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齊王的招攬(感謝潁一止打賞700)
作者:雀同      更新:2020-03-18 23:48      字數:2247
  孟嚐君送的宅院很是講究,巨大的樹冠下,微風徐徐而來,陽光映照著樹蔭,也顯得格外明媚。

  酷暑之夏,涼風沁人心脾,讓劉眾很是喜愛。

  曾有古書記載,齊國的繁榮,造就了齊國人的貪圖享樂,驕奢淫逸。

  但人活著,誰會拒絕美好的生活?

  看著眼前美如畫卷的宅院,精雕細琢,其工藝之高,連燕國王宮也不曾見過。

  “將軍,孟嚐君送來一男子。”

  康仇過來稟報。

  堂下,一個少年之人,眼神清澈,皮膚細膩,卻麻衣襤褸,身上到處是淤痕。

  那少年見劉眾前來,也不予理會,表情淡漠,一副生死無畏的模樣。

  “你是邱琢?”劉眾問。

  “是又如何?”倔強的少年沒有畏懼。

  劉眾倒也不再自討沒趣,這少年對自己充滿敵意,再談下去也沒意義,便讓康仇帶春姬來。

  那少年聽到春姬二字,愣了一下,表情有些複雜。

  不一會兒,春姬來到堂前,看著身上滿是淤痕的弟弟,一出淹死人的眼淚大局開始上演。

  對這種事,劉眾無意多問,更不喜歡看倆人哭哭啼啼的,春姬幫過他,他反過來報答就是了。

  轉身帶著康仇離開,隻留下姐弟倆在此。

  剛出門,就遇到了下人來稟報,齊宣王召見。

  這些下人是孟嚐君安排的,他到也省事,人家好意,他就用著。

  因為是非正式接待,召見的地方就在齊宣王的書房裏,等宦官通報後,劉眾便進了去。

  “燕國使者劉眾,拜見大王。”

  劉眾上前行了一禮,但抬頭一看,哎呀媽呀!嚇得劉眾差點蹲坐在地上。

  書桌前坐倆男的,還一個穿女裝。

  一個還算英俊,而另一個...。

  跟燒焦了似的,那燒焦的腦袋異常肥大,上麵還沒幾根頭發,額頭突出,眼睛下凹,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那是眼睛,

  鼻孔朝天,嘴唇肥厚,喉結異常突出。

  再往下,大肚腩腩,顯得小腿兒又短又粗。

  這是齊王?

  旁邊是誰?

  王後鍾無豔?

  這也太醜了吧?

  電視劇裏除了臉上又胎記,長得倒還挺可愛,而眼前這個,尼瑪完全是個怪胎。

  “劉子來齊國,一路奔波勞累,辛苦了。”

  看樣子說話的那個帥哥就是齊宣王了,主要是有人比著,硬生生吧齊宣王給比的玉樹臨風,如今的他,寧願多看齊宣王一眼,也不想看見鍾無豔。

  “大王,使臣來齊國,為修燕齊兩家之好,不覺得辛苦。”

  “劉子乃是賢士,寡人甚是愛慕,特叫來王後一起見劉子。”

  果然是鍾無豔,但您就不知道您夫人長啥球樣兒?還特意叫來嚇我?

  “劉眾給王後問安!”

  無奈呀,之好硬著頭皮上了。

  “劉子快起,小童久聞劉子大才,欲尋濟世天下之良方,今日劉子到我齊國,小童有幸得見,甚感欣慰。”

  小童,戰國時期王後的自稱,皇後稱自己為梓童,君王後低了一級,自稱小童。

  “謝王後誇獎,臣在燕國就聽聞,天下大才,唯男子居多,而齊國卻有一位奇女子,乃是少見之才,膽識過人,今日見王後,王後之氣度,巾幗不讓須眉。”

  “巾幗不讓須眉?此句甚好,劉子之才,出口便是絕句。”

  鍾無豔對這句很是欣賞。

  巾幗不讓須眉這個詞,這個時代還沒出,但不妨礙他拿來用。

  “劉子來齊國,寡人當拜劉子為老師,還請劉子教導寡人。”

  齊宣王站起身來,對著劉眾行了一禮,鍾無豔也站起身來跟著行禮。

  這劉眾哪兒敢受?趕快還禮。

  早聽說齊宣王禮賢下士,到處拜老師,如今果然是這樣,不過他一個燕國的臣子,真的可以麽?

  “大王,臣聽說齊國有大才,稷下學宮有大賢孟子,此人之才,劉眾當為學生,若大王收為己用,勝過劉眾百倍。”

  連孟子都不要,那齊宣王肯定也會嫌棄自己,再說,他是燕國的臣子,雖然七國經常拜別人家的臣子做官,但還是避嫌為好。

  燕國那群王親貴胄,可是權術的行家,他可不想被抓住把柄。

  “劉子有所不知,孟子已經去了魯國。”

  孟子一生都在雲遊,雖被尊為大賢,卻從未受到重用,跟孔子一樣,大的國家不聽取他的意見,小的國家他看不上,雖然教人無數,卻也是胸中之才無處用,老來關門爛心中。

  想比來說,竟不如孔子的學生之夏,之夏被魏王拜為尊師,其才華學識皆被取用,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為風光,也最為得意的儒家弟子。

  “大王怎可錯過如此大賢?”

  “劉子有所不知,孟子之才,寡人甚是欣賞,然有次未聽孟子之言,才使得賢士離我而去。”

  有次?攻打燕國吧?

  這麽大的事你不聽人家的,人家當然生氣了。

  不過孟子也真是氣性大,自己的謀略不被用,就離他而去。

  要是劉眾,不用算了,反正也不損失什麽,可能這就是他跟大賢的差別吧。

  “稷下學宮賢才無數,欲求大王啟用,大王何必舍近求遠?”

  “稷下學宮雖賢才無數,然寡人眼拙,識不出何人何才,用鑿渠之才征戰,兵馬危矣,用輕重之才治國,齊國將無將帥可用,賢士雖多,然寡人缺為寡人招賢納士之人。

  寡人曾聞劉眾向燕王舉薦樂毅,燕王重用之,劉子建六扇門,燕國因此而昌盛,天下有才醫者,匠人,皆聚於燕國。

  若劉子教導寡人,為齊國舉賢納士,齊國定會更加昌盛,求劉子教寡人。”

  齊王說完看了一眼鍾無豔,那鍾無豔點了點頭。

  怨不得齊王讓鍾無豔做王後,這番說辭,也是鍾無豔教的吧?

  輕重家主要是經濟的問題,也涉及政治、外交等其他領域,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學的問題。“輕重“的意義。《貨殖列傳》說:“管仲修之,設輕重九府。”

  輕重,就是管錢的,現在的財務。

  “承蒙大王看重,劉眾願為大王在稷下學宮選拔人才,為大王招賢納士。”

  反正他也喜歡去稷下學宮,就當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