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朝會【3】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8      字數:2220
  畢竟這半年以來的國庫開支,以及各方麵的賬目,讓他們觸目驚心,每一天,都生怕又一個大工程開啟。

  雖然他們都清楚,大秦帝國要發展,這是常態,而且不論是停下的驪山陵,長城,阿房宮到最後還是要修的。

  但是,走一步看一步。

  光是大秦朝廷,大秦帝國這個恐怖吞金獸,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此刻聽到大秦重工,不僅不需要國庫補貼,反而有反哺的可能自然是心中大喜,在這一刻,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始皇帝。

  這一刻,嬴政也在思考這件事,如何抉擇,這一刻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任何一件事都將會對於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

  沉吟了一刻鍾左右,嬴政也是想清楚了,朝著滿朝文武,道:“朕決定,新設立一個官署:大秦尚書省官署。”

  “大秦尚書省官署下轄:路政司,負責馳道,直道等官道的修繕養護以及設立關卡收費一事。”

  “大秦尚書省官署下轄商業部,負責大秦帝國商賈諸事,其中大秦皇家商會,大秦重工,皆隸屬商業部。”

  “同時,大秦尚書省官署下轄工業部,負責百工,以及各地方手工業,以及大秦重工業諸事。”

  “大秦尚書省官署下轄教育部,負責各郡縣學宮,以及文化諸事!”

  這一刻,嬴政淩厲的目光從群臣臉上掠過,語氣凝重,道:“朕親自擔任大秦尚書省第一任尚書,負責諸事。”

  嬴政心裏清楚,這個時代的官職分化不清晰,也不夠嚴謹。大秦需要一次政改,但是現如今,土地改革尚未完成,他不得不壓下心中的衝動。

  “陛下,這……”

  這一刻,群臣都懵逼了。

  皇帝親自擔任一部官吏,這樣的情況前所未見,而且他們也看清楚,這個尚書省官署,下轄官署,士農工商,除了農,全部集齊了。

  假以時日,這便是一個與國府官署並重的官署。

  驟然之間,群臣讚同也不是,反對也不是,鹹陽宮中,就這樣君臣之間僵持了下來。

  “陛下,以皇帝至尊擔任一官署之長,是否有些不妥?”這一刻,王綰開口了,他倒不是眼紅尚書省官署的權利大,而是覺得這樣做有損帝威。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

  滿朝文武都在反對,隻是這樣的反對,並不能夠讓嬴政停下腳步,並不能讓他妥協。

  因為他心裏清楚,隻有親自親自擔任尚書省官署的第一任尚書,才能把控接下來的布局。

  嬴政的目的,是要讓大秦帝國產生飛躍的變化,這樣的把控,除了他自己之外,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可以。

  這也是他非要擔任大秦尚書省官署第一任尚書的原因。

  同樣的這也是一個開始,一個尚書權勢來自於尚書省官署,而不是尚書本人的開始。

  雖然隻是一個苗頭,卻也是嬴政的心思,也是未來大秦帝國官署製度改革的趨勢,亦或者說是方向。

  一念至此,嬴政從帝座之上長身而起,平天冠下,淩厲的目光,霸道而恐怖的氣勢洶湧而來。

  這一刻,滿朝文武死寂。

  “尚書省官署關係到接下來朕的一些部署,朕將框架搭建起來,一切走上正軌之後,就會卸任。”

  威嚴的目光下,群臣膽戰心驚,在這一刻,他們感覺仿佛有一個神站在那裏,凝視人間。

  “諸位愛卿,若是有人自信可以接下尚書省官署,可以站出來,朕給你們機會!”

  “臣等奉詔!”

  這一刻,不約而同的低頭了。

  與始皇帝硬磕,根本就是自尋死路,他們都清楚,一個恐怖的巨獸誕生了,將會迅速成長起來,始皇帝此舉,便是為了給尚書省造勢。

  ……

  “朝會繼續,諸位愛卿何人還有奏?”嬴政的聲音傳開,鹹陽宮大殿之上,一時間,出現了死寂。

  滿朝文武將始皇帝晾在了上邊。

  這是大秦朝廷之上從未出現過的,很顯然,嬴政親自擔任尚書省官署第一任尚書,對於文武百官造成的衝擊,是無與倫比。

  ……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見到將嬴政晾在台上,遲疑了一下,尉繚站出來,為嬴政解圍。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嬴政重重的點了點頭:“準奏!”

  群臣看到這一幕,紛紛臉色微變,這一刻,始皇帝與太尉尉繚的反應,無一不是在表明接下來的事情很大。

  而且與大秦銳士有關!

  畢竟太尉府官署,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基本上便是軍隊的代表。

  在大秦帝國,太尉便是舉國上下最高武職,統領諸軍,負責各級軍官的任免與考核,雖然不是三公,卻極為的重要。

  見到嬴政點頭,尉繚朝著嬴政一拱手,道:“陛下,我大秦帝國奉行全民皆兵製度,大部分基層士卒是農人,大部分士卒都是在出征之時臨時征召。”

  “這樣組成的士卒,沒有經過嚴格的訓教,既影響戰鬥力,也影響地方上的農耕,而軍中士卒更容易因為訓練不足戰死沙場。”

  “臣思之再三,太尉府官署官吏商討數日,再結合陛下對於臣的啟發,臣提議大秦帝國三軍推行職業軍人製度。”

  “在數年之內,讓大秦三軍逐步職業化,在這個基礎上,推行征兵製,推行預備役製度,對於大秦帝國的年輕一輩,進行為期兩到三年的訓教,然後轉為預備役。”

  “從此之後,大秦三軍沒有戰爭時負責訓練,戰爭爆發上戰場殺敵。”

  “大秦三軍將士,服役有年齡限製,一旦到了特定年齡,將離開大秦三軍,轉業至出生地亭長,縣尉,郡尉麾下的郡兵以及縣兵之中。”

  “在對於年輕一輩兩到三年的訓教之中,國家發放俸祿。”

  這一刻,尉繚停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水,朝著嬴政以及文武百官繼續,道:“軍人職業化後,軍人負責打仗,農人負責農耕。”

  “除非涉及國運之間的戰爭,到了萬不得已之時,就算是帝國爆發戰爭,對於國內各大郡縣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