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國之君,舉止之間皆帶有政治色彩。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3-18 21:51      字數:2196
  在大秦!

  特別是此刻的大秦,李斯是一個孤臣。

  結合記憶之中的信息,嬴政清楚李斯真正起勢是現在,成勢於未來,特別是焚書坑儒之後。

  如今的大秦朝臣大多來自於世家,來自於勳貴,伴隨著大秦帝國成長起來,跟隨著商君變法,以及這百餘年間成長起來的軍旅世家,已經逐漸從大秦功臣的位置上,向著毒瘤傾斜。

  隻是曾經作為新興階級崛起的因為戰功得到封爵賜土的人,已經在一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之中腐爛。

  嬴政心裏清楚,此時此刻,需要一個新的階級登場,進行一場血雨腥風的變革,一如當初商君衛鞅的變法。

  用雷霆萬鈞之勢,徹底將這一腐朽至近乎於爛掉的階級埋葬。為新的階級出現,清掃道路。

  一百年前,上天選擇了衛鞅與秦孝公。一百多年之後,上天選擇了他。

  這一世,注定他將艱難的獨行,巍巍帝國,自己扛下。

  嬴政心裏清楚,這一世,沒有人與他同行,他沒有孝公那般幸運,有一個絕世大才前來輔佐,而且兩個人的目標一致。

  此時此刻,隻有他一個人清楚未來的目標在何處,清楚未來會如何。

  ……

  在大秦帝國的朝堂之上,王綰屬於中間派,雖然勢力不是最大的,但是倒向任何一方,都會發生驚天變化。

  李斯是孤臣!

  嬴政心裏清楚,此時此刻的李斯,根本不是馮去疾等人的對手,想要讓其迅速壯大,王綰便是最佳的選擇。

  此刻開口,便是給王綰透露風聲,然後循序漸進。

  “陛下,李斯才華橫溢,這一點老臣自然是承認,但是此人對於法家信仰極深,不利於帝國……”

  同殿為臣這麽久,王綰又不是真的老的糊塗了,自然清楚李斯的治國理政之能,但是,他不認同的不是李斯的才華,而是李斯這個人。

  “朕在,李斯隻能安分守己!”

  淡淡的一句話,彰顯出了強大的自信,放眼整個大秦,這一句話,也隻有嬴政有資格說。

  哪怕是在曆史上,嬴政活著一日,李斯,趙高,都不敢張狂,而是在安分守己,為了大秦帝國奔走。

  ……

  “王綰,陪朕走走,去看一看荊軻塔,見一見這位故人!”半響之後,嬴政突然開口,道。

  “陛下,荊軻在名義上,依舊是刺客,是刺王殺駕的賊子,與陛下天然對立,臣以為不宜前往……”

  荊軻的案子,是廷尉府判決的。

  雖然大秦群臣都清楚其中發生了什麽,但是有些事情,注定是不能說,隻能隱藏在滾滾歲月之中的。

  如今嬴政前往荊軻塔,容易讓人聯想。

  “都過去了,荊軻已經死了,燕國也已經滅了,一切的仇恨,也該放下了——!”望著高聳入雲的荊軻塔,嬴政長歎一聲,道。

  荊軻塔!

  對於此刻的大秦帝國來說,未必就是壞事,若是操作得當,足以撼動整個燕地的民心。

  “這個時代,因為戰爭,因為難以記錄,早已經失去了太多的秘密,朕不想讓荊軻背負罵名!”

  這一刻,站在波光粼粼的易水河岸,嬴政念頭萬千,他之所以前往荊軻塔,並非去欣賞風景,而是帶著政治意圖。

  從李康的記憶之中,他對於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一句話,很以為然。

  其實那句話,最早出現於《荀子·王製》。原本的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大秦皇室便是舟,而天下黔首便是水,而大秦帝國的這一潭水,渾濁不堪,成分太過於複雜。

  如今更是被劃分成七大水域,可謂是各自為戰,如今就算是想要疏通天下水係,都極為的困難。

  而前往荊軻塔,便是瓦解這燕國之水的第一步。

  嬴政作為祖龍,大秦始皇帝,中原大地之上,真正意義上的千古一帝,自然不會閑的無聊去幹一件事。

  他的一舉一動,都帶有極其濃烈的政治色彩。

  “諾。”

  點了點頭,王綰沉默了片刻:“既然陛下執意前往,臣去安排……”

  “好!”

  ……

  前往荊軻塔,這是對於燕地釋放的一個信號。

  至於燕地國人百姓是否接受,嬴政從未想過,他一手蘿卜,一手大棒,若是給了蘿卜不吃,他不介意用大棒教訓之。

  亦或者說,燕地隻是一個試點。

  是對於嬴政心中想法的試驗點,這裏抵抗力除了韓地之外最小,而且又遠離國都,屬於大秦朝廷鞭長莫及之處。

  失敗與否,對於嬴政並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一旦成功,將會是扭轉乾坤的第一步。

  ……

  荊軻塔,幹淨整潔,很顯然有人常年來打掃,整個荊軻塔之中,隻有一柄劍,一個靈位。

  在荊軻塔之中轉了一圈,嬴政目光閃爍了一下,轉頭朝著王綰,道:“準備筆墨,朕要在這裏留下筆墨。”

  “陛下?”

  這一刻,因為嬴政的一番話,讓王綰麵色上一愣,隨及心中大吃一驚。他可是清楚,嬴政提字,意味著什麽。

  聽到王綰的聲音,嬴政目光一頓,隨及便清楚了王綰的意思。

  他心裏清楚,對於王綰不解釋清楚,必然會阻攔重重,念頭一轉,朝著王綰一字一頓,道。

  “朕是為了讓天下人看到一個真實的荊軻,打擊一下燕國王室在於燕地的威望,同樣告訴天下人,我大秦的存在,是為了建立一個富強的大帝國。”

  六國遺族存在,這便是六國之地,時常不安分的原因。

  當天降流火之後,嬴政見識到了未來,他就對於這一善舉,心中後悔不已。

  亂世用重典,有時候殺戮,往往是解決事情最好的辦法,隻是當初的自己,想的有點多了,小覷了這些人的難纏程度。

  若是當初能夠一眼望穿未來,他一定會大開殺戒,將六國遺族一一清除,讓中原大地恢複和平。

  這一刻,嬴政的臉上有光,仿佛一個神聖站在眼前,向著信徒宣講宏圖大誌,以及未來的堂皇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