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戰略部署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4-11 11:25      字數:2156
  第325章戰略部署

  福臨終於明白了濟爾哈朗的意思,他雖年幼,卻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傻孩子,自然知道這糧草一事,對於軍隊來說有多麽的重要。建州城經過這些年的修生養息,確實囤積了不少的糧食,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也是勉強可以,可整整六十萬大軍,若是固守建州城,那每日的糧草消耗,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若那秦牧之圍不攻,這場仗可怎麽打?

  “那叔叔的意思是……”福臨六神無主地看著濟爾哈朗,一時之間,沒了主意。

  “陛下,離開建州城。由本王來打這場仗!”

  濟爾哈朗說著,目光直視著呆愣住的福臨:“陛下讓位於我,讓我來坐這皇位。如今攝政王已死,朝中必然人心惶惶,陛下年幼,無法服眾,八旗之中,怕是有不少心存不滿之人。若我為王,那些人即便心中不甘,也不敢做些什麽。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所有的力量匯聚起來,凝成一股力氣,狠狠的握拳,打出去!”

  濟爾哈朗的話,說的坦坦蕩蕩義正辭嚴,一時之間,就連孝莊都看不出來,他到底是為了皇位,還是真心為了清廷!

  福臨更是被這話,氣的臉色難看不已:“叔叔這是……要朕退位讓賢?”

  “隻能如此。”濟爾哈朗臉色坦蕩。

  “然後叔叔取而代之?”

  “濟爾哈朗一心都是為了大清著想,並無半點私心。如今的朝廷,需要以為既有赫赫軍功,又有實力手腕的人,力挽狂瀾,才能扶住這風雨飄搖的江山社稷。”

  福臨步步緊逼,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方:“那叔叔,可是安排好了我的去處?”

  “當然。”濟爾哈朗說著,走上前去,鋪開地圖,指著地圖上雞嘴一角,說道:“朝鮮。”

  福臨一愣:“朝鮮?”

  “不錯。陛下可率領一部分正黃旗部隊,去往朝鮮避難。或者幹脆,取而代之。”

  “自丙子之役之後,朝鮮已成為我大清的藩屬國,這些年來不但向我們稱臣納貢,而且還出兵幫我們攻打大明。如今一直未能恢複元氣。陛下入主朝鮮,那李家若是不聽,便直接殺了,取而代之。重新成為我大清的國土。若是臣僥幸勝了那秦牧,自當迎接陛下回歸,若是……我建州破了,那好歹還有我大清生力軍存在。屆時……不妨就臣服對方吧。”

  濟爾哈朗似乎早有腹稿,一番話侃侃而談,說的言辭懇切,倒是讓福臨打消了心中的不滿。

  這位叔叔,似乎是真的在考慮大清的後事……

  那大明真的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嗎?

  “此事……事關重大,容朕,好好想想。”福臨撓著頭,在書房裏來回走著,猶豫不決。

  便在這時,有侍衛急急來報:

  “報!陛下!朝鮮仁祖長子李溰、次子李淏以外出遊獵為由,意欲逃跑,現已被我等緝拿。請陛下定奪!”

  “啪!”地一聲,福臨重重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滿麵怒容:“豈有此理!真是膽大妄為!他們是看我大清弱了,以為我們治不了他們了嗎!”

  “來人!給我斬了!”

  “是!”

  濟爾哈朗並未對此多做阻攔,不過兩個人質,殺了也便殺了。那朝鮮,在原本的計劃中,就該被劃入他們大清國土的。而且,福臨這樣的決定,也意味著,他已經打算聽從自己的建議了。

  “陛下心意已決,臣就告退了。明軍進攻在即,需早作準備才好。”濟爾哈朗起身,拜別道。

  福臨忙起身拱手回禮:“叔叔慢走,福臨不送了。”

  “是。”

  五日之後,年幼的福臨便在建州小朝廷上,公布了自己思考已久的決定:讓位於叔叔濟爾哈朗,自己則以遊曆為由,率領三萬正黃旗殘餘,去往朝鮮。

  這個消息在建州城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整個建州小朝廷表現的異常平靜,似乎所有人都已經預料到了一樣。而遠在遼河的秦牧等人,此時也並不知曉。

  解決了多爾袞,大明軍如今的第一要事,就是安營紮寨,打造出一個穩固的堡壘。

  然後以此作為大本營,不間斷的清理周邊的各大小部落勢力,確保所有的版圖之內,已經沒有任何清廷八旗殘軍的存在。

  同時,高一功帶領的將近八萬人,也已經在遼河盡頭入海處,安頓而來下來。

  他們將會用至少半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新的港口城市。

  天氣在慢慢變暖,但東北的早晨,還是十分的寒冷。晝夜溫差極大。

  秦牧披著大衣,眺望著遠方蒼白的長白山,思緒飄忽不定。

  “秦帥!”陳三多站在門口,敬禮大喊。

  “進來吧。”秦牧走回辦工作,伸手示意對方坐下。

  此時,已經是遼河之戰十日之後了。

  大明國防軍暫時駐紮遼河北岸,修建了一座木製軍營。且第一時間修建好了他的作戰辦公室。

  此時,辦公室裏燃著火爐,鋪著厚厚的地毯,無比的溫暖。

  “這些天的訓練,我看在眼裏,很不錯。”秦牧開門見山,先表揚了一下對方,“但是,隻是單純的苦訓沒什麽作用。需要的是實戰。”

  “秦帥請指示!”

  秦牧招了招手,示意陳三多過來:“根據那些俘虜口中的消息,沙俄那邊,似乎也有一批援軍要過來。人數也在十萬左右。但畢竟路途遙遠,那些人此刻恐怕還在半路上。”

  “這段時間,暫時沒有對建州用兵的打算,所以我決定,派你們特種部隊,別上去攔截這支沙俄部隊。”

  “具體的路線你們自己定,就當是實地演習。十萬人的部隊,所過之處肯定非常明顯。你們找到他們,然後,探探底。一路之上,給他們製造麻煩,但不要正麵衝突。”

  “作為一支特殊部隊,你們一定記住自己的優勢:你們是精兵!是精英中的精英!一個人,要能發揮出十個人一百個人的效果!怎麽樣做到呢?路上你們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