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進退兩難
作者:雀同      更新:2020-03-18 23:48      字數:2244
  孟嚐君這個人,對劉眾真的好,原因,就是他的門客有一個叫馮諼,狡兔三窟就是此人提出的。

  長鋏歸來兮,食無魚,長鋏歸來兮,出無車,就是此人唱的。

  齊國對於孟嚐君這種人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所以他的門客大多給他出的主意就是,怎麽活,怎麽活得好,這也是劉眾喜歡的。

  馮諼對孟嚐君說,劉眾有才,必是一代風雲人物,而且劉眾知恩圖報,明知是非,是君子,可交。

  所以劉眾在齊國,處處被孟嚐君照顧,劉眾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孟嚐君前來,劉眾很是感激,孟嚐君請受劉眾一拜。”

  還沒走進,劉眾就趕快行禮。

  “劉子,此時莫要拜了,逃命要緊。”

  孟嚐君有些氣喘籲籲,“外麵我備好了馬車,劉子走後之事,我自會打理。”

  “逃命?”

  劉眾有些莫名其妙。

  “今日下朝,宮中眼線來報,說蘇秦要對劉子不利,劉子快走,再晚就來不及了。”

  蘇秦?

  要對他不利?

  他沒聽錯?

  蘇秦是對燕國效忠的,他是燕國的臣子,蘇秦怎麽會對他不利?

  不過孟嚐君的話,到讓劉眾起了警惕,在戰國,這個波詭雲譎的時代,任何人都不可信。

  依曆史的判斷,蘇秦是縱橫家鬼穀子的弟子,蘇秦的性情倒也是狠辣的角色,但也是個君子,不危機到燕國,就不會做出狠辣的決定,他危機到燕國了?

  思前想後想不明白。

  孟嚐君沒必要騙他,孟嚐君更沒必要害他,而孟嚐君幫他卻是百利而無一害。

  “多謝孟嚐君前來相告,劉眾這就走。”

  送走孟嚐君,僅留下卜陽秋引路,為劉眾出城做指引。

  “君上要做何決斷?”

  阮隆聽到孟嚐君的話,也是很擔心。

  阿三眼巴巴的看著劉眾,那倔老頭也莫名其妙的看著劉眾,倒是康仇挺正常,或許是軍人的習性,一臉漠然的跟在劉眾後麵。

  “走!”

  孟嚐君備好的馬車上,一些隨行用具一應俱全,劉眾他們倒也沒什麽好收拾的,正準備上馬車離開。

  “公子相救之恩,春姬不敢忘,公子若離開此地,請帶上邱琢,家弟雖愚笨,卻也曾讀過些書,春姬感激公子之恩,若公子嫌棄春姬,請公子讓家弟侍奉公子左右。”

  黑夜裏,春姬和邱琢不知何時出現在馬車附近。

  他本是給這姐弟倆留了足夠的錢財,還有這宅院,夠他們安穩度日了,沒想到春姬竟然這麽重情義。

  “一並走吧!”

  反正馬車夠多,四輛馬車,加康仇一眾十幾匹戰馬。

  到了城門口,卜陽秋亮出孟嚐君的信物,那守衛城門的將士將城門打開,卻發現城門外早已等候著一支軍馬。

  “前軍校尉田單,恭候劉子多時了。”

  那軍隊個個手持火把,把城門口照的燈火通明,首領向劉眾喊到。

  劉眾下了馬車,看向田單。

  “田將軍是來捉劉眾的?”

  人家有備而來,想逃命是不可能的,重生戰國一趟,小命就此了結了?

  劉眾有些不甘,就這麽死了,太窩囊。

  “劉子誤會了,田單帶來了大王和相邦的問候,大王得知劉子要今晚出城,特來讓田單送劉子一程,以表大王對劉子之愛,請劉子上馬車隨我出城。”

  年輕的田單聲音鏗鏘有力,震得這黑夜不再安靜。

  “劉子請放心,田單隨行軍士皆未帶兵器,劉子可安心上路。”

  帶不帶兵器,對劉眾來說都一樣,若齊王要留他,不帶兵器他也逃不掉。

  上了馬車,隨著田單出了臨淄城。

  夜雖然黑,但田單的軍馬個個手持火把,所以行軍倒也不慢,走了將近十裏,前麵出現一個寨子,田單命將士們停下。

  “劉子,大王為劉子備好了今晚居住之所,劉子可在此歇息一晚,明早再上路,我等送劉子到此,該回去複命了。”

  說完,就收攏軍隊,向原路返去。

  看著遠去的軍隊,一個都沒留下,弄得劉眾莫名其妙。

  “君上可有疑問?”

  阮隆看著劉眾一直觀望者遠去的兵馬,問。

  疑問?太多了。

  “田單為何不殺我?”

  許久,劉眾才問出這句話。

  “君上,阮隆認為,齊王不敢殺君上,故,派田單來讓君上放下戒心。”

  “何解?”

  “君上乃是燕國之臣,君上在齊國被殺,齊燕之好,怕會就此瓦解,而齊王也會落得謀殺賢士之名,對齊國百害而無一利。”

  “放下戒心是為何?”

  “君上可知此處前往何地?”

  烏漆嘛黑的,鬼知道前往何地。

  這時候倔老頭咳了一聲,從懷中摸出綢子,劉眾問也不問,一把搶了過來。

  那老頭看愣了愣,但似乎也懂得事態緊急,便也不再發作。

  地圖是齊國的詳細地圖,上麵連官道關隘都清晰的標注在上麵。

  “君上請看,此官道通往馬陵,過了馬陵便是趙國,阮隆認為,孟嚐君沒理由欺騙君上,若齊王不想君上前往秦國,又不想毀齊燕之好,定會從中作梗,馬陵北部不遠處,便是中山國舊部,若君上前往,定會遭遇襲擊。”

  雖然聽著阮隆分析的很清楚,但他依舊想不出蘇秦為啥要殺他,蘇秦不像嫉賢妒能的人,況且他也是燕國之臣。

  “阮隆認為,君上不可在此久侯,更不可前往馬陵。”

  “那該前往何處?”

  雖然對曆史有些了解,但他終歸不是戰國人,更不是齊國人,對齊國還是一知半解的。

  “君上且看,此處往前是黃河,順黃河而上便是宋國與衛國,齊國常年駐兵衛國邊境,卻未防範宋國,依阮隆看,齊王若失去君上行蹤,定會派人巡查宋國邊境,君上當反其道而行,順黃河而上,前往衛國。”

  在劉眾的思維裏,蘇秦要殺他,定不會這麽疏漏,阮隆雖然分析的透徹,卻忘了蘇秦是個什麽人。

  但眼下,聽從阮隆的意見是對的。

  一行人趁著天黑,再次踏上前進的道路。

  來戰國一趟,卻突然到處是險境,退則違抗王命,進又是一個虎狼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