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遠渡重洋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4-11 11:31      字數:2122
  第692章遠渡重洋

  “那又是什麽?”

  沈玉蓮好奇的問。

  秦牧想了想,突然之間,不知道怎麽解釋,隻能小聲的嘀咕道:“真香!”

  其實,以他二十一世紀的眼光和見識,以及看過的那些電視小說電影,對於文化侵蝕是深有體會的。

  一件事情,一個理念,五年十年的不斷強調,不斷堅持,總是會有收獲的。

  且不管過去是如何的,打從現在開始,如果在婆羅洲普及大明的文字語言,並利用大明強大先進的優勢,來不斷的擴大加深這種東西。

  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隻需要三代人,就能將這個海島上的人們,融入大明國之中了。再之後,通婚,聯姻……

  如此五代之後,婆羅洲就將會真正成為大明的屬地。

  無論是島上的人,還是這個島,都會自內而外的認為,自己是大明的一份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追求幸福生活,是人類的本能。甚至說,趨利避害是任何生物的本能。你看這些島上的人們,吃穿用的,都還是我們幾十年前的東西。那如果我們大明將我們如今穿的衣服,用的工具,吃的美食,都帶到這裏來。讓這些人去使用,去穿,去品嚐……你說他們會拒絕這種美好嗎?”

  “而一旦嚐到了這些東西的甜頭,他們就不會再願意記得他們的曾經了。所謂的舊風俗,舊堅持,久而久之也就沒人願意去理會了。”

  “我們普及教育在這裏,向他們描述大明國內的美好——事實上,它確實是最美好發展最快的地方。構建出這樣的夢想世界,讓他們產生向往。那麽,那些年輕的人,渴望去看世界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要去大明,認同大明,從而學習我大明的文化。”

  “當人人都用漢語交流,都覺得自己是大明人之後,整個婆羅洲,也就徹底是我們的了。”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是需要幾代人不斷努力,才能做到的結果。但它也並不難……隻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沈玉蓮和衛如芸,都雙目異彩連連地望著秦牧。

  “夫君真是厲害。想的這麽久遠。我現在相信,那些婆羅洲人,將來真的會將自己當成是我們大明人了。”衛如芸忍不住讚到。

  沈玉蓮哼了一聲,倒是習慣性的想要拆台秦牧:“他也說了,這是理想狀態。非得要三代五代的人不懈努力才行。說句難聽的,這世界發展變化這麽快,國家敵人這麽多,三五代之後,鬼知道世界都變成什麽樣子了。我們死了之後,後來人要繼續努力,有那個本事才行呢。”

  這話說的倒不無道理,畢竟秦牧雖然厲害,這一代人也在秦牧的帶領之下,奮發向上,比起以前的大明,強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將來呢?秦牧和這一代人都老去之後呢?後來的繼任者們,能夠做到如秦牧這樣嗎?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秦牧之強,就強在他一個人力挽狂瀾,將整個大明從國破山河的邊緣拯救了回來。其難度,甚至比起開國太祖皇帝還要難。畢竟,帶著一直充滿了旺盛生命力的軍隊開疆拓土,和帶領一支暮氣沉沉的老舊軍隊,重新奮發餘勇,堅持向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難度。後者比前者要大的多。

  更何況,如今的大明,比起太祖皇帝在世的時候,不知道要強大了多少。國土麵積拓展了將近一半,國力更是強大到可以無視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極北之地的毛子國去得,南洋茫茫海洋去得,西邊的歐洲諸國,更是跟逛後花園一樣,現在留著一個馬賽城,就讓那些白人叫苦不迭,痛並快樂著,真要說沒去過的地方,也就隻剩下東邊極遠處的那塊大陸了。

  放眼天下,還有什麽勢力,能夠和如今的大明一戰呢?

  沒有了。

  這固然是值得所有人高興和驕傲的一件事情。但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秦牧活著的基礎上的。秦牧用了不過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的做到了這一切,可他去世之後呢?大明還能有這樣的人物嗎?還能有這樣的飛速發展的可能嗎?

  沒有了。

  一想到此,便連秦牧都沉默了下來。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什麽情況,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在沒有自己的那個曆史裏,大明如今已經改朝換代了。而在之後的兩百年間,更是一點一點的把自己原本擁有的優勢,一點點的拱手讓了出去。故步自封閉關鎖國,錯過了工業變革,錯過了資本主義萌芽……

  “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我們管好我們自己就行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秦牧歎了口氣,倒是很快就振奮了過來:“再說了,我這才三十多歲而已,距離死還早著呢。再奮鬥個三四十年,不是問題。”

  以他腦子裏的那些東西,在這三四十年裏,造不出航母火箭,也差不多了吧。

  而隻要自己時刻讓大明保持領先,用經濟手段製約控製整個世界,就算將來有後人爛泥扶不上牆,隻要不作死,那也是沒啥大問題的。

  婆羅洲漸漸的在眾人視野裏遠去了,負責航行的戰士走過來,向秦牧請示接下來的去向。

  秦牧嗬嗬一笑,揮手指著東邊,對眾人說道:“我們往東!穿過呂宋諸島,順著那些小島繼續往東,橫渡太平洋!去看看美洲大陸!”

  帝國科學院那邊,蒸汽機的發展已經步入了瓶頸,內燃機在方以智的主持之下,已經漸漸有了雛形和眉目。而火車的發展,也已經步入正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一代代的優化改進。

  而內燃發動機,則是汽車的核心。

  想要造出汽車來,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

  那些東西,大明沒有,東南亞暫時也沒有。獨苗一樣的那一棵,還在暹羅和東籲王朝的熱帶雨林裏被人嚴密看守。但更多的,還是要去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