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秦帝國皇家陸軍與大秦帝國皇家海軍!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8      字數:2235
  王賁心中有一個猜測,在未來大秦帝國之中,必然是大秦樓船士以及大秦銳士並重,甚至於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大秦樓船士的重視程度遠在大秦銳士之上。

  所以,這個時候的王賁已經沒有了當初從大秦銳士之中調集而出,前往整合大秦樓船士的鬱悶了。

  同樣的這個時候,滿朝文武官吏也是意識到了,未來的大秦樓船士前途無量,這不是皇帝忌憚王氏,而是看重王氏。

  ..........

  伴隨著大秦樓船士的滅國之戰,在大秦帝國之中,大秦樓船士一脈的將官也將會一個個的湧現,這一幕正好是嬴政希望見到的。

  “將來的大秦樓船士將會是在無際大海之上航行,而不是在各大河流之中消磨度日,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大秦樓船士已經不適合作為這支大軍的名號。”

  嬴政目光如矩,落在群臣的身上,道:“朕與通武侯,海軍署的官吏商議之後,決定以海軍二字,取代樓船士,同時為了榮耀,從此稱之為大秦帝國皇家海軍。”

  “同樣的大秦銳士為了與海軍區別,改名大秦帝國皇家陸軍。”

  “太尉府以及軍中諸將,海軍署各自設計出大秦帝國皇家海軍以及陸軍的軍旗,從今天起,玄鳥旗為大秦皇族的旗幟,同時以黑龍旗作為大秦帝國國旗!”

  “諾。”

  這一刻,文官眼中滿是嫉妒,畢竟在大秦帝國之中,以皇家命名,這便是無上的榮耀,很顯然,對於大秦三軍突然改名,他們心中除了愣怔之外,便隻剩下了羨慕。

  在大秦帝國之中,軍隊被抬起,一直以來都是文吏羨慕的一方。

  一切的事情都按照自己設計的方向再走,嬴政微微頷首,朝著群臣,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人可奏?”

  “陛下,臣有本奏!”

  典客頓弱走了出來,鹹陽城已經越來越亂了,他不能不站出來。

  而在鹹陽之中,有資格管理此事的隻有鹹陽令以及羅網的趙高以及自己了,而這一次的朝會,屬於三公九卿之間的朝會,鹹陽令根本沒有資格入朝。

  而趙高有因為身份問題,不能光明正大的提出這個問題,此時此刻,隻能是頓弱自己開口了。

  “準奏!”

  見到嬴政準奏,頓弱連忙走出來對著嬴政一拱手,道:“陛下,諸子百家巨子入秦,其中諸子百家眾人陸續入秦,國都鹹陽隱約有亂象發生。”

  聞言,嬴政瞬間就清楚了頓弱的意思,由於這一次諸子百家的巨子是因為嬴政的命令入秦的,這讓大秦各大官署在處理此事之上,有些畏手畏腳。

  一念至此,嬴政冷笑一聲,從帝座之上長身而起,望著群臣,目光冰冷無情,道:“在大秦帝國之中,皇不枉法,法不阿貴,諸子百家又如何,隻要是違背秦法,皆可懲處之!”

  “畢元,整頓一下,看來廷尉府官吏不在,鹹陽城已經不知道如何運轉了!”

  “諾。”

  對於頓弱之言,嬴政也是有些無奈,這件事因他而起,自然是讓他感覺到了一絲的憤怒,大秦帝國的官吏,竟然連這些都需要向他請示。

  這一刻,嬴政也是明白,曆史上那些皇帝為何早死。

  這根本就是累死的。

  連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需要來麻煩皇帝,真想不通有些官署以及官吏的存在是為了什麽。

  一念至此,嬴政反而是有些佩服朱元璋了,這家夥可是將丞相給廢除了,所有的政務,全部壓在了自己的身上。

  隻不過,在明朝有錦衣衛以及東廠,這樣的製度,在大秦帝國之中不適合。

  雖然他也欣賞雨化田的那番話:

  “你問我西廠算什麽東西?我現在告訴你,你們東廠不敢管的事,我們西廠管。你們東廠不敢殺的人,我們西廠殺。”

  “一句話,東廠能管的我們管,東廠不能管的我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但是,這樣的事情朱元璋可以幹,甚至於朱棣也可以幹,但是唯獨他嬴政不能幹,這個時代是春秋戰國之後,正是一個民族形成的起點。

  所以,他必須要謹慎,宣揚堂皇大氣。

  這個時候,得到嬴政示意的司禮大臣聲音響了起來:“百官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等暫無事可奏!”

  今天發生的事情有點多,而且嬴政做出的決定更多,這讓群臣心中裝了太多事情,一時間也沒有了奏事的心情。

  這個時候,基本上的事情已經處理結束,嬴政也是感覺到了有些疲憊。

  .........

  朝會結束之後,嬴政便回到了後宮之中,這個時候許莫負已經回來了,好久未見的兩人自然是久別勝新婚,一陣殺伐過後,天地仿佛一下子安靜了。

  許莫負仿佛是想到了什麽,朝著嬴政,道:“陛下,臣妾聽聞通武侯打下了萁子朝鮮,而長公子扶蘇擔任第一人郡守?”

  “嗯!”

  先是點了點頭,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許莫負,道:“這是政事,大秦帝國之中,後宮不得幹政,這是鐵律。”

  “陛下,這一點,臣妾知曉,自然是沒有幹涉政務的想法,隻是自古以來,皇子外放........”說到這裏,許莫負遲疑了一下,道:“我是擔心君度.......”

  “這便是皇家子弟需要擔負的,隻能承受,比了朕,他們的處境已經算是很好了,不經曆磨難,永遠都不會長大。”

  這一刻,在床榻之上嬴政也是感慨萬千。

  他心裏清楚,就是自己對於扶蘇等人管理太少,以至於扶蘇讓儒家忽悠瘸了,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在發生。

  痛苦與磨礪對於皇家子弟,本就是一種必須要的過程,更何況嬴君度帶著他的期望,更是不能踏上他父親的路。

  嬴君度算是嬴政對於皇族之中唯一的期待了。

  若是嬴君度依舊是沒有初期,他就隻能選擇再生一個皇子了。

  重新培養一個皇子太慢,而且他的身體雖然是大好了,但是是不是有後遺症,是不是能夠堅持二三十年,目前這都是一個未知。

  正因為如此,嬴政對於嬴君度極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