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 宣傳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6-27 09:12      字數:2743
  第1639章宣傳

  ??聽了這話,董海寶嘿嘿一笑,明白過來。

  ??他也不是傻子。

  ??投機鑽營的人,自古以來就有。越是這種時候,就越有這種人。那些自詡聰明的家夥,怎麽可能不知道大家想要什麽。到時候不知多少人要跳出來主動給宋應星往上捧呢。

  ??雖然捧的太高容易摔著,但對於一個已經走了的人來說,自然是捧的越高越好的。最好能高到天上去,正好飛升成仙,位列仙班。

  ??總而言之,這個會議過去之後。內閣這邊的幾位老大人都沒有什麽動作,隻有史恒吩咐手下的宣傳班子,向各地下發了一份有關宋應星生平事跡的文件。

  ??這種操作,出自國防軍的各地總督那是太明白不過了。

  ??幾乎在收到文件電報的第一時間,就開會號召所有人學習宋應星的事跡精神。

  ??剛剛經曆過戰爭疾苦年代的人,最懂得憶苦思甜,也最知道感恩戴德。

  ??各地總督府立刻向下深入,前往各鄉各鎮,大肆宣傳宋應星的生平事跡,講述老先生這一生為大明所做的貢獻。

  ??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就是在秦牧帶領的大明國防軍之前的那些年裏,宋應星為大明所做的貢獻,就已經值得稱讚了。而當老人成為帝國科學院的院長之後,每一次技術變革和新產品的問世,都有著老人的身影在。

  ??火車、水泥、農業耕種灌溉、配種、蒸汽機、紡織機改進……涉及民生的方方麵麵。

  ??一些高深點的數學建樹,在普通人的眼中,或許還比不上他們田裏莊稼的增產……而偏偏宋應星做的,高的成就也有,低的成就也有。在這些宣傳之中,總能找到一個宣傳的點,來觸動那些學習的人的內心。

  ??普通農民,會感激老人在農業上的貢獻;稍微有點學問的人,會對老人數算理學方麵的成就讚不絕口;經商的商人,也會感激老人提供的那些增加生產效率的工具……

  ??總而言之,方方麵麵,三教九流的人,都經過這一係列的學習了解,認識到了老人為他們做的貢獻。

  ??民心似水,不是不知冷暖的。

  ??不需要莊子固這邊的官府眾人怎麽多說,地方上的那些小民百姓們,就已經自發的對老人歌功頌德起來。

  ??不知多少人,自發性的星夜兼程,從各地趕往京城。

  ??而且,今時不同往日,因為有了鐵路的出現,哪怕是偏遠地區的人,也能坐著火車,用三五天的時間抵達京城。

  ??萬民朝賀的勝景,第一次出現在了大明的土地上。

  ??山南山北,山東山西,淮南淮北,江東江西……憑借著大明構建的鐵路網,五湖四海的人,都坐著火車,前往京城。

  ??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有超過十萬人的百姓,從不同的地方,從各自的家鄉來到了京城。

  ??一頂頂萬民傘出現在京城內外的大街小巷上,出現在長亭古道旁,出現在每一個大明人都能看到的角落裏。

  ??偌大京城,擁擠不堪。全都是要求見老人最後一麵,祈求為老人送一程的大明底層百姓。

  ??此情此景,讓內閣的一眾老大人激動極了。

  ??“民心可用啊,民心可用啊!看看!大家都看看啊!這就是民心!這就是老先生的功德!”

  ??內閣之中,莊子固聽著手下人的匯報,激動的對其他人說道。

  ??史恒等人也都是滿臉的驚喜,激動的連連叫好。

  ??“我原想著能有千百人來就行了。實在是沒想到,這次來了這麽多人!”

  ??“嗬嗬,我比你好一點,我覺得來個一萬是沒問題的。但現在……這可都十萬了啊!”

  ??“什麽時候百姓這麽有凝聚力了啊。我真是開了眼界了。”

  ??“十萬算什麽,我聽說各地火車站到現在都擁滿了人。每列火車都是滿員!要不是火車不夠,恐怕三五十萬人都能來!”

  ??眾人滿麵通紅的說這話,七嘴八舌的講述著萬民朝賀的勝景,心情別提多高興了。

  ??要知道,這一次,他們為了不給宮中那位留把柄,是真的沒有做任何的動員。隻是單純的將宋應星的生平事跡刊印成冊,發給各地讓各地宣傳講述……以宋應星的職位和貢獻,當得起這樣的宣傳。

  ??但除了這個之外,內閣這邊,國防軍這邊,都沒有再做其他的事情。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民眾自發行動起來的。

  ??這是真正的民心啊。

  ??“我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敲了敲桌子,張煌言對眾人說道。

  ??其他幾人一聽,也都明白了,紛紛點頭道:“我同意,這事情差不多可以了。”

  ??“民心似水,民心似火,這時候就該燒一燒了。”

  ??“行吧,那我這就讓人給他們指點迷津。”

  ??雖然萬民朝賀讓人激動,但這些從各地趕來的萬民,因為沒有人引到的緣故,隻知道在京城各處宣揚宋應星的事跡,大聲的表示著自己對老人家的感激,希望能給老人厚葬雲雲,實際上對於宋應星的葬禮,沒有絲毫的幫助。

  ??這股民心的力量,需要一個引導,才能發揮出其全部的力量。

  ??於是,這天晚上,從京城不同地方的客棧酒館裏,就傳出了要為宋應星舉行國禮的消息。

  ??這下子,徹底打開了那些百姓們心中的枷鎖,所有的人都醒悟了過來,終於知道該怎麽做了。

  ??“是啊!宋老先生給我們做了那麽多事情,如今溘然長逝,自然應該厚葬老先生。以國禮安葬,沒毛病!”

  ??“對對對,國葬最好了!以前那些什麽三公九卿,死了都要大葬特葬,也沒見他們給我們做過什麽貢獻。老先生是真正的為國為民的人,他怎麽可能比那些人差了!”

  ??“說的太好了!咱們能有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宋大人功不可沒啊。那火車、那馬路、還有地裏多出來的幾成收成……這都是老人家給我們留下來的財富!沒有火車,咱們今天根本到不了京城!沒有那兩成的收成,我能有錢請你們吃酒?老先生國士無雙,必須國禮葬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