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俘虜兩萬人
作者:紫恪      更新:2021-04-11 11:25      字數:2217
  第312章俘虜兩萬人

  話是這樣說,但其實秦牧心裏清楚,九七式狙擊槍的性能其實還是差了許多。

  若是換成同時期的莫辛甘納9130,估計多爾袞就沒這麽好運了。

  當然,三八大蓋改的九七狙擊槍也好,莫辛甘納9130也好,最後的落腳點還是在一個人上。

  一個好的狙擊手,才能發揮出那些槍械最大的威力。

  一念及此,秦牧心中一動,立刻就對身旁跟著的參謀說道:“回去讓馬鞍山那邊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給我們的九二山炮上也按上一個瞄準鏡。”

  參謀眼睛一亮:“秦帥,英明!這樣一來,我們的野炮也可以做到定點打擊了!”

  這當然不是真正的定點打擊,但卻也遠比原來的那個什麽都沒有的光杆強了許多。

  畢竟這個時代,兵員素質以及受教育輕度都和現代差距太大,有這些簡易的小部件在,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整支隊伍的戰鬥裏。

  這猶如畫龍點睛的一筆,看似兒戲,卻意義非凡。甚至比起秦牧專門弄起來的特種部隊還要更有價值。

  對岸,多爾袞的部隊已經徹底消失了。炸斷了的木橋幹脆也就不修了。這一批將近兩萬的俘虜,可夠秦牧喝一壺的了。

  安排了人接手這些俘虜,秦牧率軍回到大營之中。

  不多久,那兩萬俘虜就被全部處理完成。總計兩萬一千三百名俘虜,其中一萬八千的八旗子弟,三千三百的沙俄士兵。沒有一個蒙古騎兵。

  “一個也沒有?”秦牧有些吃驚。

  “對的。一個也沒有。那些蒙古騎兵好像距離橋比較近,最後過河的時候,這些人,都擠了過去。”

  秦牧點了點頭,沒有糾結這種小事。他頭疼的是這兩萬人的口糧問題。

  多爾袞過河之前,放火燒掉了那些沒有辦法帶走的軸重糧草。而秦牧這邊,糧草自然是有的。但驟然多出兩萬張嘴,那糧草的消耗速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搞得秦牧都有些後悔接納這些俘虜了。

  “我們的糧草還能支撐多久?”他問一旁的參謀王迅。

  王迅立刻一看手中的材料,答道:“以我們目前的糧草消耗速度來看,還可以支持……一個半個月左右。”

  半個月……秦牧的心頭升起了陰霾。這樣的消耗速度,隻怕自己打到了建州城下,也沒有多餘的糧草支撐整個軍隊返回吧。

  “俘虜的戰馬有多少?”秦牧忽然抬起頭,問道。

  參謀一愣,立刻意識到了他的打算,頓時接口道:“馬匹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如果秦帥打算將這些馬都殺死的話,倒確實夠這些人支撐著回到關內了。”

  秦牧點了點頭:“那就這麽辦。還有那些戰死的馬,也一並收攏起來。能用的馬肉,都收集起來。”

  此時,他突然有些慶幸北方的嚴寒。至少不會因此擔心肉質腐爛變壞,還能迅速的將其風幹,做成保證食物的肉幹。

  就這樣,兩萬多的八旗俘虜,在秦牧的要求之下,將他們心愛的戰馬全都殺死做成了肉幹,許多八旗士兵因此進行了反抗——這些人基本上一直都和自己的戰馬生活在一起,有的時候和馬的友情比人還要深厚,所以人們感觸不深。而當秦牧命令他們殺死自己的戰馬的時候,終於有一些人識圖引起嘩變,但卻被無情的鎮壓了。

  意識到俘虜人數確實太多的大明國防軍,這一次沒有刻意的控製己方的殺意,將幾乎參與的所有人都篩選了一遍。

  最終,俘虜的人數被控製在了兩萬整。

  而這和作戰士兵的比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比2.4了。放在往常,這種比例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也隻有擁有了強大武器做後盾的大明國防軍,有這樣的自信和膽量。

  所有的俘虜都被安置在俘虜營地,營地的四周安放了足夠數量的雷陣。若是有人嘩變,整個俘虜營都會在瞬間化作火海。

  在多次見識到了國防軍的強大武器之後,已經沒有人生的出反抗的決心了。

  ……

  倉皇逃竄出三十裏之外,多爾袞才命人停了下來。

  他此時已經恢複了狀態,整個人的目光之中滿是深邃,睿智的光芒。

  “秦牧肯定會將那些俘虜帶回山海關內。而這必然會分區他一部分病兵力。哪怕隻是削減百人千人,也是削減了他的戰鬥裏。何況,那些人的食物消耗也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些大明人,根本不知道我們這裏的環境是個什麽樣的環境。相信他們很快就會吃到苦頭了……”自顧自的說著這些話,多爾袞偏頭看向一旁隨行的那些蒙古諸部首領,問道:“諸位可能聯係到發特拉族的人?以及鈕其吉的人嗎?”

  發特拉族和鈕其吉正是之前悄悄離開多爾袞本陣,沿著遼河岸邊消失不見的那兩支蒙古騎兵。

  頓時,有幾個蒙古諸部的首領舉起了手:“王爺,我部可以聯係到。”

  多爾袞點了點頭:“告訴他們,接下來的時間裏,本王需要他們時不時的出現在對方的偵查範圍之內,不用戰鬥,隻需要露臉就行了。那些人必然會提高警惕,然後疲於應付,拖垮他們的精氣神!”

  “王爺英明!”

  “王爺神機妙算!”

  頓時,便有馬屁聲從這些不會討好的蒙古部首領口中出傳出來。多爾袞無所謂的一笑,也不指望能聽到什麽溢美之詞了。

  這一場戰鬥當然不是多爾袞的計策,隻是當巨大的厄運來臨時候,他以多年的戰陣經驗,臨時做出來的一記無理手式的反撲而已。

  具體能不能給秦牧的軍隊造出困擾,還是一個未知數。

  多爾袞退回遼河北,此時的遼河南方,正被大明國防軍所統治著。不過在他們屁股後方八百裏的距離,一左一右地墜著兩支萬人的騎兵隊。

  那是發特拉部落和鈕其吉部落的騎兵隊。

  他們本來是奉命繞後,準備配合本陣從後方形成包夾之事,對付國防軍的。卻哪裏想到秦牧回比他們先動手。

  所以這個時候,這些人還不知道多爾袞大軍已經戰敗的消息,還在按照計劃準備緩慢的接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