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秦有今日,在於因勢而變。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3-18 21:51      字數:2192
  井田製!

  對於大秦帝國而言,井田製是一個忌諱,因為井田製來源於周朝,幾乎與分封製度捆綁在一起。

  大秦創製之處,便明令天下,廢除分封製度,一切都是為了帝國的集權統一,甚至於新創造了一個由上而下,垂直管理的製度。

  哪怕是始皇帝諸位公子,也隻能從軍,從政,從底層一步一步升遷上來,而不是一下子從天而降,封王一地。

  正因為如此,在始皇帝強大的震懾下,哪怕是聚集了天下各大學派的博士學宮的眾博士,也不敢亂說。

  此刻淳於越提及井田製,頓時讓整個鹹陽宮大殿一下子安靜了下去。

  井田製是春秋之前,一種實現土地公有製的途徑,但是周禮之中的井田製度,是一種理想化的土地製度,可行性太低。

  但是周朝的井田製與周禮之中的井田製度並不一樣,井田製度唯一的可取之處,便是規定一切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這種公有製並不完全,有太大的缺陷,他是周王代表奴隸主階級占有全國所有的土地,然後分配給大小奴隸主使用。

  占人數最多的奴隸與庶民則完全被排除在外。

  由於周王與大小奴隸主終究是屬於少數人,井田製從某一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變異的土地私有製。

  帝座之上,嬴政心中對於井田製度的優劣自然是一清二楚,特別是曆史上已經證明井田製已經過時了。

  他不可能讓曆史倒退!

  哪怕是在遙遠的未來,兩千年後,土地私有製才是根本。

  “淳於越博士,你所言的井田製指的是周禮之中的井田製度,還是周王朝時期的井田製度?”

  治栗內史鄭國不在,一時間,群臣沉默,無奈之下,嬴政親自下場與淳於越辯論。

  井田製度不可能重現,但是這是朝會,既然淳於越提出來,就必須要談論,然後給出不可行的理由。

  要不然,整個朝堂成為他一個人的一言堂,這對於大秦帝國有害無利。

  “稟陛下,臣所言自然是周禮之上的井田製!”見到嬴政將這個問題放出來談論,淳於越看到了一絲希望,不由得變得激動起來。

  井田製度一出,就意味著秦法可以動搖,帝國的政策可以改變。

  這一刻,朝堂之上的眾博士,特別是儒家博士,仿佛嗅到肉味的蒼蠅,一下子興奮了。

  一旦將井田製度推行,這意味著分封製度也將會出現,建立儒家理想之中的社會也將隻有一步之遙。

  甚至於井田製度,本就是分封製相配套存在,畢竟真正意義上的井田製指的是一種農業,軍事,行政,一體化的製度。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這一刻,不用嬴政開口,李斯這個秦法的忠誠維護者便慷慨激昂,道:“井田製在周王朝隻是管理京畿之地的土地製度,更有公私之分。”

  “至於周禮之上的井田製度,隻是一個空想,根本就沒有推行的可能性,要不然,為何周王朝不推行周禮之上的井田製度,而弄出來一個似是而非的井田製度。”

  李斯目光如炬,站在鹹陽宮大殿之上,就像是一柄法刃,散發著凜冽之氣。

  “春秋戰國,如今已經到了大秦帝國,當年春秋之末,戰國初期,井田製度已經不適合天下,這有了商君變法。”

  “如今從戰國末到了大秦帝國初期,帝國的土地製度確實要改變,但是,我們要往前看,而不是倒退。”

  說到這裏,李斯朝著嬴政肅然一躬,神情誠懇,道:“陛下,臣以為淳於越博士之言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你放屁!”

  淳於越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倉促之際,都爆了粗口:“土地私有製以至於出現土地兼並,舉國之內豪強並起,民不聊生。”

  “在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戰國的大爭之世,大秦帝國統領中原,正是井田製度恢複的最佳時期。”

  “李斯,你如此阻攔,不知是何居心?”

  ……

  這一刻,淳於越急眼了。

  好不容易見到始皇帝有鬆口的跡象,淳於越自然不會讓這樣的機會猶如一道光一樣,一閃而過,自己隻能看著而抓不住。

  一時間,以淳於越為首的儒家,以及一些想要井田製以及分封製的官吏,與以李斯為首,堅定大秦法製以及郡縣製的官吏,爭吵了起來。

  以至於,整個朝堂之上亂成了一鍋粥。

  帝座之上,嬴政雙眸微微一眯,整個人一下子不好了,望著朝堂之上,兩夥人吵的不可開交,你來我往,大有以唇槍舌劍殺了對方的趨勢。

  除此之外,還有一幫人冷眼旁觀,一言不發,保持中立。

  將這一幕盡數收斂於眼底,嬴政突然覺得自己對於這個朝堂的掌控力太弱了,這一刻,他對於三公九卿製度在心裏產生了懷疑。

  大秦帝國成立,大秦朝堂開始前無古人的創製,但是時至今日,竟然還有人為了製度這種根本性問題爭吵。

  這一刻,嬴政心頭湧上了一絲失望,這不僅是對於滿朝文武的失望,也是對於自己的失望。

  ……

  “好了!”

  冷喝一聲,嬴政皺了皺眉:“這裏是大秦鹹陽宮,不是當陽街,爾等乃大秦重臣,不是小商小販!”

  “大秦有今日,是因勢而變,是需要滿朝文武齊心協力,而不是像你們一樣在朝堂上爭吵。”

  “爭吵若是能夠解決問題,不如諸位北上草原,將匈奴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死如何?”

  ……

  “臣等失禮!”

  被嬴政一番訓斥,頓時整個鹹陽宮之中消停了,隻是不管是李斯等人還是淳於越等人都臉紅脖子粗,怒視著對方。

  這不是一點小分歧,而是執政理念,甚至於信仰的分歧。

  雙方沒有絲毫的退讓,也沒有退讓的餘地,因為他們都站在底線的邊緣,一旦退讓,就意味著一敗塗地。

  ……

  看著縱然因為自己開口,不在爭吵,依舊劍拔弩張的兩方,嬴政一時間有些頭大,朝堂之上,出現執政理念的分歧,太過於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