了敵人弱點攻擊的機會。“大球漩”跟“小球漩”的差別在於,“大球漩”表麵的那些空心漩渦同樣能夠將敵人卷進去,而“大球漩”內部的空心漩渦形成縱橫交錯的空心隧道,依靠著無數大漩渦之力可以對卷進之敵最大限度地殺傷。

  “小漩洞”隻將若幹“小漩渦”重疊起來,形成深邃的漩渦洞穴。這個技能的最大作用是套取敵人兵器,攻擊敵人四肢甚至直接取敵首級。在所有的水係攻擊中間,這個技能雖然威力並不是最大,但卻最為霸道無匹。

  “大漩洞”則是將若幹“大漩渦”重疊起來形成深邃的漩渦洞穴。而“大漩洞”雖然能夠將整個人囫圇吞入,跟“小漩洞”相比,威力上是增強了,卻反沒有那麽霸道。

  “小漩陣”是將若幹的“小漩渦”按照一定的陣勢排在一起,“大漩陣”是將若幹的“大漩渦”按照一定的陣勢排在一起,這兩個技能按照給定的陣勢而體現出不同的威力。所以使用技能的人擁有多少陣法技能,陣法技能是否強大,將決定這個技能能夠得到多大發揮。

  “天水係列”的基本形態就不是唯一的了。“雨點”“露珠”“雲片”“霧朵”是“天水係列”的四個基本形態。所以“天水係列”又分為四個小係列“雨水係列”“露水係列”“雲水係列”和“霧水係列”。

  “雨水係列”的基本形態是“雨點”。跟“小水滴”的差別在於,“雨點”的攻擊方向比較單一,不像“小水滴”那樣可以自由確定方向和速度。“雨點”跟現實的雨點一樣,主要是依靠地球引力,做勻加速運動,“雨點”的最初位置距離地麵越高,其攻擊力也就越強。而“雨點”跟“小水滴”的一個相似之處,就在於“雨點”不但能夠攻擊,還能夠輔助解除負麵狀態。而在這方麵“雨點”比“小水滴”更加具有優勢,因為“雨點”依靠重力運動,對於魔力的要求沒有“小水滴”高。

  除了“雨點”這個基本形態之外,“雨水係列”的魔法還有“毛毛雨”“綿綿小雨”“瞬雨”“夜雨”“朝雨”“狂雨”“豪雨”“暴雨”“酸雨”等。其中,“毛毛雨”“綿綿小雨”“瞬雨”“夜雨”“朝雨”偏重輔助,“狂雨”“豪雨”“暴雨”“酸雨”偏重攻擊。

  “毛毛雨”是“雨點”的增強版,增強的部分為水元素的作用範圍。若幹雨點稀稀落落地匯聚在一起,以一個適宜的高度降落地麵,讓落雨範圍內所有被作用的人感受到雨的滋潤和刺激。

  “綿綿小雨”又是“毛毛雨”的增強版。與“毛毛雨”相比,“綿綿小雨”中雨點稍稍要密集一些,作用的範圍也要更大一些,落雨的高度也稍高一些。跟“毛毛雨”相比,“綿綿小雨”刺激的作用更大,而滋潤的作用則少了一些。

  “瞬雨”則比較獨特,以雨點密度而見長,但落雨高度並不高,不足以形成傷害,而隻有刺激。

  “夜雨”和“朝雨”則利用了光明係和黑暗係的力量,營造出夜晚和清晨的氣氛。除了本身的滋潤刺激作用之外,“夜雨”以其落雨的聲音形成一種聲音的輔助,“朝雨”不僅有聲音,還有視覺的輔助,以雨點的光暗效果進行滋潤刺激。

  “狂雨”對於落雨高度和雨點密度的要求比較高,首先要將雨點匯聚成大雨點,然後要將若幹大雨點再擺列在足以形成攻擊力的落雨高度,瘋狂地向敵人砸下。

  “豪雨”是“狂雨”的加強版,要求雨點匯聚更多,直至匯成簾幕,從量上來加強“狂雨”。

  “暴雨”則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對“狂雨”的加強版,要求的是落雨高度更高,持久時間更長。

  “酸雨”則是在雨中加入了一些有毒物質,依靠毒性來攻擊敵人。目前我對於“酸雨”的掌握還不太夠,因為這中間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宙斯魔法中似乎對於用毒不是太看重,因為這在時間法則下的黑暗魔法和輪回法則下的死亡魔法中已經比較係統,宙斯魔法本身改造的隻是空間法則,用毒隻是跟其他兩則產生交集的時候順帶的產物。而目前來說,我隻對黑暗魔法有一些了解,死亡魔法則經曆得太少,還不能夠自如地在“酸雨”中融入有毒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