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長遠的謀劃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4-11 11:36      字數:2268
  第991章長遠的謀劃

  這一邊秦牧讓人班師回朝,那一邊,成功登基上位的天竺國王阿裏謝,則讓人擬定好了相關的文書,連夜送到了秦牧的手中。

  其中一份,是天竺國向大明稱臣的歸屬國書。另一份,則是雙方就在天竺國內建設鋼鐵廠水泥廠等相關產業的合約。

  兩份文書,都需要秦牧親自簽字過目。

  行軍前夜,所有的戰士們都早早入睡,隻有秦牧的營帳裏,還亮著火光。

  此時,秦牧麵前的桌子上,擺著兩張地圖。而他,則正在對照著兩份地形圖,做著甄別和規劃。

  其中一份,是他派人親自測繪出來的半個天竺國地圖。另一份,則是全景的天竺國地圖。

  阿裏謝除了送來了兩份文書之外,同時還附帶了一張天竺國的堪輿地形圖。這是在秦牧的要求下,阿裏謝派人特意送來的——雖然他心裏十分的不情願,畢竟得到這份地圖,大明再來天竺國的時候,將會比這一次更加熟門熟路。但形勢比人強,阿裏謝縱然心裏諸多不願意,還是隻能老老實實的派人將之送來。

  而秦牧此時所做的,是在兩份地圖上,尋找適合建廠的位置。

  根據他和阿裏謝的約定,大明除了在今後五年,享受天竺國每年百萬兩黃金的歲貢之外。還可以在國內無條件的建設各種廠房,以原價就地取材,選用任何用得上的原材料。

  秦牧看中的,正是天竺國內豐富的各種金屬礦產資源。

  近些年來,大明國內的鋼鐵需求量一直很大,哪怕是鋼鐵廠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滿負荷運轉,鋼鐵產量都還是供不應求。所以,天竺國鋼鐵廠的建造,就十分必要了。

  同時,水泥的需求也同樣很大。天竺國內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隻要在這裏選擇合適的場地,建成之後就近雇傭本地的工人進行生產。再加上原材料就地取材,十分的方便。

  這樣一來,鋼鐵的產量解決了,水泥的產量上去了,原材料的問題也不需要擔心,至於鋼鐵廠水泥廠產生的廢棄工業廢料,不管怎麽處理,也不會汙染到大明國內。

  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至於弊端,當然也是有的。

  大明掌握的冶煉鋼鐵技術,以及水泥製造技術,會不可避免的被天竺國偷學去。

  雖然秦牧可以利用專利技術等權力對此進行限製,但這種事情,依然無法避免。

  而有了鋼鐵和水泥,天竺國的整體國力,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得到飛速的增長。

  不過,這倒也不是什麽壞事。

  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天竺國算是和玉茲十國的其他國家,徹底交惡了。玉茲之盟也算是名存實亡。天竺不可能再和西歐諸國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所以,這些技術大概率是不會傳到西歐諸國那邊的。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天竺國最好還是和玉茲盟國做出一個割裂比較好。

  “看來需要讓阿裏謝再做一個聲明才行。”秦牧自言自語說道。

  隨著國內的發展,秦牧漸漸的發覺,如果隻是讓大明一個國家奮鬥在科技前列的話,對於這個世界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

  百花齊放,如歐洲當年的工業革命一樣,才是最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的。

  也隻有那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加快科技發展的步伐。

  如果從這一點考慮,秦牧對於技術外流的態度,也是認可的。

  隻要國內的武器技術不外流,其他的科技技術,能夠推動世界發展,倒是可以開放出去的。

  他決定將天竺國,作為一個試點基地。

  一方麵,這個國家距離大明比較近,方便監視和控製。就算出現問題,也能很快的介入。

  另一方麵,天竺國對於西歐國家的態度也很模糊。經過這次沿海劫掠事件之後,短時間裏,民間底層對於那幾個國家的態度,肯定是很反感的。大明這邊對天竺的資助越多,越容易拉開雙方的態度。

  圈圈點點,寫寫畫畫之後,天亮的時候,秦牧終於敲定了建設鋼鐵廠和水泥廠的選址。

  他將幾個廠子的選址,全都選在了恒河兩岸。

  叫來傳令官,秦牧將這些東西交給對方,讓其迅速交給天竺新王阿裏謝,並對那名小戰士說道:

  “你就告訴阿裏謝,這些選址一個地方都不能變。我不管他怎麽向國內的人民交代,總之,我要在三個月後,看到這些廠房的空地被清理出來。明白嗎?”

  “是!保證完成任務!”小戰士敬禮之後,便立刻小跑著出營了。

  如今,大明軍隊在天竺國內已經不是喊打喊殺的敵對狀態了,相反,因為阿裏謝的緣故,大明國防軍的戰士們,可以隨意的出入新德裏城。

  小戰士一路小跑著進了皇城,將秦牧畫好的規劃圖親自交給了阿裏謝。同時,也將秦牧的話,原封不動的轉述給了對方。

  阿裏謝這時候哪敢對秦牧的要求有所違背,匆匆看了一眼之後,就點頭答應了。

  他心裏明白,這一件事情上,天竺肯定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那冶煉金屬的礦石原料,比如製造水泥的材料,比如廉價無比對勞動力……

  相比起五年歲貢獻出去的五百萬兩黃金,阿裏謝甚至隱約覺得,這些鋼鐵水泥廠裏麵的利益出讓,遠遠高於五百萬兩黃金的價值。

  可是,形勢比人強啊。

  自己如果不答應對方的條件,整個天竺國,恐怕都將不複存在。而到了那個時候,作為征服者的大明,依然能夠隨心所欲的在這片國土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與其如此,倒不如與對方虛與委蛇,忍辱負重保全火種,為將來有一天的崛起和反抗,積蓄力量,做好準備!

  而且,在本地開設建廠,對方的技術,就算防備的在完美,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走漏了消息。

  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情況下,他們天竺,將會是最直接的獲利者!

  雖然,阿裏謝自己也不知道,這一天究竟會在什麽時候到來。

  但,他願意為了這個希望,這個渺小的可能,而去爭取,去奮鬥,去努力。

  他可以忍受世人戳脊梁骨一樣的譏諷和謾罵,可以忍受人們的不理解和嘲笑,但他不會容忍有人,質疑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