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人口增長與修法!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9      字數:2211
  對於人口增長一事,嬴政的態度極為的堅決,他心裏清楚,大秦帝國想要雄霸萬世,人口便是重中之重。

  特別是時間越長,人心將會變得更加難測。

  現如今,長安的學宮已經開始修建,南下一事,王翦親自坐鎮,對於嬴政而言,鞏固朝廷統治便是最大的一件事。

  特別是土地改革已經逐步結束,大秦的盛世必將會到來,人口不足,將會成為拖累大秦帝國的主要問題。

  對於有些事情,嬴政想法很多,但是條件在限製,有些事情他隻能循序漸進。

  特別是人口爆發,這件事說容易也容易,但是要說是艱難,也十分的艱難。

  糧食,和平缺一不可。

  雖然大秦帝國即將對於極南地用兵,但是大秦內部,在中原之上,大秦陷入了和平。

  這對於大秦帝國是一件好事。

  為了糧食,嬴政放棄了南越等地,將目光看向了極南地,而且大秦皇家海軍也已經開始試航。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嬴政唯一考慮的便是穩住。

  隻有穩住,大秦帝國才能向死而生。

  “陛下,這隻是你的想法,一旦發布人口增加詔令,極南地沒有找到一年兩熟的稻穀。”

  “大秦皇家海軍沒有找到土豆等農作物,恐怖的消耗,將會讓大秦帝國在第一時間陷入尷尬的境地。”

  王綰作為大秦帝國的丞相,這一刻臉上的擔憂一點也不少,因為他清楚,這樣做的利弊。

  這等於是將大秦帝國的未來直接是寄托在嬴政的一種幻想之上,作為帝國丞相,王綰對於此不敢苟同。

  他沒有嬴政那樣的見識,自然不會相信土豆以及紅薯這樣堪稱是神物的農作物會真的存在。

  他的意思是,以穩妥為主。

  王綰喝了一口涼茶,沉吟了片刻,朝著嬴政,道:“陛下,老臣以為大秦帝國走到今日不容易,應該穩妥起見。”

  “等武成侯攻下極南地,得到了一年兩熟的稻穀,便放開關中人口生養。”

  “等到大秦皇家海軍尋找到那一種畝產二十石的農作物回來,再行放開整個關外。”

  王綰放下茶盅,對著嬴政語重心長,道:“陛下,有道是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當下的大秦,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老臣以為,變革是必要的,但是保住大秦帝國才是一切變革的基礎。”

  “陛下,變革者永遠都是孤注一擲的,甚至於舉世皆敵,當年商君親手鑄就大秦崛起的基礎,不也最後五馬分屍麽!”

  “朕知道這些!”

  對於王綰的擔憂,嬴政不是沒有想過,萬一沒有找到土豆紅薯,萬一沒有找到一年兩熟的稻穀。

  但是,嬴政更清楚一點,如今的大秦帝國,若是不繼續往前走,就隻有轟然崩塌的可能。

  不管是找沒有找見一年兩熟的稻穀,亦或者沒有找見土豆與紅薯,大秦帝國的腳步都不可能停得下來。

  大不了,以浩蕩雄兵破敵,以掠奪諸國以養大秦,走一走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走過的路。

  有道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場戰爭爆發,雖然耗錢,但若是這一場戰爭勝利,便可以得到一個國家的財富。

  戰爭也可以賺錢!

  所以,滅國之戰勢在必行,人口增加的詔令也必須要推行,在這個時代,人口基數便是一切。

  “但是,朕有不得已推行的理由,這個大秦朕付出了心血,愛卿放心,朕絕對不會讓大秦生亂。”

  關於李康一事,他沒有辦法解釋,隻能以皇權強行壓下,縱然這樣做,會讓君臣之間生出嫌隙,但是他不在乎。

  以他如今的威望,足以壓下任何的不滿。

  ……

  “諾。”

  長長的歎了口氣,王綰點了點頭,他不在掙紮,因為他心裏清楚,自己如何據理力爭,也不可能改變嬴政的決定。

  雖然嬴政的威望與日俱增,但是一直以來,在朝堂上,從來都是和顏悅色,很少乾綱獨斷。

  但正是因為如此,隻要是嬴政乾綱獨斷,往往才更加的說明一件事,不容更改。

  ……

  蒙毅與王綰離開,這個時候,趙高匆匆走來了。

  “陛下,廷尉已經到了偏殿!”

  “嗯。”

  點了點頭,嬴政朝著趙高,道:“傳,同時準備小宴!”

  “諾。”

  趙高走出書房,一刻鍾之後來到了偏殿,對著畢元,道:“廷尉,陛下傳召。”

  “諾。”

  ……

  “臣畢元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秦萬年!”畢元走進書房,對著嬴政肅然一躬,道。

  看著畢元走進來,嬴政輕笑一聲,道:“廷尉不必多禮,入座!”

  “臣多謝陛下!”

  ……

  撇了一眼畢元,嬴政沉吟了片刻,語氣幽幽,道:“畢元,朕打算重新編撰《金布律》,你意下如何?”

  “陛下,金布律乃關於貨幣、財物方麵的法律。乃帝國之根本,不可輕動。”

  這便是畢元的態度,大秦帝國二十級軍功爵位製度以及秦法,耕戰體係等等。

  可以說是這個帝國的方方麵麵,都已經與《金布律》息息相關,如今嬴政打算動《金布律》,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雖然嬴政並不在意,但是作為廷尉,畢元不得不考慮這樣做的風險。

  “廷尉,大秦帝國當下的製度,已經不適合重本抑末,而是士農工商軍同步發展。”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畢元,意味深長,道:“未來的大秦,不僅要堅持大秦法製,更要超越周朝的農業,以及超越商朝的商業。”

  “超越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泱泱人才,也要有天下第一的大軍作為底蘊。”

  “所以,《金布律》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大秦帝國了,修法一事,勢在必行。”

  說到這裏,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畢元,一字一頓,道:“修法本就是廷尉府的事情,這一點,非你莫屬。”

  嬴政心裏清楚,秦法的修改,隻能是內部進行修改,不可能讓其他人修改。

  這一點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