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解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2:51      字數:2727
  本書完本倒計時54天。

  ★

  根據師父的指點,我回到營地之後,開始了對自己的訓練。

  要充分發揮攻擊速度和移動速度的優勢,就要對身法進行訓練。而要訓練身法,又首先要訓練步法。在不斷的體悟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進境。

  我的辦法是觀察敵人的攻擊和防禦方式,判斷敵人會對自己產生的威脅,以及敵人將會如何閃避我的攻擊。在這種判斷之下,再思考如何用最好的走位給敵人造成連綿不斷的打擊。

  我開始回憶起每一次重要的對敵中殘留的印象,分析當時的得與失,再考察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攻擊到敵人而不被敵人傷害到。

  到後來“三連擊”和“水滴石穿”這樣的連擊技能逐漸在我心中組成了一副分解來的圖畫。這兩個技能本身就包含了攻擊和移動的銜接,每一個環節都是那樣無懈可擊,正好克製到對方的應對。我不由對這中間包含的武學底蘊癡迷起來。

  心有所動,便表現為行動。當我在訓練營地中轉了無數圈之後,我發現自己已經徹底掌握了這兩個招數的神蘊。甚至在分解這些攻擊的過程中間,我也找到了應對襲擊的辦法,那就是重新培養自己的應變習慣。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間的很多習慣往往在關鍵時刻造成麻煩。舉一個例子,當你捅了馬蜂窩的時候,老人們會告訴你一個道理,馬蜂在當時會瘋狂地向周圍的人發起進攻,但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馬蜂不會攻擊靜止的人。但即使掌握了這個秘密,你也難免不被馬蜂攻擊到。因為根據我們的習慣,一旦打算靜止的時候,我們忍不住就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去控製自己的身體不要動。但實際上,這個控製動作本身就是在動了,於是你便受到馬蜂的攻擊。

  這個例子是我的真實感受,當時我下意識地打算把身子一定,就是這細微的運動,招來了馬蜂準確的攻擊,蜂尾直蟄我的眉心。好在馬蜂的毒性並不大,沒有給我造成生命損失。

  正是被馬蜂攻擊之後,我無意之中領悟到武學的某種真諦,那就是依靠內在的運動去控製自己,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力量。那一次如果我隻是用自己的內力去控製身體,或者根本不理會當時的情況,完全釋放自己的內在,不讓身體任何部位產生運動,一定不會被馬蜂蟄到。

  這個有益的經驗,直到我進入遊戲之後並得到師父的指點,才被我認識到,這是武學上的一個重要經驗。這也正好跟古語中說到的“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相印證。

  同樣,玩家在受到“三連擊”和“水滴石穿”的攻擊之後,往往也是利用自己的固有經驗做出反應。殊不知這兩個招式就正好是根據玩家的固有經驗進行設計的。如果玩家繼續按照往常的方式進行反應,就難免不會遭到狂風驟雨一般的攻擊而根本難以閃避,最多也就是能夠防守到“三連擊”的最後一擊,碰到“水滴石穿”,則根本就傻掉了。

  說到“水滴石穿”,我在這裏再解釋一下這個技能為什麽能夠讓人傻掉。這是因為師父在設計這個招式的時候,正好針對了人們的通常思維方式。“三連擊”雖然也有所針對,但那種針對還是類似於“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針對。“水滴石穿”的針對性完全不同,根本就是挑戰人類思維能夠存在的極限。當你耗盡所有的努力還不能閃避,甚至當你委屈求全地打算硬挨過去還給你出現其他的意外情況的時候,這些打擊就會一連串出現在你的腦海裏。不用等到第六十次挑戰你情商的極限,你就已經傻掉了。但這個過程實在太快,往往在事後你並不能分析出到底問題出在哪裏,也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應對。所以到下次再碰到這一招之後,你還得傻掉。

  現在,“三連擊”和“水滴石穿”的這些隱藏的內蘊終於被我探究出來。我試著一一去分析怎樣破解這些針對常規思維的設定。其實隻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要去破解也就容易多了。隻要不斷修正自己反應的走向,合理規避即將到來的危險,出現在一個不能繼續受到攻擊的方位,一切也就搞定了。

  很快“三連擊”的破解方式已經被我掌握。我招出了一個攻擊力一般的刺客進行試驗,第一次我隻躲開了第三擊,第二次的時候我就已經完全躲開後麵兩擊了。按照道理來說,其實第一擊也是可以躲過去的,但這個操作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對方是發動突然襲擊,在此之前,不但身影,就連氣息都不能被察覺到,而且殺氣都能被他們隱藏起來。等到攻擊及體,再要反應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依靠靈覺應該能夠在攻擊尚未及體的那一瞬間發現對方的攻擊,再利用這一瞬間做出應對。隻不過那需要依賴靈覺的訓練了,在目前我的靈力不到200級的情況下,暫時還沒有擁有靈覺。

  而對於“水滴石穿”的破解,就更加複雜了。我觀察了“水滴石穿”作用到不同敵人身上的反應,發現對不同的敵人攻擊方式是不一樣的。招數本身會依據對方的反應及時做出調整。也就是說,如果要破解這一招,必須做出六十次正確的反應。如果有一次的反應不正確,自己還是要受到攻擊,而且在受到攻擊的時候起,無論你前麵已經做出了多少次正確的反應,都已經不再作數,你還得繼續躲避五十九次才能避免受到攻擊。每受到攻擊一次,需要躲避的次數就減一次。

  六十次,從數量來說當然不大,但六十次中間所包含的變化,卻是呈幾何級數地增加,而且基數很大。試想一下,八八六十四卦,能夠演出多少變化?六十次隻比六十四次少四次,經過這樣一對比,就比較明了了。

  正因為“水滴石穿”的複雜,也讓我更加有興趣。一個人一輩子研究《易經》也許並不能得到多大的建樹,但要把“水滴石穿”的變化搞清楚,卻並不是不能達到的事情。隻要不斷去試,不斷去記,不斷去完善,總有搞清楚的時候。我現在正好需要進行這方麵的訓練,“水滴石穿”也就成了一個最好的教材。

  接下來的兩天,除了陪伴娥娥和一些必要的事情之外,我就窩在營地裏練習。“三連擊”是徹底在我身上變成“一連擊”了,後麵兩擊根本沒用,也就是說,這個刺客技能基本上在我身上被廢掉了。“水滴石穿”我也基本上弄清了前五次的變化。

  娥娥偶爾也陪我到練功房,站在旁邊看著我練習。我一邊練習“吐納術”,一邊將遊戲中領悟到的對於“三連擊”和“水滴石穿”的破解練習起來。這在無形之中,也讓我對於身形和步法的領悟深刻了起來。這些經驗,現在在現實中同樣有用。

  隻不過到了第三天,我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就不能繼續練習了。

  這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將所有的部隊集中起來進行作戰的配合。經過兩天的時間,我派出的教官已經讓每個野戰軍的部隊熟悉了從最底級的伍到最高級的野戰軍的作戰訓練。現在該是匯總的時候到了。因為明天,就是所有的部隊出發完成任務的時候到了。

  徐庶將我的命令不斷傳達下去,部隊被一個個調動起來,整個巨大的營地中表現出一種有秩序的運動。可見在遊戲世界兩個月的時間裏,所有的部隊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整整訓練了一天(遊戲時間一個月),我發現眼前的大地上,六百億軍隊匯成了鋼鐵的鐵流。

  現在,可以出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