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豪情萬丈
作者:虹城小朱      更新:2021-04-06 15:48      字數:2413
  登基以來,武器的研發曆來是趙構最在意的事情。

  飛機導彈原子彈啥的那是別想了,上下遊整個產業鏈發展起來沒個百八十年怕是連邊都摸不著,就算有媳婦架勢也不行。除了製造業的整體水平差之太遠,科技人才的儲備更加重要,而這個過程,顯然極為漫長。

  飯要一口口吃,實在吃不到的,就算了吧,省得徒留口水,對此,趙構倒是心知肚明。

  目前嘛,搗鼓出來可以連發的長短槍,就足夠讓他做夢都笑醒了。

  前段時間因為心思主要放在伐金之戰上了,有些忽略了軍器監的發展。

  這次軍器監之行,他心裏的底氣更足了。

  短槍的連發問題沒有什麽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要不了多久就會解決。屆時,華興三代步槍將同步采用短槍的部分設計思想。

  “等到給全軍換發了新式槍支,還有誰能擋得住我大宋的前進腳步?”想到這裏,他的心裏頗有幾分得意:哥可沒丟穿越同仁的臉……

  軍器監門口,趙構剛走出門,便意外地看到了匆匆而來的汪若海,看樣子是有事情特地找過來的。

  習慣性的,他的心裏頓時又小緊張了一下:汪若海能找到這兒來,不會又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吧……

  “參見官家,吾皇……”汪若海見趙構正好出來,連忙便欲參拜。

  “行了行了,免了,”趙構瞄了汪若海一眼,見他臉上並沒有緊張、著急之類的表情,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事說事。”

  起初,因為四大家族的事情,汪若海的情緒很是低落了一段時間。

  雖然趙構很大度地不但沒有處置他,而且還繼續給予其足夠的信任,但汪若海自己卻覺得心裏有些愧疚和不安,不能夠如最初那麽坦然。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趙構讓汪若海參與伐金的謀劃,並囑咐他“兵馬未動,情報先行”,要求情報司全力運轉,收集各類金國信息,為決策和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慢慢的,汪若海的思路清晰起來,心情也好了許多。

  隨著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大宋已經漸漸具備碾壓各國的實力,打仗不再需要他竭力謀劃。

  隻要擬訂好大方案,嶽飛、韓世忠、張憲、劉錡、吳玠、張伯奮等將領隨便拉過來一個都能率軍作戰並獲勝。

  但無論誰領兵,都離不開情報工作的支持,這是在實踐中得出來的結論,可不僅僅是因為官家重視。用官家的話說,那叫“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情報工作,和搞陰謀詭計差不多,是汪若海的老本行,所以,他是打心眼裏喜歡。

  “官家,臣有機密要事奏報。”汪若海湊近了一點,輕聲說道,臉上寫滿了神秘。

  趙構知道汪若海是個極慎重的人,既然是機密事宜,肯定不能站在軍器監門口說,便指了指龍攆:“上去說。”

  “不敢不敢。”汪若海連連推辭,似是有些惶恐。

  在汪若海的記憶中,曆史上被皇帝邀上龍攆的臣子雖然不少,代表著無上的恩寵和榮耀,但通常,都沒有好下場,因而,他本能地有些抗拒。

  趙構當了這麽久的皇帝,多少已經有了幾分做皇帝的覺悟和心得,稍一琢磨,就大體上知道了汪若海的心思,隻好無趣地搖搖頭:“好吧,那就去文德殿。”

  在這個時代,皇權至上的觀念幾乎融入了每一個人的血液。汪若海並不是個例,他不可能也沒必要刻意去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什麽改變。

  靖康之恥這個曆史事件已經徹底改變了結果,金國潰敗、大宋崛起,現在更是開啟了華夏複興的新局麵,並且已經邁出了紮實而穩健的第一步。

  金國因為連連作戰失敗,人心浮動,汪若海花費了不少心思收買了一些朝廷官員收集各種信息,倒是頗有收獲。

  趙構一路上琢磨的這些心思,汪若海自然不知道,隻是按照正常程序匯報最新的信息:“吳玠那一路已經率先到了黃龍府,黃龍府城防堅固,守兵眾多,守將乃是當今金國完顏晟的叔父完顏謾都訶。

  此人因與完顏斜也不合,又不受完顏晟待見,被打發到黃龍府擔任城防將軍之職。

  吳玠到了黃龍府,安營紮寨,全軍修整,這個完顏謾都訶私下派心腹與吳玠接觸,有意獻城投降,也提了條件:我朝支持他擔任金國國主,接受我朝封禪,作為我朝附庸,保留常備軍隊一萬人,”他頓了一頓,似是等趙構消化信息,才接著說道:“而且,他要求與我朝忠勇軍享受同等軍備待遇,可以出錢購置武器裝備,以彈壓其他派係勢力。”

  說完,他便看著趙構,等他表態。這個條件涉及國朝大計,吳玠不敢擅自做主,他同樣不能。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好事,但這個完顏謾都訶,趙構完全沒有印象,若不是汪若海點出了他他和現在的金國國主完顏晟的關係,他根本不知道有這號人物。

  也就是說,這個人在曆史中應該沒什麽名氣,又不是完顏宗弼這樣的名將,需要給他麵子?

  何況,他還想保留一萬常備軍隊,更是異想天開地要求享受忠勇軍同等裝備待遇,想什麽呢?

  “哼,想的還挺美,”趙構嗤笑了一聲,原本想直接拒絕,又一想這個完顏謾都訶很有可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便改口說道:“這個完顏謾都訶願意投降,當然是好事,但他提的條件,有些過分。保留金國之地?想都別想,給他個王爺做做保他一世無憂倒是可以,而且,封地隻能黃龍府一府之地,常備軍最多不能超過一千。想要做我朝臣子,就得有臣子的覺悟!”

  汪若海莞爾一笑,官家的態度在他意料之中,意見也基本與他的想法一致,若不是此等大事必須得請示官家決斷,他都想直接回複吳玠了。

  “官家英明,”他先順口逢迎了一下趙構,才補充道:“一府之地,也不少了,足夠他一世享受榮華富貴,但軍政大權也不能給他,官府人員需由我朝選派,當地駐軍亦由我軍負責,讓他當個清閑王爺已經算他的造化了。”

  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趙構隻負責定下基調,其餘細節由李綱、趙鼎等人做主即可,可以放權的事情,他才懶得煩神。

  他淡然回道:“準了,你傳我口諭,讓吳玠按此意見與完顏謾都訶交涉,談得來便談,談不來,就打,跟我討價還價,他還沒那個資格。”

  說這話時,趙構無意間已流露出無比的自信,汪若海感同身受,心裏一樣的豪情萬丈。

  大宋的崛起,已無可阻擋!

  半天時間觀看警示教育片,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