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鼎
作者:張浩古      更新:2021-04-12 02:51      字數:2883
  戰勝十四妹之後,我現在在a組積三分,出線已經板上釘釘。在半決賽的對手出來之前,暫時不用去找幾個軍師了。命令張保帶隊繼續操練“陰陽八卦陣法”之後,我直接欣賞起另外三場戰鬥來。

  開戰後娥娥和嶽川麵臨的形勢,被我看作是我和十四妹這場戰鬥的翻版。果然戰爭藝術總是在戰鬥中不斷發展向前,既然十四妹都想出了利用陣勢阻擋我軍的好辦法,嶽川這個防守反擊的老祖宗當然也不甘示弱。

  嶽川倒沒有象十四妹一樣使用一個自己創造的陣勢,根據徐庶教我的陣勢,我一眼就認出了他使用的正是“五行陣”。在嶽川那邊的陣地上,一眼看去,有著二十五個一般高低的小山包,陣中隱隱透著青黃紅白黑五色,卻又時刻變換不定,一會兒紅色在這邊,一會兒又跑到那邊,讓人難以捉摸。

  看看娥娥,雖然微微皺著眉頭,卻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幾個水軍進入界河,娥娥站在岸上等了一會,似乎知道嶽川在水裏沒有留下軍士,揮手命令全軍渡河,來到了五行大陣麵前。

  剛剛上岸,嶽川已經帶著五百軍士從山包間衝出,彎弓搭箭就射。不過娥娥早已準備好,五百軍士齊用大盾擋住箭支,排開陣形,向嶽川的軍士便衝。

  嶽川見那陣形中隱隱冒出殺氣,也不與娥娥戀戰,帶著軍士又退回陣中去了。

  卻見娥娥將軍士重新列陣,在五行大陣的幾個入口做著進攻的準備。

  忽然,娥娥將手中方天畫戟一指,頭頂上冒出一個青幽幽的大鼎,閃著熒熒的綠光,緩緩飛到空中,又慢慢向五行大陣罩了過去。

  視頻在這時切換到五行大陣之上,隻見嶽川的軍士都奇怪地望著五行大陣頭上的大鼎。一時間這些軍士都不知道大鼎是什麽東西,一個個站在那裏發呆。

  嶽川卻似乎看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大鼎還沒有飛進五行大陣,嶽川已經命令全軍撤往五行大陣之外。隻見軍士仿佛從夢中醒來一般,飛也似地撤退。

  但嶽川還是晚了一點。大鼎飛行的速度加快起來,不到十秒,已經到了五行大陣正中的頭頂。從大鼎上猛然射出比先前亮了百倍的綠光,一眨眼就投入五行大陣之中。

  山包上的五色氣在大鼎的綠光投入之後,立刻象走馬燈一樣地旋轉起來。一百多個尚未撤出五行陣的軍士,仿佛忽然失去了方向一般,在五行陣中兜起圈子來。

  視頻回到娥娥身上,隻見她將手中方天畫戟又一指,英氣勃發,神威凜凜。一陣風吹過,軍士手中的旗幟被吹得獵獵飛舞。馬蹄聲疾,呐喊聲碎,五百軍士齊齊衝進五行大陣。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陣中一百多個嶽川的軍士就仿佛泥塑的一般,被娥娥消滅了一個幹淨。

  這時候我才感受到陣勢的威力,原來有如此的威勢。幸好十四妹這次的陣勢中並沒有什麽加持。大約是她第一次使用自己發明的陣勢,等級隻有1級吧。但嶽川這個陣勢顯然此前已經升級了。原本是用來在關鍵時刻發威的,沒想到被娥娥的大鼎破去,反而葬送了自己的一百多個軍士。

  不過嶽川畢竟見機得早,及時帶出了近四百名軍士,依舊保留著作戰的能力。現在他把軍士都列陣在五行陣後麵,組成一個w的形狀,彎弓搭箭,對準了五個出口,單等娥娥率軍衝出。

  娥娥雖然沒有看到大陣後麵的情況,卻似乎對嶽川的安排很了解一般,也不讓軍士衝出,卻將他們派到大陣中麵對嶽川的五個小山包上,同樣是彎弓搭箭,居高臨下向嶽川軍士射去。

  嶽川見娥娥率軍登山,已經明白了娥娥的意圖,當然不能吃這個虧,早已命令軍士往後便退,同時拿出大盾遮擋。總算他撤退及時,沒有繼續折損軍士。

  但事情卻沒有完,娥娥見嶽川讓軍士退後,吩咐軍士或騎馬,或步行,持弓箭從山上衝下。一番弓箭射住陣腳之後,全軍重新列陣。

  二百步兵持盾在前,二百步行的弓兵隨後彎弓搭箭,小跑前進。騎兵跟在步兵和弓兵之後,前排同樣用盾將自己遮了,後麵的跟步兵一樣執弓。五百軍士齊齊向嶽川的陣形衝去。

  嶽川當然識得厲害,以身後廣闊的地形為依托,原本w形的陣形從中間斷裂,向兩邊甩去,成八字形前麵窄後麵寬迎敵。然後前麵的軍士從內側向後運動,後麵的軍士從外側向前迂回,轉瞬形成一個巨大的雁行陣。

  娥娥見嶽川的調度,心中已經了然。命兩側的軍士稍稍放慢速度,將陣形變為半圓形,全軍向著左側敵軍前進。經過娥娥一變,撐起盾牌的軍士依舊擋住了雁行陣中嶽川軍士射來的箭支。而這種攻其一翼的進攻方式也讓嶽川變出的雁行陣變得薄弱起來。

  嶽川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娥娥運動的同時,嶽川也命令本方右側(即娥娥左側)雁行陣的那一支向後撤退,而本方左側(即娥娥右側)那一支迂回到娥娥身後。原本倒八字的陣勢也改為相對錯位弧形。兩個人的陣勢合在一起,就仿佛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的那個標誌一般。娥娥動則嶽川動,兩邊的括弧形陣勢總是保持著一定距離將娥娥的軍士括在中間。

  原本按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娥娥最終將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娥娥基本上被嶽川包圍起來,軍士太集中,容易受到攻擊。但事實上在最初娥娥還是有便宜可揀的。因為娥娥這種集中的陣勢有利於使用盾牌防守,攻守之間比較平衡。嶽川軍的箭支大多射在盾牌上,娥娥軍的箭支卻總能帶走嶽川軍軍士的生命。隻是到後來,隨著娥娥軍人馬混雜,轉動不便,難免會出現破綻,軍士開始有了損失。

  但以娥娥這樣豐富的經驗,當然懂得及早變陣。現在娥娥開始分兵了。步兵麵對前方的敵軍,取守勢。而騎兵則麵對後方的敵軍,取攻勢。娥娥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力,向夾在自己和已經被自己控製的五行陣之間的敵軍發動殲滅戰。

  變陣的成果終於顯現。作戰的空間比較寬闊,騎兵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由於前排騎兵盾牌的阻擋,弓兵對騎兵的威脅並不大。在剛才那一輪對射之後,嶽川這一支不到兩百的軍士損失三十人之後,隻剩下一百五十人。又經過娥娥弓騎兵的進攻,再次折損了二十人。娥娥的騎兵也因為馬匹損失的緣故失去了十來個。所以等娥娥的騎兵衝到嶽川這一支軍士麵前的時候,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八十多對一百二十多。

  在這種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下,三分之一的人數劣勢對於騎兵根本就不算劣勢。幾個來回之後,嶽川的一百二十多人就隻剩下三十多人,而娥娥的騎兵還剩六十多人,已經變成圍殺的局勢。

  又兩個來回,嶽川這一部分孤軍全部被殲。

  而在另外一邊,娥娥的步兵並不吃虧。以四百多人對嶽川不到二百人,這種人數上的優勢現在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嶽川不得不再次將軍士變成雁行排陣。雖然解了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隨著這邊的騎兵結束戰鬥,嶽川的形勢已經吃緊起來。

  現在的嶽川已經對取勝不報希望了。他隻是出於鍛煉軍士的目的,讓自己的軍士盡量不那麽早被幹掉,能夠多殺傷對方的軍士就是勝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隻留下幾十個軍士繼續用弓箭對攻,其他一百名軍士則回到營帳取馬匹,準備回頭用騎兵廝殺。

  娥娥在穩贏的情況下,幹脆提議暫時休戰,等嶽川的騎兵準備好再廝殺。

  等到雙方重新開始戰鬥,娥娥排出了步兵和弓兵在中間向前衝,騎兵在兩側隨後機動的陣形。這是她吸取“劉辯複國”劇本中官渡之戰夏侯惇敗給張遼的教訓,盡量不讓自己的騎兵喪失機動力。

  最後的結果,又是一場娥娥經典的慘勝。當然,當嶽川的軍士拚光之後,他沒有繼續跟還剩下幾十個軍士的娥娥硬拚,而是直接認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