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王離的無雙鋒芒!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9      字數:2178
  相比於其他人,嬴政對於王離很看好,王離此人天賦過人,曆史上之所以不如其父王賁一般驚豔,最大的原因是屬於王離的時代並沒有到來。

  兼並六國,統一中原的戰爭,在王翦父子手中結束,留給子孫後代的是在戰亂過後,如何重建一個新的時代。

  這是文吏的事兒!

  這便有了李斯在最後權傾天下。

  王離生錯了年代,沒有戰爭的洗禮,一個人很難成長起來,不是誰都一如冠軍侯霍去病,以及三國時期吳國大都督,丞相陸遜。

  一介白衣而起,便能夠打下改變局勢走向的戰爭。

  這樣的人,千古難得一見,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天縱奇才。

  這樣的人塵世上不多見,這個時代有且僅有兩位,一個西楚霸王項羽,一個兵仙韓信。

  除此之外,更多的人都是從底層攀爬而起,在一次又一次的殺伐之中鍛煉出來的。

  王離屬於後者!

  所以,這一次嬴政名義上以章邯為首,實際上這一次征伐西北,就是為了鍛煉王離以及蒙訴。

  他要讓老秦派係出人才,縱然是上天沒有給絕世之才,那他嬴政就以無上權勢硬喂。

  就算是一頭豬,也能夠堆成名將,更何況,王離與蒙訴都是出身於軍旅世家。

  骨子裏流淌著戰爭的血液!

  最重要的是,曆史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忠誠,相比於韓信等人,王離與蒙訴才能成為信臣。

  有些人,做一個人工具人便足夠了。

  對於這些事,嬴政心中早已經有了預料,也有了一些想法,不得已之下,他才沒有派遣最適合的人前去征伐西北。

  若不是為了培養王離等人,嬴政一定會派遣項羽前往征伐西北,這才是對大秦帝國最有利的。

  但是,項羽身份特殊,縱然是霸道如始皇帝,在心中也不得不留一分。

  懷疑在心,這是一個帝王的本能,就算是如何忠誠的臣子,也要留一手,多一個心眼兒,便是多了一個退路。

  作為帝王,必須要多無數的底牌,唯有如此,這個天下才會安穩。

  所以,能夠成為嬴政信臣的隻有老秦人,而且是一直忠誠於秦皇室的家臣。

  所以,將王離,蒙訴等人培養起來,不論是對於大秦皇室,還是對於大秦朝廷,都勢在必行。

  一個國家,一個朝堂之上,必須要有派係存在。

  對於嬴政而言,結黨並不是大問題,隻要不營私,都在他許可的範圍之內。

  隻有派係存在,作為帝王才能以帝王心術平衡之,從而保證帝國掌握在皇帝手中。

  嬴政自己可以鎮壓一切聲音,但是,他不能夠保證後代之中,全部都是一如他這樣強勢的帝王。

  若是出現胡亥那樣的昏聵之君,沒有派係相互掣肘,帝國分崩離析,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嬴政此刻刻意打造山東係,以及老秦係,本身就是為了後輩子孫著想。

  等到天下學宮建立,必然會有學院派崛起,到時候,大秦帝國內部的政治勢力將會變得更加的複雜。

  這樣一來,反而更有利於大秦帝國的傳承。

  ……

  “陛下,章邯將軍率領大軍已經過了隴西郡,其中王離將軍擔任先鋒大將,已經踏入青羌。”

  頓弱走進書房,將黑冰台傳來的消息一一稟報給嬴政,他心裏清楚嬴政的想法,所以,對於這一次章邯率領大軍征伐西北,極為的關注。

  甚至於這一種關注,遠在武成侯王翦率領大軍南下,攻伐極南地之上。

  他與姚賈交換過消息,對於極南地雖然不了解多少,卻也略知一二,在極南地隻有野人部落,根本不是大秦銳士的對手。

  但是,西北之上不僅有戎狄殘部,更是有正值巔峰的大月氏,頓弱可是清楚,如今匈奴的單於之子,便是在大月氏為質子。

  匈奴強大與否,頓弱自然是一清二楚,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大月氏,到底有多麽的恐怖。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

  “王離進入了青羌?”

  呢喃一聲,嬴政走到書房之中巨大的大秦帝國地圖之前,目光落在青羌之地,眼底掠過一抹精光。

  青羌之地,等同於後世青海,這裏不光是鹽湖遍布,可以生產出大量的精鹽。

  更重要的是,這裏的日月山,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是青海省內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線,劃分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

  日月山一直以來就是曆史上“羌中道”、“絲綢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

  南北朝時期,由於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堵塞而開辟的“絲綢南路”,即經日月山、青海湖,過柴達木盆地通往西域。

  唐代開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東北入境從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薩,貫穿海南州腹地。

  日月山更是曆史上會盟、和親、戰爭以及“茶鹽”、“茶馬”互市的關鍵點。

  日月山東側是青海的農業區,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風光;西側是一望無際的牧場草原,草原遼闊,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

  日月山頂部由第三紀紫色砂岩組成,山體呈現紅色,稱為“赤嶺”。

  相比於日月山,嬴政更喜歡赤嶺這個稱呼。

  真正讓嬴政在意的是,赤嶺曆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

  不論是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

  嬴政從李康的記憶之中,曾經得到一道消息,便是事關赤嶺。在北魏明帝神龜元年,僧人宋雲自洛陽西行求經,便是取道赤嶺前往天竺。

  而如今的天竺,便是孔雀王朝時期,對於那一片佛土,嬴政早已經渴望了許久。

  隻不過國內尚未平複,再加上請世界屋脊尚未征服,嬴政不得不壓下心頭想法,開始腳踏實地。

  所以,這一次征伐西北,嬴政對於章邯曾下達了死命令,必須要拿下赤嶺。

  然後在赤嶺之側,建立一營地,培養大軍,讓大秦銳士適應高原氣候,然後準備進攻那一片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