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等鹹陽事了,朕親至九原,核定出征大事!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8-31 21:41      字數:2117
  “陛下,匈奴之患確實迫在眉睫,但是臣不建議此刻出兵!”

  李斯遲疑了一下,朝著嬴政勸諫,道:“我們大秦帝國內部的建設大多數都是剛剛開始,而且,九原之上的北地軍尚未完成換裝。”

  “不管是完成換裝,還是訓練大軍讓其配合默契都需要時間。”

  “最主要的是,我們需要驗證打造學宮以及馳道,構建大秦帝國交通網的想法是否可行,更需要整合天下商賈,讓其健康的運轉。”

  “這一段時間之內,各大官署都在忙碌,都幾乎可以說腳不沾地。”

  “除此之外,匈奴之地,皆是草原,那裏不能農耕,我大秦縱然是占據,也無法徹底的消化,反而會浪費我軍力........”

  “若是此刻就籌謀戰爭,這意味著,我大秦國力被分散,按照陛下的計劃,基本上等於一環套著一環。”

  “任何的一環出現問題,就意味著整個計劃完全崩潰,臣以為這樣做,我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太大了。”

  “臣請陛下三思!”

  雖然嬴政的一番說辭說的很熱血沸騰,但是,李斯清楚,凡事要量力而行,若是不推行學宮以及馳道,大秦帝國倒是可以發動一場戰爭。

  但是,現在已經將學宮以及馳道提上日程,若是繼續發動戰爭,大秦的國庫未必就能夠肩負這樣的巨大的壓力。

  瞥了一眼李斯,嬴政看著王翦,道:“武成候你的想法呢?”

  聞言,王翦不由得苦笑一聲,朝著嬴政,道:“陛下,臣以為李相的話很有道理,但是,陛下所言也有道理。”

  “匈奴之患,已經迫在眉睫,縱然是不現在發動戰爭,但是戰爭的準備,宜早不宜遲,隻有提前準備了,縱然是邊境之地發生意外,我們也不至於慌張。”

  “嗯。”

  微微頷首,嬴政手中的鹿盧劍落在百越之地,然後朝著王翦與李斯,道:“現在,不管是北伐匈奴的直道,還是南征百越的靈渠都已經修建貫通。”

  “武成候覺得若是我大秦發動戰爭,應該先行征伐匈奴還是先行征伐百越之地?”

  聞言,王翦神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臉上的笑意盡數收斂,整個人走向前去,目光始終落在地圖之上。

  有道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戰爭這件事上,王翦很是認真,他心裏清楚,對於現在的大秦帝國,任何的一場戰爭都需要重視。

  勝負,對於現在的大秦,影響太大了。

  這一刻,王翦看似盯著輿圖,他更多的是在回憶他書房中那副輿圖與這裏的輿圖的差距,半響之後,王翦在心中理清楚了思緒,方才朝著嬴政,道。

  “陛下,臣以為當先行北伐匈奴,百越之地,縱然有百越混居,短時間之內他們根本無力北上。”

  “但是,對於匈奴則不一樣,匈奴的頭領頭曼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更何況,我們殺了其子冒頓。”

  說到這裏,王翦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始皇帝,他可是清楚,冒頓是始皇帝親手殺的,這個舉動很突兀,而且也不符合始皇帝的身份。

  看到始皇帝的情緒沒有變化,王翦繼續,道:“正因為如此,我們與匈奴有大仇,而且匈奴也有南下的能力。”

  “這些年,匈奴精銳時常寇邊便是明證!”

  “嗯!”

  點了點頭,嬴政朝著王翦,道:“看來武成候對於此事心中早有想法,朕相信蒙恬心中也有想法。”

  “武成候可先行前往九原,與蒙恬商定此事,等鹹陽事了,朕親至九原,核定出征大事!”

  “諾。”

  看到嬴政與王翦的談話,李斯心中焦急,想要勸諫,卻又不得不沉默,他心裏也清楚,大秦與匈奴之間,必有一戰,而這一戰不可避免。

  “李斯便負責鹹陽諸事,朕會讓王綰負責此戰的糧草等問題!”

  “諾。”

  聞言,李斯不由得苦笑一聲,他心裏清楚,鹹陽的事情交給王綰與扶蘇,確實不能讓嬴政放心,但是,他也想參與戰爭。

  心中想法萬千,雖然已經點頭應諾,但是眼底深處依舊是掠過一抹遺憾。

  “此戰,就讓李由也參與,李相回去之後,囑咐李由跟隨武成候北上,在北地軍中參與訓練。”

  聞言,李斯激動了,他心裏清楚,自己已經是關內侯了,想要封徹候,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但是,他的兒子李由雖然有爵位,也隻是一個五大夫爵,此番跟隨王翦前往九原,未來征伐匈奴的戰功,必然有李由一份兒。

  一念至此,李斯不由得感動,道:“臣拜謝陛下天恩!”

  .........

  “李相,替朕擬一道戰書,告訴章邯,西北的戰事,差不多結束了。”嬴政朝著李斯一笑,然後朝著王翦,道:“這一次北上,武成候就將這一群小子帶去。”

  “他們雖然經曆了西北的戰爭,但是西北的戰爭強度不夠,隻有真正經曆一場真正的戰爭,在死亡的邊緣徘徊,他們才會成長。”

  “一如扶蘇一般。”

  “此番北上,將朕的幾個子嗣都帶上,讓他們也見識一下戰爭,見識一下生死,讓他們清楚,大秦帝國的和平來之不易。”

  “當然了,朕會帶著扶蘇與君度前往,讓他們親眼見證一下何為戰爭,何為死亡,這對於大秦帝國是好事。”

  “諾。”

  點頭答應一聲,這一次王翦與李斯都沒有推脫,老秦派係的力量太弱小了,大秦本土的擅長戰爭的武將,在年輕一輩幾乎沒有成長起來。

  相比於韓信與項羽,不管是蒙訴還是王離等都太弱小了,王翦清楚,經曆戰爭對於他們有好處。

  很顯然,始皇帝在刻意的培養這些人,作為臣子,而且是大秦本土係的臣子,他們自然不會反對此事。

  要不然,未來大秦帝國朝堂之上的平衡,將會被打破。對於嬴政的擔憂,王翦與李斯也有同樣的擔憂。

  他們都清楚,大秦本土的優秀將領,不管是王賁還是蒙恬都上了年紀,不管是趙佗還是辛勝,亦或者章邯,都屬於中壯派,而不是少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