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殺戮連漢人的脊梁都能夠斬斷,更何況是一群蠻夷!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9      字數:2181
  “臣願往!”

  了了三字,便道盡了陳平的決心。對於一個有誌青年,在大秦帝國之中,沒有什麽比戰功更誘人了。

  別說嬴政沒有讓他放棄黑衣衛統領一職,就算是讓他放棄,以白丁入軍中,陳平也會願意。

  更何況,這是去當軍師,不僅安全,而且更有戰功。

  以陳平的聰明,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哪怕是麵對始皇帝,他也要爭取一二。

  大秦帝國人才濟濟,若是錯過這一次機遇,想要在下一次的時候得到,誰都沒有這份自信。

  陳平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所以,隻要是嬴政下達的命令,不論對錯,他都忠實的完成了。

  如今韓信與項羽已經嶄露頭角,也到了他崛起的時候了。

  但是,陳平是一個聰明人,他心裏清楚,既然是嬴政屬意讓他去,必然是有一定的任務。

  隻有弄清楚始皇帝的想法,唯有如此,才能兩這件事辦的漂亮,從而在大秦軍中崛起。

  立下赫赫戰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命運。

  所以,在這一刻,陳平沒有想太多,他隻是在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決定這件事。

  喝了一口茶水,嬴政沉吟了半響,對著陳平,道:“愛卿此行西北,對於異族之人,有何看法?”

  聞言,陳平立即就意識到關鍵點來了。

  嬴政讓他前往軍中擔任軍師,必然是有一定的要求,本來他想自己詢問,但是此刻嬴政已經問了出來,陳平也不敢怠慢。

  於是在心中思考了一下,朝著嬴政,道:“青羌之人能收複則收複,至於戎狄之人,一戰可滅,大月氏的情況臣不了解,一時間,臣不知如何決定,還請陛下示下!”

  對於這件事,陳平心中卻是沒有想法,畢竟這件事隻有嬴政才能決定,一直以來,他也從未接觸過。

  為了防止自己說錯,陳平將皮球遞給了嬴政。

  聽到陳平這樣問,嬴政輕笑一聲,隨及語氣幽幽,道:“戎狄一部,投降者為仆從軍,不投降者殺之,一部分為奴隸,青羌族人願意歸附者歸附,不願意者,等同處理。”

  “至於大月氏人,殺掉一批,抽對國內青壯成立一支仆從軍,剩下的人,送到國內成為奴隸,至於女人以朕的名義賞賜三軍將士。”

  “此戰,以鐵血殺伐為主,隻要是有人法抗,便殺之,縱然是讓西北之地空無一人,朕也在所不辭。”

  “更何況在西北之上,土地沒有中原大地之上肥沃,也許這也是這些年,西北之上爆發戰爭最少,沒有肥料的原因。”

  .........

  聽到嬴政的話,陳平臉色為之一變,他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足夠狠辣了,但是今日聽到嬴政的話,方才清楚,與始皇帝這樣帝王相比,自己就是一個小孩子。

  自己的狠辣,連始皇帝的百分之一都算不上。

  心中念頭閃爍,半響之後陳平朝著嬴政,道:“陛下,這樣做是不是不利於對於西北的統治?”

  陳平清楚,嬴政是想要徹底的占領西北,而不是進行一場掠奪戰爭,所以,他認為一一味的戰爭與殺伐不利於統治。

  “哈哈哈.......”

  大笑一聲,嬴政搖了搖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還有你錯了,殺戮也能夠讓人臣服,隻不過以往以來,戰爭的範圍都是在中原大地之上,朕下令不得濫殺無辜而已。”

  “當你殺一個人時,這個天下還有反對的聲音,那就殺十人,殺十人還是有反對的聲音,那便殺百人!”

  “殺百人不行,就殺千人,千人不行,就殺萬人,萬人不行就殺十萬人,十萬人不行,就殺百萬人。”

  “總有一天,屠刀之下,在堅硬的脊梁也會被斬斷。”

  “有時候,殺戮往往比教化更容易讓人臣服,若是朕當初將六國貴族趕盡殺絕,又豈會有那麽多的麻煩事。”

  得到了李康記憶的嬴政,自然是清楚曾經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殺戮了,也是清楚殺戮有時候真的比教化更有用。

  這一刻,他喝了一口茶水,看著一臉懵逼的陳平,道:“看來你還是不懂,朕給你講一個故事。”

  “在另一片天空下,一個稱之為明的朝代末期,通古斯入關後,進行了多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明朝滅亡之時,通古斯在侵吞中原的過程中采取民族壓迫政策,強迫廣大的中原人剃發易服。這一政策遭到了強烈的抵抗,原來歸順的地區也紛紛抵抗,然後通古斯政權采取屠城政策來強行推行剃發易服來樹立淫|威。”

  “通古斯軍在文化上采取的是民族壓迫政策,在大軍入中原地區之後,以多爾袞為首的通古斯野蠻貴族強迫廣大中原和其他民族進行剃發並改變裝束的文化同化行為。”

  “他們企圖滅絕中原文化並摧毀華夏族的民族意識與自尊,這些行為遭到了強烈的抵抗,並且原來歸順的一些地區如江陰等地也開始進行抵抗。”

  “受到各地區抵抗的通古斯軍當然不會就此罷休,而是采用了暴力的手段使各民族屈服,凡是抵抗違命不遵的地區均被屠城。”

  這個時候,嬴政的語氣之中也多了一絲煞氣:“趙州之屠,殺兩萬五千人。

  畿南之屠,殺五千人。潼關之屠,殺七千人。揚州十日,通古斯軍攻破揚州城後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大肆屠殺,事後城內僧人收殮的屍體就超過了八十萬具。”

  “嘉定三屠,殺的河水為之斷流。昆山之屠,城內庶民十不存一。嘉興之屠,大批年輕婦女被清軍擄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幾乎全遭屠殺。按當時人口來推,可能約五十萬餘人遇難。”

  “江陰八十一日,舉城上下隻有五十三人幸免於難。常熟之屠,沿河兩岸全是人頭。巴蜀大屠殺,通古斯朝廷做出了徹底屠殺作為報複,公開發布告示,宣稱: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金華之屠,殺五萬眾,其後幾次屠城,殺兩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