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原來這個天下,萬千庶民隻想要活著。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5-17 12:50      字數:2233
  扶蘇在狐假虎威!

  但是,他的目的是好的,因為嬴政的意思也是這樣的,以庶民的身份行走在藍田縣,必須要縣令出具文書。

  要不然,在藍田縣之中寸步難行。

  “公子請稍後,臣這就去處理!”溫如卿連忙朝著扶蘇請示,然後匆匆離開了書房。

  他心裏清楚,扶蘇是大秦長公子,隻有可能登上帝位,成為大秦帝國二世皇帝的主。

  他一小小的縣令,得罪不起,而且扶蘇話裏話外,都提到了始皇帝,這讓溫如卿更是敬若神明。

  在溫如卿看來,扶蘇就是一頭猛虎,他藍田縣府這座小地方,容不下一頭猛虎咆哮。

  這一刻,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這一切,將這個瘟神送走。

  一刻鍾之後,溫如卿拿著文書,遞給了公子扶蘇:“公子,文書已經寫好!”

  “有勞縣令了!”

  結果文書看了一眼,扶蘇不由得莞爾一笑,文書上麵,赫然寫著秦蘇二字。

  雖然有些不好聽,但是扶蘇並沒有在意,轉身離開了藍田縣府,朝著屬於藍田縣的鄉野之地走去。

  望著猶如苦行僧的背影,溫如卿神色也是有些震動,堂堂帝國長公子,竟然親自前往荒郊野地,作為藍田縣令,他自然是清楚,現在的鄉下環境到底有多麽的惡劣。

  一個生長在深宮婦人之手的長公子,行走於鄉野,這一刻的溫如卿對於始皇帝極為的崇拜,但是心中多少有些擔憂。

  溫如卿心裏清楚,一旦扶蘇在藍田縣出事,縱然是始皇帝不追究,但是他的政治生命徹底的完了。

  在溫如卿看來,長公子扶蘇就是一個瘟神。

  但是,這個麵對這個瘟神,他無能為力,隻能按照扶蘇的要求去辦,讓其在藍田縣內活動。

  畢竟那是始皇帝下達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沒有理會溫如卿的碎碎念,離開縣府的時候,扶蘇自然是觀察到了溫如卿的神色,他隻是政治短視,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是清楚溫如卿心中的擔憂與怨念。

  隻是,他更清楚,這一次的藍田之行,對於自己到底有多麽的重要,明知道溫如卿的怨念,他也不得不行。

  更何況,他是大秦長公子,豈能因為一個人的怨念就裹足不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離開了縣府,扶蘇朝著距離縣府最近的一個鄉裏走去。

  三天時間,他根本就走不遠。

  隻能在藍田縣附近打轉,一個時辰之後,扶蘇已經沿著河岸而行,朝著有炊煙升起的山腳下走去。

  人以水為源,特別是這個時代,人往往都是聚集在河流之處,卻又遠離河流,以增加安全感。

  “藍田鄉,石軍裏!”

  打量了一眼道路口的名字,扶蘇朝著村落之中走去。

  他清楚,嬴政想要他了解大秦國人百姓的生存環境,見證大秦最低層人的生活,他隻有深入村落才有可能見識到。

  看著破舊的門扉,扶蘇遲疑了一下,他心裏清楚,看對方這情況,必然是很貧窮,自己一旦叨擾,一頓飯,就會讓對方雪上加霜。

  遲疑了許久,扶蘇方才朝著走到門前,開始敲門。

  “當當當........”

  手指落在木頭上,發出清脆的響聲,門口的敲門聲,驚動了院落之中的主人,一個略顯蒼老的婦人徐徐出現,將門打開。

  “大娘,在下趕路至此,這天氣太熱,可否討一碗水喝?”說話之餘,扶蘇將手中的文書打開,道:“大娘,這是縣府開具的文書。”

  在大秦,秦法條例極為的明細,沒有,驗,傳,不得入住客舍,若是不出具文書,必然會引起大娘的懷疑。

  “後生,裏麵請,大娘剛剛做好的粗飯,一會兒吃一口在趕路——!”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淳樸善良的,大娘隻是看了一眼文書,便笑著向扶蘇請了起來。

  “如此,多謝大娘了!”

  跟著大娘走進去,扶蘇找了一個陰涼處,將包袱放下,然後從大娘手中接過破了一角的陶碗,打了一通水,連喝兩碗,忍不住打了一個嗝。

  “後生,趕路太久,不能一次喝太多水!”大娘見到扶蘇如此飲水,不由得連忙勸諫,道:“你先在陰涼處坐一會兒,等飯好了,在吃點飯,喝點水,就好了。”

  “好的,大娘。”

  坐在陰涼處,扶蘇心中念頭閃爍,他曾經在商湯郡擔任郡守,那裏的百姓不光是愚昧更是貧苦。

  但是,那裏曾經屬於萁子朝鮮,而這裏卻是大秦的腹心之地。

  “大娘,最近幾年收成這麽樣,天地的莊稼夠吃嗎?”扶蘇心中有些好奇,朝著大娘試探,道。

  “這位後生啊,自從陛下頒布土地改革以來,各家的田地都有所增加,除了上交的賦稅之外,足夠吃了。”

  大娘神色之中,很是激動:“我關中各地,土改的最早,我們的生活相對於其他的地方好一點,我家一個遠方親戚來信,說在臨淄,糧食根本不夠吃,有時候,還會挨餓!”

  “這一切都多虧了陛下!”

  ........

  聽到大娘的感念,扶蘇心中一震,朝廷的策略,曾經反對者慎重,但是他從未在民間聽一聽這些庶民的聲音。

  “原來,這個天下的萬千庶民,他們隻想要活著!”

  這一刻,扶蘇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帝國的決策者,最重要的不是看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有多少,而是要看看萬千庶民對於這一政策的擁戴還是反對。

  底層的聲音,除非是被裹挾,被人可以的引導,否則這便是最真切的聲音,也是朝廷最需要聆聽的的聲音。

  吃飽喝醉之後,扶蘇朝著老婦,道:“大娘,你家田地在何處,我去幫忙!”

  吃了飯,自然是要幹活。

  在這個時代,有些能夠填飽肚子的飯菜,往往是給家中的勞力準備的,其餘人根本沒有資格吃。

  此刻,扶蘇吃了飯,他自然是想要出力。

  他不是一個吃了就打算離開的人,這是大秦,他不想因為他,而讓這個家庭付出太多。

  扶蘇清楚,老秦人為了大秦已經付出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