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戰場上的意外
作者:銀河也是一粒沙      更新:2021-07-01 03:11      字數:15553
  十七日這天,是美好的一天,無論是元崢,還是他率領的新四旅。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元崢終於在新到這個世界後,過上了一天和平寧靜的日子。

  ??這一天沒有戰爭,沒有警報,連電報都沒有一封。

  ??新四旅的士兵們也認為這是美好的一天,他們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感覺:口袋裏有錢,還有時間支花錢。

  ??這些人現在全都拿到了這些天辛苦跑來跑去,不停地在戰場上奮鬥,賺到的銀元。

  ??也拿到了旅長給大家發放的福利:所有人在景觀位置拍攝的相片全都發下來了。

  ??這是一個好不容易得到的榮譽,這些士兵們不是已經把這些相片寄回去,就是走在去寄相片的路上。

  ??銀元這種東西,還需要托熟人帶回去才可以的。

  ??雖然今天蘇州城裏的人有些少,能夠花錢的地方也少了些。

  ??但這並不影響新四旅這些士兵們的心情。

  ??他們在這座城裏,無論趕到那裏,都能夠享受到百姓們崇拜、感激的眼神。

  ??這種感覺真的是好極了。

  ??晚上全旅集中跑步的時候,旅長又給了大家一個驚喜:“下一次戰鬥中,表現最英勇的三個戰士,可以得到左左、右右兩人親自給他們畫一幅畫的機會。”

  ??這個消息可是讓所有士兵們都沸騰了,兩位夫人畫的畫,那可是活靈活現,畫的花兒,都能夠聞到花香,畫的湖水,都能夠看得到波光溢動。

  ??畫的美人兒,目光能夠一直跟著你看她的眼光走。

  ??原本認為自已這些人,怎麽也不可能請動兩位夫人畫一幅畫的士兵們,這下子全都有想法了。

  ??今天晚上跟在旅長身後,跑步都感覺輕鬆了許多。

  ??十七號這天,南京統戰部,看著偵察機最新看到的情報,都大惑不解:

  ??倭寇的三個師團這一天竟然全都原地不動。

  ??它們現在已經完全把蘇州周圍的國軍給打跑了,

  ??為什麽還要原地等待呢?

  ??這個問題坐在南京是肯定得不到答案的了。

  ??第十一師團的山寶宗武一點兒也不想原地等待,

  ??隻是它也沒有辦法:隊伍傷亡太大,需要休整。

  ??戰場上的那些倭寇屍體也需要收斂。

  ??這些都使得他不得不停留下來,把這近萬倭寇的屍體火化,交給專人帶回去。

  ??第十師團師團長田所優樹也是同樣的想法,它的這個師團,士兵減員的比附近這兩個師團都要嚴重,

  ??它的這個師團可是在邱家濱跟主力一師,連續打了七天七夜的。

  ??現在那個師終於還是跑掉了,它這個師團暫時也沒有力量前去追擊,

  ??不得不停下來,休整兩天。

  ??第十三師團剛剛加入戰鬥,就被新四旅打愣了:一個炮艇聯隊,一個騎兵聯隊。

  ??都是在一個照麵的工夫,全被那個新四旅給收割了。

  ??整個第十三師團從上到下,在現在都還心有餘悸,它們獨自一個師團是怎麽也不可能前去蘇州的。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前去蘇州的。

  ??三個師團的現狀都匯總到了鬆井石根手裏,麵對著這樣的情況,這它也不得不同意這三個師團休整兩天。

  ??這就是元崢也能夠度過美好一天的原因。

  ??沿著蘇州跑完一圈子的新四旅,回到營地後終於全旅安靜地進入了夢鄉。

  ??元崢看著今天那些騎著馬出去偵察情況的士兵們,匯報上來的情報:

  ??楊家灣的倭寇沒有原地沒有動彈,不過看見那個方向煙霧彌漫,風中有一股難聞的味道。

  ??這是在火化那些倭寇的屍體,畢竟元崢昨天也做過。

  ??雖然昨天自已的隊伍,有很多戰利品沒有打掃回來,

  ??但是並不意味著昨天對倭寇的打擊就不大。

  ??越是激烈的戰鬥,對雙方的傷害就越大。

  ??尤其是在新四旅猛烈的火力下,還一直堅持不懈地強攻。

  ??第一時間元崢就把倭寇的炮兵陣地給弄掉了,這讓整個新四旅後麵的火力一直就處於優勢。

  ??從打探到的情報來看,倭寇沒有退!說明它們的下一個目標,還是蘇州,它們知道新四旅在蘇州,因此沒有冒然直接闖過來。

  ??平靜的一夜過去了,十八日的早晨,元崢帶著新四旅的士兵們,第三次繞著蘇州跑步。

  ??無論是士兵還是蘇州百姓,都已經接受了每天早晨有這麽一支隊伍繞著城跑上一圈子,這些腳步聲讓百姓們安心不少。

  ??歲月靜好!

  ??元崢覺得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隻是今天沒有放士兵們的假了,所有士兵全都在營地裏麵訓練,隔著不到五十裏,有就幾萬的倭寇,元崢實在放不心。

  ??中午的時候,他派出去的哨兵跑回來報告:倭寇有行動了:

  ??楊家灣的倭寇向開始向蘇州出發。

  ??壞消息總不是隻有一個的。

  ??南京方麵今天也給新四旅發來了最新偵察到的情報:駐紮在邱家濱的五萬倭寇也向蘇州來了。

  ??附帶著還有一條命令:“保衛蘇州!”

  ??看到個封電報,元崢知道了。

  ??無論自已願意不願意,今後這隻新四旅,怕是隻能靠自已了。

  ??靠山山倒,靠水水幹啊!

  ??七萬倭寇,讓自已這不到三千人防守,這不是人能夠完成的任務。

  ??也許楊彩茹可以吧!

  ??元崢心裏突然有了這麽一個想法。

  ??知識的力量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比自已這樣的猛衝猛殺要來得更猛一些。

  ??想想曆史,這一場世界大戰的最後,倭寇不下百被兩顆大威力炸彈給嚇住了嗎?

  ??無論它們做出什麽樣的玉碎計劃,在無法抵抗的大威力炸彈麵前,

  ??它們的精神終究還是崩潰了的。

  ??現在還需要自已努力!

  ??元崢召集了五個團長一起開會商討對策。

  ??麵對著現在這樣的局勢,所有的人都知道,守是肯定守不住的,無論旅長有多麽的神勇。

  ??蘇州都是守不住了。

  ??邵團長看看沒有人發言,他隻能站起來,指著掛在牆壁上的軍事地圖說道:

  ??“我們現在隻有三千人,倭寇三麵向蘇州過來,每一個方向都有二萬人。

  ??我們怎麽守?一千人對二萬嗎?”

  ??他的發言引起了在座的幾個團長共鳴,路團長也發言了:“就算是我們三個方向陰擊倭寇,

  ??沒有了旅長坐鎮的兩個方向,怎麽去對抗倭寇的大炮?”

  ??這是一個問題,旅長隻有一個,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三個戰場上。

  ??倭寇的大炮打下來的威力,這幾個團長都是嚐過苦頭的,

  ??也隻是這幾天跟著元崢過後,才漸漸對倭寇的大炮不害怕了。

  ??兩個團長的發言已經把所有人的態度都說明了。

  ??元崢敲了敲牆壁上的地圖:“我們以前在金雞湖畔,重創過重藤千秋支隊手下的三個聯隊。

  ??還在這裏築了一個景觀,這些都讓重藤千秋支隊的臉麵無存。

  ??按照倭寇的習慣,重藤千秋一定會選擇進攻蘇州東麵,至少由它自已來收拾這個景觀,

  ??比讓給它的那些友軍要好。

  ??我們對這一片區域也是最熟悉的。

  ??防守整個蘇州,我們這一點兵力,是不現實的。

  ??大家都是這個意思,我也是這個意思!

  ??蘇州不能夠守,蘇州不能不守!

  ??因此我決定就在金雞湖畔,再跟倭寇打一仗。

  ??不過這一次我們要做好跑的準備,狠狠地給倭寇一個教訓,然後我們從水路,從陸路跑。

  ??跑到什麽地方去?

  ??倭寇三個師團都向著蘇州來,我們先通過吳淞江,跑到它們後麵去,

  ??打一把它們的後勤,報一些物資回來,然後再沿著長江水路撤退。

  ??我們怎麽跑?

  ??水路坐炮艇,陸路騎馬跑!

  ??這次出擊的時候,我們從要騎著戰馬從岸上和水路,兩路同時出擊。”

  ??元崢把自已的思路大致說了一遍後,又對著地圖,把設想的進攻路線和撤退路線全部畫了出來。

  ??幾個團長全都興奮起來: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給倭寇們一個教訓,

  ??這不正是右右夫人前天晚上給那些人說的:倭寇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最頑強的抵抗,

  ??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要讓它們用屍體來當鋪路石。

  ??計劃有了,整個新四旅開始行動起來:傷員和輜重再次出發,這一次他們是坐上火車,直發南京了。

  ??元崢對肖四兒上一次的兩次臨機應變,非常讚賞,這回還是肖四兒繼續帶傷擔當整個撤退隊伍的總指揮。

  ??這一次新四旅加上主力一師的傷員,已經超過二千人,足足可以編製一個滿編團了。

  ??這些傷員的武器全都帶在身邊,彈藥元崢也給他們配得足足的。

  ??火力還是跟上回一樣,跟他們要上前線的隊伍火力配置是一樣。

  ??一直看著這一整趟專列啟動出發了,元崢這才放下心。

  ??再進入蘇州城的時候,大街小巷人煙稀少,許多蘇州百姓在得到了新四旅傳來的消息:倭寇三路大軍正向蘇州而來,離蘇州二十公裏。

  ??收到這樣消息的百姓們,能夠跑的都跑了。

  ??不跑的百姓,要麽是覺得自已沒有什麽是值得跑的,

  ??要麽是覺得自已有依仗,可以不用跑的!

  ??元崢現在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回到營地的時候,派出去偵察的斥候回報:倭寇前進的速度很慢,沿路非常小心謹慎。

  ??“再探!”元崢隻有這兩個字。

  ??南京統戰部,常凱申問道:“新四旅在什麽位置?”

  ??有人立刻回答:“十八日上午十一時,飛機偵察報告團,新四旅還在蘇州城東麵。

  ??距最近的倭寇隻有十三公裏,南、北兩個方向的倭寇,離蘇州城還有十五公裏。”

  ??常凱申看著倭寇進軍的態勢:“它們這是非常小心啊!三軍行動步伐一致!

  ??新四旅為什麽還沒有撤退?”

  ??整個指揮部裏麵的人,全都眼觀鼻、鼻觀心,沒有一個人說話,

  ??這些人心裏都在想:“昨天不是你親自下達的命令嗎?”

  ??顧長官見到現在有些尷尬,清了清嗓子眼,站起來說道:“現在新四旅是駐紮在蘇州的唯一一支隊伍了,如果我們不抵抗一下,

  ??友邦和倭寇會認為我們的抵抗意誌不堅定,

  ??因此蘇州還是要守一守的。”

  ??常凱申不知道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這個時候才回味過來:“原來如此!給新四旅發一封電報對這樣的孤軍作戰,一定要大加褒獎。”

  ??“是!”顧長官坐下了。

  ??常凱申繼續說道:“蘇州雖然已經成為定局,但是我們對那個方向的偵察不能夠放鬆。”

  ??顧長官立刻匯報:“現在每天上、下午各一個少年派出偵察機,偵察那個地區。”

  ??在座的每個人都點著頭,這樣就能夠隨時知道倭寇的動向了。

  ??這可比前些日子的好多了。

  ??沒有倭寇飛機的天空,才是晴空萬裏啊!

  ??自已的偵察機想什麽時候飛,就什麽時候飛!

  ??國軍飛行大隊長馬良才這個時候剛剛從偵察機上下來。

  ??這段時間裏,他已經對蘇州方向熟悉得隻向地麵看上一眼,就能夠知道是什麽地方了。

  ??自從新四旅成立後,飛蘇州方向的任務,就是他一個人搶下來了。

  ??整個飛行隊裏麵,他的技術最好,萬一遇到倭寇的戰機,

  ??他還可以駕駛著飛機跟倭寇周旋一陣,或許還能夠跑回來。

  ??整個飛行大隊在過去的幾個月空戰中,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戰友了。

  ??這幾天雖然再沒有遇到過一架倭寇的飛機,但是應該有的警惕,是不能夠絲毫放鬆的。

  ??想起剛剛看到蘇州城周圍的敵我態勢,馬良才的心裏就堵得慌,

  ??麵對著數萬倭寇的逼近,新四旅竟然還沒有撤退,他們已經成了眾矢之的。

  ??新四旅難道不知道嗎?

  ??區區那麽一點點的兵力,怎麽可能守得了蘇州?

  ??馬良才心裏充滿了疑問,沒有答案!

  ??下午的時候,馬良才再次前往蘇州方向偵察,特意路過新四旅的駐地,在駐地上麵轉了三圈,還搖了搖翅膀,表達自已的敬意。

  ??轉圈的時候,他發現在新四旅駐地不遠,竟然還有一條跑道一樣的道路。

  ??馬良才仔細看過,想起來了,這是長官來過時候的臨時跑道。

  ??沒有想到過了這幾天,這條跑道越發正規起來了。

  ??元崢指著剛剛還繞著自已駐地轉圈子的飛機說道:“勇氣總是能夠得到尊重的,就算是天空上的兄弟們,

  ??也在向著我們表達敬意!”

  ??他的話是對著新四旅在金雞湖畔訓練的這些官兵們說的。

  ??現在這些官兵們,從上到下,全都是一身騎兵打扮。

  ??腳下穿著馬靴,腰間佩著馬刀,隻有身上的武器還是以前那些。

  ??羅斯收攏的戰馬有一千四百多,對於現在的新四旅來說:這麽多的戰馬,足夠兩個團使用的了。

  ??現在就是邵宏訴的一團和蒲天祿的二團在接受訓練。

  ??這兩個團受到的訓練,也不過就是上馬、下馬騎著戰馬跑。

  ??上馬容易,下馬難!讓戰馬跑起來,不跌下來就更難了。

  ??好在他們這些人有一個最好的教練:羅斯。

  ??羅斯可以對這些戰馬說話一樣,讓戰馬們的情緒穩定,並沒有受到這些戰士們的那些突然動作驚嚇到。

  ??沒有驚馬,這一千多士兵們的生命就沒有了危險,至於從馬上掉下來,跌得鼻青臉腫的。

  ??總是會有戰士認領下來的,這些戰士跌下馬後,戰馬並不跑遠,又慢慢跑回來,

  ??懂事地回到戰士身邊,等著他再次個馬。

  ??有了這樣懂事的戰馬,戰士們訓練的熱情也一直高漲不退。

  ??元崢看著這兩個團的士兵,雖然還不能夠像真正的騎兵那樣立刻拉上戰場,

  ??至少騎著這些戰馬趕路是沒有問題的,這正是他需要的。

  ??下午的時候,元崢收到南京轉過來的飛機偵察情報:三麵倭寇離蘇州不到十公裏路了。

  ??如果它們願意今晚就可以進駐蘇州的。

  ??顯然倭寇們並沒有這樣的計劃,它們早早停了下來,僅僅是派出幾個小隊,前出偵察。

  ??大部隊全都停了下來,原地駐紮!

  ??這是元崢派出去的那些騎兵偵察員們匯報回來的情況。

  ??倭寇的騎兵偵察聯隊,全部被元崢的新四旅給殲滅了。

  ??雙方的偵察兵在這一點上,跟以前完全調轉過來:現在是新四旅用四條腿的戰馬跑,倭寇兩隻腳追。

  ??這就讓新四旅的這些偵察兵們,不但能夠跑得脫,還能夠湊近一些觀察倭寇的情況,

  ??然後讓戰馬撒開四蹄馱著自已跑回來。

  ??遠遠地留下倭寇們,排隊目送他們回來。

  ??對於倭寇的那些小隊,元崢從來沒有留情。

  ??這種突出來偵察的小隊,隻要被新四旅派出去的偵察兵見到,

  ??就是那些倭寇的末日:這些倭寇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總會遭到幾百名突然趕到的騎兵襲擊。

  ??這些騎兵一點兒也不講武德:無論倭寇是二、三十人,還是四、五十人,那些騎兵們總是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一起上。

  ??這樣的亂拳打死老師傅,實在太不講武德了。

  ??再怎麽樣的老師傅也抵擋不了啊!

  ??一團、二團的這些戰士們,剛剛學會了騎馬,立刻就感覺到了騎馬打仗的快感:

  ??騎馬趕路,又快又不累,跑到地頭,一邊讓戰馬衝。

  ??還幾百人同時開槍,那幾十個倭寇,瞬間就倒下了。

  ??有些頑強的還想要掙紮一下,這個時候戰馬已經衝到它們麵前,

  ??抽出馬刀,用旅長教的方法,都不用砍劈,隻是讓刀斜斜地垂在大腿,刀身平平,刀刃向外從倭寇身邊掠過,就行了。

  ??掠過之後,就能夠聽到倭寇的慘叫聲。

  ??這樣的戰鬥太輕鬆,整個下午訓練下來,所有這些戰士們的騎術有了明顯的提高。

  ??元崢看著這樣的情況,終於明白了。

  ??訓練三月,不如上場一仗!

  ??戰場上麵對麵的對決,才能夠讓人更加容易總結出來自已的經驗。

  ??教練講出來的,隻是教練的經驗,戰場上用命博出來的,才是自已的方法。

  ??天色暗下來,今天又是完美的一天,雖然不太平靜。

  ??這個晚上,新四旅的哨兵一直放到了營地一千米外。

  ??元崢這是怕晚上被倭寇偷襲了。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早晨!

  ??新四旅還是按照昨天的時間起床了,這一回元崢沒有率領他們沿著蘇州城跑步。

  ??隻是在營地裏麵讓所有人運動、運動。

  ??吃過早飯一團、二團前去金雞湖畔預設陣地。

  ??三團四團五團全部登上炮艇,就在一團、二團前麵不遠的金雞湖麵上隱蔽。

  ??三十艘炮艇隱藏在湖麵上,在戰場的最前麵,每一艘炮艇上麵都有一幅巨大的,能夠把全炮艇遮住的巨大布匹。

  ??這是昨天緊急找人訂製的,這樣的布匹上麵,畫著的是湖畔風景。

  ??這些炮艇停在河麵上,被巨畫蓋上,遠遠看到的隻是一幅自然山水。

  ??三個團就在一團、二團的眼前消失了。

  ??這些畫當然是左左、右右的傑作,她們這些畫可是虧慘了。

  ??這麽大的畫,竟然也是隻給十兩金子,兩個女人一邊罵著師父是葛郎台,一邊不停地忙碌著。

  ??左左、右右沒有想到竟然要畫這樣大的畫,不過好在這畫雖然大,要求其實不高。

  ??她們讓士兵們幫忙,那些士兵們能夠給兩位夫人幫忙,個個高興得臉色發紅。

  ??左左、右右讓士兵們把那些布匹拉扯著,平鋪在地上,

  ??並且還要一直拉著。

  ??然後兩個女孩拎著油彩桶,在那些布匹上麵胡亂潑灑,

  ??再用隨便紮地掃把一樣大的筆,在布匹上麵隨便地拖曳,不同的色彩時候,就換一支筆。

  ??起初這些色彩在布匹上麵,隻是一塊塊的顏色,

  ??隨著左左、右右的拖曳,這些顏色慢慢生動起來,

  ??像是有了生命一樣,那些黑色變成了堤岸和樹幹,那些綠色,變成了河水、變成了青草、變成了樹葉。

  ??這樣子的一幅幅巨畫,就在士兵們眼前呈現出來。

  ??紅牆綠瓦,碧水黑堤全都靈動起來,仔細看著這畫多一會兒,竟然能夠看到水波蕩漾,柳枝搖動。

  ??右右對著左左說道:“姐姐!果然有效果。我們的畫可以動了。”

  ??左左知道右右要說的是什麽:右右想說的是,多走多看,果然能夠提高她們畫畫的技術。

  ??沒有過來之前,她們兩個畫出來的這些景物可是不會動的。

  ??這也是元崢上回能夠一眼看出基地洞口那樹是假的原因。

  ??現在她們兩個畫出來的河流裏麵的河水,多看一眼,就能夠看到波光鱗鱗,仿佛河水在流動一樣。

  ??這樣一幅幅別致的江南水鄉畫。

  ??左左、右右隻能夠收到一幅畫十兩黃金的辛苦費,三十幅畫她們已經收到了三百兩金子,剩下的九成需要回到原來的世界,讓元崢繼續給。

  ??親眼見到了兩位夫人畫畫的本領,這些士兵們都犯了難,

  ??等到自已奪到獎勵的時候,讓兩位夫人畫什麽好呢?

  ??每個士兵想的都是請左左、右右畫什麽好!

  ??沒有一個想過要怎麽樣才能夠得到那三個名額之一。

  ??國軍飛行大隊長馬良才再次從南京飛到蘇州,特意先到了蘇州東麵先看看新四旅的動靜,

  ??整個營地已經空無一人,他的心裏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即有為這支隊伍撤退離開的慶幸,又有一些淡淡的失望。

  ??仿佛這支鐵軍沒有跟倭寇接觸就退走了,讓他心裏有些難受。

  ??這種心情隻是一閃而過,下一秒他就睜大了眼睛,離新四旅駐地不遠的景觀前麵,

  ??有一支國軍隊伍,那不是新四旅是誰?

  ??他們竟然已經在戰壕裏了,馬良才一邊為自已剛剛的失望羞愧,一邊為這支隊伍擔心。

  ??昨天他可是看到這個方向的倭寇有多少的,那可是足足一個師團啊!

  ??飛機一掠而過,新四旅的這些士兵們已經熟悉了頭頂上這架每每路過都要搖一下翅膀的飛機。

  ??多有禮貌的一架飛機啊!

  ??馬良才剛剛掠過新四旅的陣地,眼前出現的就是倭寇黑壓壓的大隊,

  ??正是向著新四旅過去的,雙方相距已經不到五裏了。

  ??仔細看過東麵這些倭寇後,馬良才繞了一彎,向著蘇州城南麵飛過去,

  ??雖然擔憂著新四旅的處境,自已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

  ??他看著南麵這支離蘇州城不到五裏的倭寇隊伍,

  ??北麵也是這樣,倭寇離蘇州城也不到五裏了。

  ??新四旅這個時候再不撤退,今天就會被倭寇包圍,甚至是殲滅了。

  ??馬良才的心裏充滿著同情、悲傷?悲憤?還是崇拜?

  ??他自已也說不清楚!

  ??正在這個時候,他突然覺得頭皮發麻,下意識地把飛機向左邊一個翻滾。

  ??然後才聽到一陣機炮轟鳴的聲音。

  ??這是倭寇的飛機,它們在那裏?

  ??馬良才緊張地搜索著倭寇飛機的蚊子。

  ??北邊!它們攔在了北邊,這是先斷了自已的退路。

  ??不知道倭寇的飛機是什麽時候來的,剛剛自已如果不是想著,最後再去看一次新四旅,飛機是向著東方飛行的話,

  ??直接回程,就剛好闖入倭寇設好的埋伏圈子裏麵了。

  ??隻不過就算是這樣,自已也已經飛不回去了。

  ??剛剛倭寇蓄謀已久的炮擊,就算是自已的動作快,也隻是避免了被打場打爆的結局,

  ??但是戰機受傷已經是難免的。

  ??現在整個飛機的後翼已經被打掉了半邊,飛機的操控也越來越難了。

  ??怎麽辦?

  ??馬良才緊張地思考著,突然看到地麵上的那條長長跑道。

  ??沒有一點點的思考時間,他對準那條跑道衝下去。

  ??元崢聽到空中傳來的發動機轟鳴聲,這不是一架飛機在戰鬥。

  ??向著天空看過去,好幾天都沒有見到過的倭寇戰機又出現了。

  ??元崢高興起來,右右也高興起來。

  ??空中的十三架倭寇戰機,今天就是專門為了馬良才這架偵察機來的。

  ??這幾天每天都有偵察機在倭寇頭上飛過,那些倭寇們早就懷恨在心。

  ??隻是它們自已的戰機還沒有調得過來,這不昨天晚上剛剛抵達,就設下了這個圈套。

  ??那架偵察機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被打爆,但是已經被打傷,墜落隻是時間問題。

  ??十三架戰鬥機跟在偵察機後麵,看著那架已經要墜毀的飛機,竟然在緊急著陸。

  ??這怎麽能夠?

  ??剛剛開炮的這支機隊隊長上之郷航太大聲命令:衝過去,打爆了它。

  ??接下來,又看到很多國軍士兵正向著那架飛機跑去,

  ??明顯是想要把那裏麵的飛行員救出來。

  ??這怎麽能夠?

  ??上之郷航太大聲命令:“所有飛機,讓下麵那些嚐嚐帝國戰機的威力。”

  ??雖然它們駕駛的是戰鬥機,對地攻擊不如轟炸機,

  ??可那也隻是跟轟炸機相比,但是戰鬥機上麵的機槍、機炮對著地麵打起人來,

  ??絲毫不比其它火力差,實際上還要強上好幾個檔次。

  ??右右冷靜地報著距離:“四千米、三千五百米、三千米……”

  ??馬良才看著向自已跑過來的那些士兵,至少上百人,

  ??心裏不由得大急:不要過來!不要過來呀!

  ??他是知道自已的價值的,正因為這樣,他才知道倭寇的戰機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那些戰鬥機一定會俯衝、一定會抵近來掃射的。

  ??這麽多人跑過來,不是給那些倭寇戰機提供靶子嗎?

  ??隻是發動機的轟鳴聲,讓他呼喊的聲音顯得那麽的蒼白,那麽的無力。

  ??馬良才的眼睛裏麵流出了淚水,下一刻將要發得到那三的人間慘劇,他已經能夠看得到了。

  ??自已的結局已經注定,他不想要這麽多的戰友跟自已陪葬。

  ??身後敵機發動機的轟鳴聲越來越近了,這是敵機俯衝發出來的嘯聲。

  ??馬良才能夠準確地聽出來,發動機的聲音太響了,自已連敵機的機槍掃射和機炮發射的聲音都聽不出來。

  ??馬良才的偵察機在滑行一段的一,終於在道路上停了下來。

  ??很快就圍上來一大群熱心的士兵,他們簇擁著飛機,緊張地搭著人梯上來,看到馬良才正推開駕駛艙的艙蓋出來的時候。

  ??在場的這兩百多人,和遠遠看著這裏的上千人全都歡呼起來。

  ??馬良才心裏感動,更加忍受不了了,大聲喊道:“隱蔽!散開!散開啊!”

  ??那些正像英雄一樣迎接他的士兵們,不解地看著這個剛剛從倭寇虎口逃生的飛行員。

  ??不明白他這麽喊的意思。

  ??邵宏訴好像明白了什麽,笑著對馬良才說道:“我是新四旅一團團長邵宏訴,請問是……”

  ??馬良才急著說道:“邵團長!讓你的人快隱蔽啊!敵機掃射,掃射的時候傷亡慘重啊!”

  ??邵宏訴笑了:“能夠掃射我新四旅的敵機還沒有生產出來的。

  ??你仔細看看!”

  ??馬良才調頭看著倭寇戰機衝過來的樣子,他看到了倭寇的戰機排著隊向下俯衝,

  ??同樣是對著這條跑道衝過來!

  ??衝過來,已經進入了機炮射程,倭寇的戰機沒有開炮!

  ??難道剛剛那一會兒,它們就已經把所有炮彈傾泄在自已身上了?

  ??自已這裏的這些人,自已進入了倭寇機槍射程,倭寇的戰機還是沒有沒有開槍。

  ??領頭的這架倭寇戰機,就這麽一直俯衝,掠過自已的頭頂都沒有開槍也沒有開炮,

  ??就這麽無視自已的飛機,無視這條跑道上的幾百士兵。

  ??馬良才心裏的疑惑無法言語,更讓他吃驚的是,後麵跟上來的倭寇戰機都跟前麵那一架一樣,完全無視這條跑道上的人和飛機。

  ??徑直一頭紮進了前麵的田野裏麵,馬良才在心裏數了數,一十三,一十三架戰機,

  ??全都是這樣詭異地無視了自已的戰機和這裏的士兵,

  ??一頭紮進了大地的懷抱!

  ??邵宏訴笑著說道:“你是那個部分的?”

  ??馬良才這才反應過來:“我是國軍南京飛行大隊大隊長馬良才。”

  ??一邊說,一邊把自已的證件遞過去。

  ??緊張地說道:“你們元旅長呢?我有緊急情報對他說。”

  ??邵宏訴指了指後麵:“旅長在那邊。”

  ??元崢剛剛連開了十三槍,在全旅的目光中,打下來了十三架飛機。

  ??那些沒有見到過元崢打飛機的士兵們,個個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老兵們說的全是真的。

  ??旅長就是這樣打飛機的:向著天上開十三槍,就打下來十三架飛機,這比吃飯喝水還要簡單!

  ??那些老兵拍著這些新兵的肩頭:“現在知道當初老子們在火車站的時候,對你們說的話了吧!”

  ??這些新兵們現在還記得老兵們看著自已這些人,眼裏全是看不起的神色:“讓你們加入新四旅,是你們祖墳上冒青煙了。

  ??要不是戰事緊急,你們這些潰兵,跪在地上求我們,老子也不會要你們的。”

  ??這些新兵們討好地對隻比他們早一天進入新四旅的老兵說道:“旅長打飛機的姿勢這麽帥,

  ??是個人都想不到啊!”

  ??老兵不屑地說道:“旅長做事,哪一樣是我們能夠想到的?

  ??所以啊!在新四旅做事,什麽都不用想!

  ??什麽都不用說!跟著旅長衝就是了。

  ??天塌下來有旅長頂著的。”

  ??新兵連聲說道:“是!是!就像前些天那樣,明明大家都是想跑路的,旅長讓大家坐炮艇回來。

  ??真是讓人想不到啊!”

  ??老兵拍著新後的肩膀,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你們能夠領會到這一層,已經不簡單了。

  ??旅長身上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你們去發現,

  ??到時候你們才會知道,能夠進入咱們這新四旅真的是你們的福氣。

  ??下回有空了,你們這些新兵,應該請我們這些當初拿著槍逼你們的老人們下回館子才行。”

  ??新兵們全都點頭:“應該的!應該的!就說這些天賺到的二十塊銀元,也就應該的了。”

  ??馬良才見到元崢,立刻說道:“元旅長!你們快退吧!倭寇從三個方向朝著蘇州來了。

  ??你們這個方向有一萬多倭寇,離你們不到五裏了。

  ??南邊和北邊的倭寇離蘇州城也不到五裏了。”

  ??元崢指著鋪在地上的地圖:“能夠指得詳細些嗎?”

  ??馬良才仔細看了看地圖,在三個位置標記出來倭寇的位置。

  ??元崢問道:“這些位置上麵的倭寇有多少人?”

  ??馬良才說道:“這些位置全是倭寇主力,它們好像都是聚集在一起在前進。”

  ??“倭寇身後有沒有運輸隊什麽的?或者小股隊伍?”元崢問道。

  ??馬良才回憶了一下:“在這裏,有一團人在吳淞江邊,江上還有兩艘軍艦和幾艘船。”

  ??元崢看著這個位置,離蘇州也不到三十公裏。

  ??眼睛一亮:“它們岸上人多不多?”

  ??馬良才說道:“不多,我隻從空中看過一眼,不會超過一千人。

  ??應該是五、六百人。

  ??元旅長,你不會是想要去偷襲它們吧!

  ??那裏可是有兩艘軍艦的,雖然不大,可怎麽說也軍艦啊!”

  ??元崢問道:“那兩艘軍艦有多大,能夠說說嗎?”

  ??馬良才腦海裏麵對照了下,這才說謹慎地說道:“兩艘戰艦都不大,排量在三千到五千噸左右。

  ??後麵跟著的是些民用船也不大。”

  ??元崢明白情況了,笑著對馬良才說道:“現在你是跟我們一起,還是自已回去?”

  ??馬良才說道:“如果旅長能夠派幾個幫忙,讓我能夠把飛機稍稍維修一下,應該還能夠飛回去。”

  ??元崢明白了:“一團長!派一個連去協助馬隊長。

  ??另外把飛機向我們陣地這個方向拖回來,維修的時候,不要被倭寇的炮火給打了。”

  ??收到命令的邵宏訴立刻把命令傳達下去。

  ??馬良才這才感覺到,新四旅的這個旅長思維慎密,滴水不漏。

  ??他帶著人,推著飛機一直退到新四旅的陣地中間。

  ??這個時候他的心裏是非常著急的,倭寇離這裏很近了,戰鬥隨時就會打響。

  ??新四旅也隨時隨地就可能被包圍了,這個旅還沒有想著撤退。

  ??真不知道這個元旅長打的什麽主意?

  ??重藤千秋這次的行動確實跟元崢推測的一樣,

  ??它在山寶宗武麵前立下軍令狀,一定要全殲元崢率領的新四旅,

  ??因此才搶到了整個師團的先鋒,現在它就率領著自已的重藤支隊向著金雞湖畔前進。

  ??在那個湖畔有著重藤支隊的恥辱,有著倭寇上海派遣軍的恥辱,也是整個帝國的恥辱。

  ??它要盡快地趕過去,把那塊恥辱地給清理掉,雖然無法清理掉人們頭腦中的記憶。

  ??但是清理了現實的證據,然後再讓人攪渾水,說這是造謠這是誣蔑,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人能夠分說真假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