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國考再即,韓談的選擇!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3-22 10:10      字數:2204
  這一問,如千斤之重。

  韓談心中如山火沸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麽,以及這句話包含的機遇。

  但是,韓談清楚自己的才能,以他的能力掌控這樣一個暗中勢力,還是有些不足的,正因為如此,他才覺得始皇帝的這一番話,重如泰山。

  機遇就在眼前!

  念頭閃爍,韓談連呼吸都變得粗重,他心裏清楚,自己的這個選擇十有八九會改變他的一生。

  韓談也不願在秦宮之中碌碌無為,一輩子隻能打雜,最後無聲無息的老死,這一刻,始皇帝將機會擺在他的麵前。

  如此誘人!

  ……

  “呼……”

  長長的出了一口粗氣,韓談朝著嬴政肅然一躬:“稟陛下,臣有信心,臣願為陛下,為大秦效死!”

  這一刻,韓談徹底放下了心頭的戒備,他願意把握住這個機會,實現從蟲到龍的變化,畢竟這個時代,沒有人甘願平凡。

  大爭之世,名士風流!

  更有布衣傲王侯!

  韓談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內侍,但是有趙高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麵前,自然不想一輩子隻是幹著些許雜事,稀裏糊塗的過一輩子。

  “嗯!”

  點了點頭,對於韓談的選擇,嬴政並不意外,畢竟才是最合適的場景,在巍巍大秦之中,能者上,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下去之後與趙高交接一下,至於需要的錢財,從朕的內庫出!”

  “諾。”

  ……

  韓談走了!

  嬴政一個人坐著,喝了一口米酒,雙眸之中精光閃爍,以黑冰台監視天下,以黑衣衛為劍,以帝國之劍放眼大秦之外。

  以羅網監視除了鹹陽之外的天下官吏,以大秦之盾護衛嬴姓一脈,坐鎮整個鹹陽城,節製羅網。

  這樣一來,嬴政手中的暗中勢力,達到了一個平衡,層層節製,層層掣肘,不至於太過於出格。

  暗中勢力一旦失去限製,必將會發生巨大的危險,就像是一頭猛虎出籠,很有可能會噬主。

  ……

  “陛下,丞相王綰求見!”

  半個時辰之後,趙高的聲音突然響起,人從門廊下走進,朝著嬴政肅然一躬,道。

  從羅網拆分,趙高就清楚的意識到,始皇帝這是要拿他開刀了,他曾經在夜裏自查,卻沒有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的錯誤。

  但是,從那以後,趙高明顯變得更為恭敬。既然找不到自身的錯誤,那就從態度之上改進。

  這是趙高找到的唯一辦法!

  “傳!”

  王綰進入鹹陽宮書房,從來都不需要通傳,這一次如此做,雖然嬴政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卻也沒有太過在意。

  他相信接下來,王綰會給他一個滿意的交代。

  “臣王綰拜見陛下!”

  走進書房,看著伏在長案之上的嬴政,王綰肅然一躬,道。

  “坐。”

  點了點頭,王綰隨及落座,朝著嬴政一拱手:“陛下,距離國考之期已經臨近,臣請求陛下明確國考內容,以及國考之地。”

  “這件事確實要抓緊了!”

  放下手中的奏章,嬴政忽然想起來了,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忙碌土地改革一事,雖然坐鎮鹹陽宮,但是嬴政從未有一絲的放鬆。

  在這個時候,嬴政方才經過王綰提醒,意識到國考將近,雖然他也清楚這一次的國考,隻是一個樣子活兒,但是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

  這一次的國考縱然大多數都是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的人才,但是下一次,下下一次,庶民之中的力量將會增加。

  在多年之後,庶族將會成為大秦帝國之中一股強大的力量。

  一念至此,嬴政沉默了一會兒:“在大秦文碑東側,修建一座考場,盡量大一點,這一次人數不夠,空著就空著。”

  “同時在鹹陽宮廣場之上聳立一座朕的銅像,但凡是參與國考的人,都必須要在大秦文碑以及銅像之前立誓。”

  “諾。”

  點了點頭,王綰對於始皇帝的要求答應了下來,這些要求都不難,也不出格,更何況,一直以來,始皇帝的政令從未出現誤差。

  “那陛下,國考之中考題如何出?”這一刻,王綰眼中有光,他相信這一次的考題,隻有始皇帝才有資格出。

  以這一次為例子,以後得每屆國考,出題就有了一個範圍。

  聞言,嬴政沉吟了片刻,突然一笑:“國考這一次隻考兩科,一科以秦法為例,步入大秦帝國朝廷,必須要精通秦法。”

  “同樣的,另外一科,以大秦帝國現階段出現的問題為題,如何解決為答案,朕要看一看會不會出現治國之才!”

  “諾。”

  ……

  王綰點了點頭,他對於這一次國考,本來沒有報太大的希望,畢竟在大秦帝國之中,存在著晉升渠道。

  但是,伴隨著土地改革的開始,特別是始皇帝手段強硬,不惜以大秦銳士開道,這便讓王綰清楚了始皇帝的圖謀。

  借助土地改革動搖老世族的樹大根深,然後以國考進一步瓦解,從而將大秦帝國之中的老世族等固有的勢力打散,然後重組。

  跟隨始皇帝多年,對於始皇帝最近一段時間的政令,他也曾仔細琢磨,最後得出結論,始皇帝在朝廷之中的舉動,是為了大秦銳士做準備。

  畢竟這一次,始皇帝下令通武候整合大秦樓船士,這便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自古以來,樓船士從來就沒有單獨成軍,被一個統帥掌控,樓船士一直都是一直大軍之中的附屬。

  這一次,始皇帝打破了這種常規。

  最重要的是,伴隨著始皇帝這一舉動,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將會得到徹底的整合,全部掌握在始皇帝心腹手中。

  九原之上,蒙恬手握三十萬北地軍,藍田大營二十萬大秦銳士,那不僅是帝國最精銳的大軍,更是直屬於始皇帝統帥。

  除去南征的大軍,剩下的樓船士一旦集結,人數絕對不會小於北地軍。

  這樣一來,大秦銳士以及樓船士,將會真正意義上,掌控在始皇帝手中,而且直接掌控者,清一色的名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