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元崢的理想
作者:銀河也是一粒沙      更新:2021-09-01 03:35      字數:5277
  占領寶島二十五年的荷蘭人,淨身出戶地從碼頭離開了。

  他們最後藏在身上的那些財富也全部被送下來,船上的那些明軍官兵,這個時候下船,那些商船這才被允許離開。

  他們會由元崢特意請來的商船送到呂宋島上去,費用元崢很大度地全部付清,就連這些人在船上的食宿費用也當著總督的麵,全部交給了那些商人。

  一共有七千多名荷蘭人,他們乘坐八十幾條船離開。

  這些商船全是元崢占領寶島後,從對麵請過來的商船。

  為了把這些荷蘭人送回去,元崢也是操碎了心。

  剛剛占領了寶島的元崢這些日子裏麵,需要安排的事情不隻有這些荷蘭人。

  這幾十年來,荷蘭人從西方運過來的所有貨物都要在這裏周轉。

  這些日子裏麵,已經有幾條船來到碼頭上進貨。

  這些船原本想要跟荷蘭人交易的,突然之間就換了人。

  如果這剛剛換上來的人是一股海盜或者是別的什麽國家人還好。

  偏偏這剛剛換上來的是大明朝廷官兵們。

  這下子,前來進貨的人尷尬了!

  他們跑到這裏進貨,目的不就是為了不通過大明海關嗎?

  不交關稅,多賺錢!

  現在這條路子已經斷了。

  大明朝廷已經在寶島任命了官員,並且手下還有一支海軍隊伍。

  這個地方現在是整個西洋進入大明朝廷的貨物集散中心,朝廷在這裏最先開始辦公的,就是海關。

  那些前來運貨的商人們,聽到這裏需要交納的關稅隻比在泉州少了一點點。

  也就是把中間這段海路的費用給減出來了。

  現在怎麽辦?

  更讓這些商人們抓狂的是:朝廷在這裏不出售鴉片了。

  明明白白的這裏主要就是販賣鴉片的啊!

  商人們的糾結,元崢一時還無法理會。

  元崢的水師有些忙,他要跟著剛剛離開的總督步伐,前去呂宋島。

  那個地方,既然荷蘭人去得、西班牙人去得,他作為在明朝廷的宰相當然也去得。

  回泉州補充了一些彈藥,糧草。

  然後元崢以宰相的身份,向整個東南沿海頒布了禁煙令。

  鴉片的售賣列入朝廷專賣,所有未經許可的人一律不得售賣。

  吸食鴉片,被人告發,發配三千裏!

  同時元崢也把鴉片的危害,寫在奏折裏麵,送上京城。

  現在元崢很忙,他要清理整個南海諸島,還沒有多餘的時間在國內主持禁煙行動。

  在這個時代,鴉片的壞處還沒有顯露出來,整個朝廷對宰相突然間做出來的這個行為非常震驚。

  他們不知道元崢做為一國宰相,那麽多的大事不管,偏偏來管理這麽一件小事。

  好在他們這些大臣中間,吸食鴉片的人很少。

  對此也隻是當做一個笑談,倒也沒有人願意在這樣的小事上麵跟宰相作對。

  朝廷的政令正式發放下去,大明朝廷地盤上的所有地方,種植、販賣、吸食鴉片全都是跟殺人一樣的重罪。

  隻要發現,一律發配三千裏。

  這件在朝廷大臣們認為小事的事情,沒有阻擋地在全國執行下去。

  許多風流名士,一下子就斷了鴉片來源。

  那些私下還存有鴉片的人,這下子可是奇貨可居了。

  元崢很忙,他隻是發布了禁煙令,就追著那些荷蘭人、西班牙人去了呂宋島。

  大明朝的水師比那些商船出發的時候晚了半個月。

  大明水師出發的時候,荷蘭總督應該已經抵達呂宋島上好些日子了。

  總督和他帶著的幾千人上島的時候,全部穿著明朝服裝。

  很有東方特色!

  但是他們看著前來迎接的荷蘭人,全部紅了眼睛。

  他鄉遇故知,老鄉見老鄉。

  在離家鄉萬裏之外,他們這幾千人下船後就真的身無分文了。

  完全隻能夠靠著在這裏的總督和東印度公司接濟。

  七千多人,這麽多人的接濟不是一個小數字。

  總督大人當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至於其餘人嗎?

  呆在呂宋島上的大人們,給他們提供了救濟,但也僅限於吃飯。

  至於住處,為了不讓當地人發現荷蘭人這種高貴的人種也會窮困潦倒。

  城裏的教堂專門為這些人開放。

  隻是僅有一座教堂,完全容納不下這麽多人。

  足足七千多人。

  這些人最終不得不在內城裏麵的屋角下麵安身。

  他們每天都向著這裏的總督請願,要求派出大軍前去為他們奪回財產。

  在這裏荷蘭是有三千多海軍,一百多艘軍艦。

  隻是這裏的人不敢,他們知道了台灣的遭遇,現在躲還來不及,怎麽不會願意前去攻打。

  讓他們這些人沒有想到的是,半個月後,大明朝廷的水量竟然又追蹤過來了。

  這一次元崢沒有上來就開戰,而是表現出了上國禮儀。

  派出使者,通知島上的荷蘭人:大明朝廷將會對這片海域的所有島嶼進行接管。

  所有在這些島上的外國人,都要遵守大明朝廷的法律,向大明朝廷納稅,接受大明朝廷官員的管理。

  元崢派出去的使者,被人家趕回來後。

  朝廷的水師立刻開始進攻,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武器的絕對先進。

  這場戰鬥從開始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

  雖然這些荷蘭海軍也是久經海戰的精銳之師,在跟元崢手下這些快速發射的後裝火炮對轟下。

  荷蘭戰艦,根本受不了連續不斷炮火的轟炸。

  二十條主力戰艦,側舷的八門火炮同時開火,一百多門火炮打擊下,那些還用著前裝火藥打仗的戰艦。

  有些連第一枚炮彈都沒有發射出去,戰艦就已經開始進水了。

  元崢帶著水師,一路掃蕩,從菲律賓一直前進到當時的南洋,也就是現在的新加坡。

  在這裏元崢留下了陳三帶著一半水師留守,他給陳三的任務是在這裏建立大明朝廷的一個省。

  陳三就是這裏的巡撫、總兵。

  元崢把右右畫出來的全球地圖取出來一份,送給陳三。

  讓他在這裏新建一座城,在這裏為大明水師建立一個基地。

  為後麵大明水師要從這裏出發,征服世界做好準備。

  陳三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從山海關一個小兵,幾年時間竟然做到了海外軍政一把手。

  在這個地方當巡撫,離京師上萬裏,完全就是海外王了。

  元崢看出來的他的心思,微笑著說道:“陳三!你是我從小兵把你提拔起來的。

  無論什麽時候,你隻要想一想現在,和以前當小兵的時候。

  對比一下,就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無論你離京師有多遠,你的根都在那裏!

  這個地方現在還不夠繁華,隻是還沒有被開發出來。

  你看看這裏的天氣炎熱,土地肥沃,種植稻穀能夠一年三熟。

  你在這裏,不但要住下來,還要把這裏管理好。

  不要讓任何人把這裏搶走了。

  也不要想著自己在這裏當王!”

  陳三趕緊說道:“大帥,陳三永遠都是您手下的一個兵。”

  元崢指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說道:“我們現在就在這裏,從這裏出發,你看地圖上離得不遠的這些島嶼,全都要派人上去立上石碑,宣示是我大明朝廷的土地。

  這個地方有一片大陸,比中原還要大。

  派人去找到它,然後我會把國內的那些重犯全部送到那上麵去。

  那個地方也是我們大明朝廷的土地。

  有了這些土地,我們的百姓至少三百年不用擔心沒有土地耕種了。”

  陳三看著元崢:“大帥!你打下這麽多的地盤,就隻是為了讓百姓有土地耕種?”

  元崢笑著說道:“是啊!我看了許久的曆史,發現每個朝代都會在三百年的時候,發生動亂。

  每次都是朝代新建立的時候,百姓安居樂業,大家你好我好過得好。

  到了三百年的時候,百姓們就有大規模地逃跑了。

  他們中間大多數都是沒有了土地,沒有其他原因,就隻是人多了。

  以前一個人可以有一千畝土地,三百年後,一千畝土地沒有增加,人卻增加到三百。一個人就隻有三畝土地了。

  問題就這麽簡單。

  大家都不夠用的時候,就開始**,大殺一批,人口又降低到最初一個人的時候,新朝再次開始。”

  陳三實際也是讀過書的,他想想宰相的話,感覺很有道理。

  指著澳大利亞那塊大際說道:“大帥,一年之內,我一定把它找到。”

  元崢指著歐洲那一片區域說道:“從我們現在這裏,到這片地區的航道是已經探索出來的,你要跟著那些海盜或者商人,走過這一片海,然後到美洲大陸去。

  這一片大陸上的人,還沒有建立國家,全是野蠻人,你要派人到這些地方,用我們的瓷器、絲綢從當裏野人部落手裏換來土地。

  設立大明朝廷的城市,讓他們承認大明朝廷的統治。

  一定記住在這片大陸上麵,不要讓其他任何國家染指。

  需要跟別的國家打仗,要戰就戰!

  這次我回去之後,立刻就會派一支艦隊給你送補給品過來。

  另外朝廷的大軍會從陸地上向這個方向進攻。

  最終一定會把整個歐洲收入朝廷的。

  到時候會有人跟你聯係的。”

  這是元崢第一次對一個人說出自己的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打算。

  陳三看著元崢手指頭指過的地盤。這些地盤可是比大明朝廷現在的地盤大得多了。

  陳三熱血沸騰,大聲說道:“大帥放心!卑職一定完成任務。”

  元崢把艦隊所有的彈藥隻留下十分之一,其餘的全部彈藥都留下來放在了陳三這裏。

  元崢帶著艦隊啟程回國,這一次他出兵收複寶島。

  收複之後,順勢又一路拓展海域,擴大明朝海域上萬裏。

  消息傳回到京城,崇禎、大臣們知道宰相在前次擴疆域上萬裏,這次又擴海域上萬裏。

  大明朝廷現在國內的形勢已經緩和許多,特別是北方各省,遭受兵災過後的那些省,人口原本就減少了許多。

  這次又移民了很大一部分到關外去了。

  現在這些省裏麵的土地價格大幅度下降,一個人能夠耕種的田地數量也提高了許多。

  地主跟雇農之間的關係一下子就融洽起來。

  現在的情況跟以前大不相同,地主是求著農民來自己家裏種地。

  種地給地主交納的田租也降低了一半,壓榨農民的情況減少了許多。

  那些到了關外的農民,第一季的已經收獲起來。

  這些人的幹勁讓當地官員們都嚇得不輕。

  一個人一百畝田,一百畝的山地。

  這些逃難過來的移民們把它們全部種出來了。

  雖然這些農民三年不需要交稅,一家子突然收獲幾萬斤糧食,也是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情。

  朝廷駐紮在關外的士兵,不需要從關內運送糧食補給了。

  草原上的那些牧民們,需要的糧食也可以就在各地專門的市場來購買。

  那些移民們的收獲不交稅,出售的糧食不交稅。

  這些移民手裏有錢了,一個個都需要購買物資的。

  他們手裏的錢,最終還是要花出去不少,這些錢買的那些物資全是上了稅的。

  朝廷裏麵的大臣們突然發現,關外新收複的地方,雖然朝廷免稅三年,實際上這第一年收上來的稅收,已經足夠發放當地官員們的俸祿了。

  這些當地官員們也覺著朝廷曾經的做法,在當地開始修建直道。

  用來連通各個村莊和城市之間。

  這些直道都是由官府和村莊裏麵的那些農戶共同花錢修建。

  元崢在收複東北後,第一時間就派了人在鞍山探礦。

  現在朝廷已經在鞍山發現了鐵礦山。

  隻是還沒有下定決心開采。

  元崢回到泉州後,立刻安排了艦隊帶著一上千條商船向南洋駛去。

  他要開一個戰艦護航的先河,這些戰艦沿途護送商船,即能夠保護商船不被海盜搶劫,也能夠讓水師得到鍛煉。

  元崢這麽急的原因,是他怕陳三孤軍在外,需要補給品。

  陳三現在的那個位置,是世界海上通道最繁忙的地方。

  鄭芝龍知道大明水師占領寶島的時候,心裏就吃了一驚。

  然後又得知朝廷在寶島設立了海關,所有商品進出都需要交納關稅。

  這讓他的利潤一下子就少了一大截。

  特別是從寶島到日本之間的商品,因為日本也學著大明朝廷以前一樣,閉關鎖國。

  所有從海外進口的商品,全部由鄭芝龍代轉。

  之前鄭芝龍從東印度公司手裏,直接拿貨,完全沒有經過大明海關。

  現在變成了要從大明海關過道手,交一次稅才能夠運走。

  這怎麽能夠忍受?

  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朝廷竟然禁煙了!

  這讓他的利潤收入雪上加霜,雖然自己在海上走私的利潤一直很高的。

  但是手下養著幾十萬人,也需要大把大把的金錢的。

  鄭芝龍準備了一支艦隊,想要襲擊寶島,奪回自己的利益。

  這個計劃剛剛做好,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

  就得到了一個讓人興奮的消息。

  朝廷水師護送一千多條商船前往南洋。

  一千多條商船?

  這是多少財富?

  隻是想一想鄭芝龍心裏就激動得地打顫。

  這些商船,元崢也是非常重視的。

  沒有其它原因,這些商船裏麵的商品全都是交過稅的,朝廷從這些商人手裏隻是關稅就收上來了二百多萬兩的銀子。

  又收了五十萬兩銀子的護送費。

  當然了,這次護送的戰艦,就是前不久才回來的那支艦隊。

  在元崢出海的這些日子裏麵,朝廷又船舶研究所,又有新產品出來。

  雖然不是鐵甲船,卻也是一艘超級大船。

  在這條船上,裝上五十門火炮,可以帶上一千五百人。

  現在這條船還在近海測試。

  就算是測試,這條船也還是沿著朝廷的海岸線在巡邏。

  就算是從泉州到寶島,這媻戰艦已經可以當天出發,當天到達。

  元崢是在自己艦隊出發三天後,得到了鄭芝龍準備襲擊朝廷這次護送的商隊的。

  在鄭芝龍的眼裏,隻要這次襲擊成功,一千多條商船的貨物,他最少可以有上千萬銀子的收入。

  更主要的是,從此以前整個海上,所有的商人不給自己打招呼,應該就沒有人敢出海的了。

  整個大海將會隻有自己一個人的聲音。

  壟斷才是他最後的想法。

  得到消息的元崢,現在也無法對已經出發的艦隊提出任何警告。

  這個時候他特別想念自己用過的手機,如果有那東西在,一個電話,一切完美解決。

  現在他隻能夠倉促帶上還在測試的這條戰艦,帶上十幾條補給船,向著已經出發的艦隊追上去。

  三天時間,他們需要追上去。

  按照艦隊行進的速度,元崢知道三天時間艦隊應該還沒有到九龍。

  鄭芝龍要進行的劫掠位置,第一個地方就是九龍,過了這裏,下一個位置就是在海南了。

  前麵出發的艦隊應該會在第六天早晨通過九龍位置。

  自己這條戰艦要在二天走一千裏,這是一個難題。

  這一次鄭芝龍為了勢在必得,把以前退出南海諸島的所有海盜全都召集回來,加上他在日本長崎駐紮的精銳之師,一共湊集了一千多條船舶,人數足足十二萬。

  這一次,他要做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