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和平的生活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8-17 08:16      字數:2080
  第1747章和平的生活

  “西歐的那幫家夥戰鬥力能有多少?比北毛軍的戰鬥力還差的家夥,我們沒必要太害怕。”

  李梓鳴鎮定自若的聲音給了眾人很大的鼓舞,大家都鎮定下來,也覺得這件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糟糕到無法承受。

  西歐那邊的白人戰鬥力奇差無比,武器裝備同等的條件下,他們就算打不贏,難道還跑不掉嗎?

  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打敗這些原始人聯盟的外來者,並不是西歐那邊的殖民者,而是以王劍為首的大明國防軍。因為那些原始人根本沒有見過王劍等人的麵目,就在戰場上直接被打崩了。所以傳遞到李梓鳴這邊的訊息,是一個錯誤的信息。

  不然的話,李梓鳴肯定能夠猜到和這些人戰鬥的,應該是自己人了。

  且不說李梓鳴他們如何在知道有敵人要南下之後,在緊張的做著什麽樣的防備。那些襲擊鬆果部落卻失敗的原始人,一路見了鬼一樣的跑回了他們臨時的聚集點,向此時領導他們這些人的大酋長,報告了他們之前的遭遇。

  當得知在他們逃跑的道路上,也有一些恐怖的外來者擋住之後,此時領導者將近兩萬逃跑原始人的聯盟大酋長,立刻感覺到了絕望。

  “為什麽南北都有那些外來者!我們走投無路了!”

  大酋長發出憤怒的哀嚎。

  一旁,他的兒子立刻上前安撫:

  “不是的,父親,我們還可以往東邊跑。南北都有敵人,西邊不遠就是海,但我們還可以往東深入叢林啊。那裏還沒有發現敵人的蹤跡。”

  正絕望無比的大酋長立刻回過神來:“對,我們往東!往東逃跑,這次再也不要惹是生非了,我們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雖然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但是,經過這麽多次的失敗和死亡之後,這些可憐的原始人,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那些從外部而來的外來者,擁有著強大到他們根本無法戰勝的武力。無論他們怎麽反抗,都無法改變最終被對方打敗的事實。所以,他們隻能躲,拚命的躲。因為如果不躲的話,他們根本沒有活下去的機會。

  既然南北都有敵人,那就逃到東邊去,逃到沒有外來入侵者的地方去。

  在大酋長做了這個決定之後,滿心淒苦倉皇無助的原始人們,隻能再次啟程,改道前往澳洲東部地區。

  他們想要遠離西部這個混亂的局麵,想要去更安全的地方,過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澳洲地廣人稀,且西部林地麵積比東部多。這些原始人一路往東,經過好幾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最終還是走出了森林區域,在東部的平原上找到了他們的歸宿。眾生都沒有踏足西部的森林地帶。

  當最後一批大數量的原始人離開了這片叢林之後,整個澳洲叢林裏,就真的隻剩下王劍領導的大明國防軍和以李梓鳴等人為首的兩方人馬了。

  而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雙方都沒有正式見麵。李梓鳴知道北邊有一批強大的“敵人”存在,所以一直嚴令眾人不往北發展,隻是在他們的根據地往南發展。而王劍並不知道李梓鳴他們的存在,在解決原始人聯盟和食人族之後,就按部就班的從聚集地開始一點一點的開墾土地,完成建設第一座澳洲城市的計劃。

  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大批量的砍伐樹木,並將那些木材運送往其他地方售賣。

  那思妥耶夫的北毛軍,則踏上了返回北毛的路。

  至此,澳洲這片土地,算是徹底歸於平靜,並且暫時性的,落在了大明的手中。

  遠在西歐的那幾個國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派遣而來的殖民軍隊伍,全都死在了這片大陸上。

  ……

  澳洲的發展在有條不紊,大明國內的發展,也在漸漸的步入正軌。

  十月的時候,長江水汛變小。漸漸轉寒的天氣讓得江水水位下降。

  這大大方便了長江連壩的工程進度。隨著巫峽地段上一個個大壩的興起,長江出現了短暫的斷流。

  趁此機會,一些作為長江支流的河流,也在興建可以自主控製開泄洪的大壩。

  等到十一月大雪封山的時候,長江連壩的主體已經大抵成型了。

  從長江三峽一帶開始,一直到珠江三角洲一帶,大大小小一共出現了三十多道大壩。

  這些大壩沒有別的作用,就是用來防洪泄水的。

  根據長江水流的大小,每隔一段時間,這些大壩就會依次開啟或關閉,通過此來調節水流量大小的問題。特別是每年多雨的季節,這些大壩更是會全力啟動,在保證不會崩堤的情況下蓄留江水,最大可能的減少洪災的發生。就算擋不住了,也可以為下遊的人遷移爭取更多的時間。

  這種大層麵上的戰略部署,對於普通人民的民生沒有太大影響,所以普通人的感受還不深刻。甚至,因為妄動長江的緣故,各地還起到了不少的反彈和反對的聲音。不過經曆過保皇黨事件之後,這些反彈各地都能自己解決,已經不會引起太大的騷動了。

  糧食產量上去了,國庫儲備大大增加,旱災饑荒已經不會出現。就算出現了,全國鐵路的疏通,也讓從其他地方抽調糧食賑災成為了可能。旱災再也不會影響到大明的穩定。

  長江連壩則徹底杜絕了水患發生的可能。

  另外一條大河黃河,雖然也有水患的情況,但因為其沿岸土地地形構造的特殊性,反而不會影響太深——黃河裏的泥沙太多,固然影響了它的水質,卻也讓它爆發洪水的時候,不如長江那樣可怕。並且極其容易治理。這也是為何,古往今來爆發水患的時候,都是長江流域最為嚴重。

  這兩個影響國家命運的超級難題解決之後,剩下來的小問題,對於如今整個內閣團隊來說,就已經不是什麽難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牧主導的第一次全國科研大會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