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9      字數:2215
  “噗!”

  冒頓沒有防備,青銅長劍輕而易舉洞穿了他的身體,望著平靜的嬴政,冒頓忍著痛苦,道。

  “為什麽?”

  冒頓沒有想到作為大秦始皇帝,他的偶像,居然會一言不發,便拔劍殺人。

  這樣的心裏衝擊,讓冒頓有些傻,傷口之上的疼痛,遠沒有心中的撕裂來的恐怖。

  他是匈奴的太子,更是匈奴的使者,而大秦始皇帝就這樣,沒有半點猶豫的殺了他。

  ……

  直視著冒頓,嬴政語氣平靜,但是聲音卻讓人身體發寒:“匈奴掠邊,我大秦子民死傷無數,今日就由你這個匈奴太子來祭奠!”

  “一路走好,朕恕不遠送了!”

  說罷,嬴政一把拔出長劍,冒頓的屍體倒在了地上,鮮血從傷口處流淌而出。

  突然發生的一幕,讓李斯,楊端和,蒙恬等人為之愣怔。

  今日始皇帝的表現太過於詭異,當年連六國王族中人,始皇帝都沒有殺。

  更何況,冒頓隻是匈奴太子,更是一個使者。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陛下,這……”

  揮手打斷了蒙恬的話,嬴政朝著李斯:“寫一份詔書,告訴頭曼,要麽稱臣,要麽滅族!”

  “將冒頓的首級割下,以冰鎮封之,作為送給頭曼當做禮物,相信頭曼一定會喜歡!”

  “陛下,這樣做等同於挑釁,目下的大秦帝國,不宜和匈奴開戰!”蒙恬神色肅然,連忙朝著嬴政勸諫,道。

  “如今的九原,當以穩為主,陛下,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刺激頭曼單於!”

  蒙恬坐鎮九原,對於匈奴的實力有所了解,若是大秦與匈奴開戰,將會拖住大秦的腳步。

  畢竟此刻的大秦已經兩麵開戰,縱然大秦帝國強盛,也不適合三線開戰。

  “哈哈哈……”

  對於殺了冒頓,嬴政並不後悔,縱然與匈奴大戰,縱然這樣做有些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但是,憂患必須提前減除!

  得到了李康的記憶,嬴政自然是清楚,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天命之子。

  而冒頓便是匈奴的天命之子這樣的人太過於詭異,遇到危機必死而不死,並且會迅速壯大。

  最恐怖的並不是冒頓,而是漢光武帝劉秀,這一個號稱大魔導師的男人。

  在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登基稱帝,國號新。

  可以說王莽的一生都被一層迷霧所籠罩,他出生在一個西漢末年貴族家庭,是當時權勢最為高漲的外戚王家的直係。

  自幼接受著傳統的儒家教育,接受著孔孟思想的熏陶,但是他卻出奇的離經叛道。

  土地國有、計劃經濟、國企私賣,這些在後世最熟悉不過的製度在王莽專政的時候,他提出來,並且推行過。

  這樣的人物,疑為穿越者,有了李康的例子,嬴政能夠理解穿越者為何物。

  但是這樣的人硬生生被劉秀擊敗,敗的太過於詭異,讓人難以相信,難以接受。

  一般而言,底層庶民起義,在最初期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實力太弱小,朝廷隨便來一支軍隊都可以剿滅。

  而且,劉秀的起義還被王莽高度重視,憑借漢室宗親的名號剛剛發展到兩萬雜牌軍,王莽便派出了四十萬大軍圍剿。

  以兩萬對四十萬,縱然是武安君白起親自率領大軍,亦或者兵仙韓信親自出手,也不可能勝利。

  但是,雙方大戰之時,隻見一道紅光於天邊下墜,直直的落到了王莽方麵軍的陣中,死傷無數。

  於是,漢軍軍士氣大振,劉秀也身先士卒,衝在陣前,瞬間就斬首數十。

  此戰劉秀方麵軍大勝,王莽的統治也是急轉直下。

  最重要的是在王莽統治時,天災不斷,民間怨聲載道,而劉秀即位後,風調雨順。

  劉秀的一生,他於微末中崛起,三年之內便稱帝了,十五年就掃平了天下,打仗不僅不燒錢,反而越打越多。

  正因為了解此人,嬴政才會突然出手殺了冒頓,在他看來,匈奴在頭曼手中就很好,沒有必要過渡到冒頓手中。

  而且頭曼與冒頓不合,這個時候大秦攜帶大勢,斬殺冒頓,縱然是頭曼也不會做出什麽過激的行動。

  甚至於,在心裏頭曼會感激嬴政,畢竟他想殺冒頓,最後卻沒有殺成。

  “這冒頓與頭曼不合,頭曼年齡大了,已經沒有了往日那種雄心壯誌了!”

  嬴政望著蒙恬與李斯,解釋,道:“我大秦攻伐匈奴,至少也要在數年之後,頭曼作為單於更有利於我大秦。”

  “冒頓年富力強,此人在頭曼打壓之下,依舊迅速崛起,絕非一般人。”

  “為了大秦帝國,能殺則殺!”

  “呼……”

  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李斯與蒙恬臉色依舊凝重,他們都清楚,斬殺使者會讓嬴政的名聲掃地。

  但是,死這是一個讓始皇帝極為忌憚詞,一時間,他們又不敢多言。

  李斯抬頭示意蒙恬,希望蒙恬能夠勸說始皇帝。

  得到李斯的示意,蒙恬遲疑了一下,朝著嬴政一拱手,道:“陛下,擅殺使者,將來史書之上,會讓陛下留下惡名。”

  “額!”

  聞言,嬴政微微一愣,他之一生,早已經了解了,惡名,那是什麽惡名,明明是萬千罪惡盡加於朕身。

  “為了大秦,後世之名,朕不在乎!”

  嬴政從李康的記憶之中得知,自己在後世被稱之為暴君,而他的大秦被稱之為暴秦。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怪不得嬴政感慨,因為他可是清楚後世有一位皇帝隋煬帝,首開科舉,給了寒門士子一條向上走的路。

  結果卻讓儒家士子口誅筆伐,直接弄的永世不得翻身,這便是儒家士子的報答,說起來尤為可笑。

  一念至此,嬴政看著蒙恬,道:“蒙卿,你覺得章邯在西北之上,能否從容殲滅戎狄?”

  “稟陛下,章邯此人有勇有謀,他之所以這麽長時間才殲滅青羌,主要是為了鍛煉蒙訴,王離等人。”

  “一旦與戎狄交戰,必將會以雷霆萬鈞之勢鎮壓,更何況,戎狄不是匈奴,也不是大月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