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朝會!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8      字數:2212
  鄭和寶船,那是華夏曆史上在海上的一個極致。

  最重要的是,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拚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

  這一點,不是大秦帝國的青銅技術能夠比擬的,所以,一切都需要等到大秦冶鐵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之後,才能打造鄭和寶船。

  同時鄭和寶船使用了硬帆結構,帆篷麵帶有撐條。

  這種帆雖然較重升起費力,但卻擁有極高的受風效率,使船速提高。並且桅杆不設固定橫桁,適應海上風雲突變,調戧轉腳靈活,能有效利用多麵來風。

  與船槳不同,鄭和寶船在兩舷和艉部,設有長櫓。這種長櫓入水深,多人搖擺,櫓在水下半旋轉的動作類似今天的螺旋槳,推進效率較高。

  在無風的時候也可以保持相當航速,而且櫓在船外的涉水麵積小,適應在狹窄港灣擁擠水域航行。

  鄭和寶船的優勢很多,而如今大秦帝國的造船工藝根本打不到這一點,但是嬴政相信,有了鄭和寶船的出現,大秦帝國的造船工藝,必將會突飛猛進。

  這對於當下的造船業是一個巨大的衝擊,隻不過嬴政清楚,想要真正意義上讓造船業成熟,那需要冶鐵技術有長足的發展。

  大秦帝國在這一方麵,反而是弊端,隻能一步一步來。

  ……

  一念至此,嬴政對著王賁,道:“通武候,朕打算建立一個造船廠,就建造在會稽郡。”

  “由少府與尚工坊聯合管轄,這樣一來,製造新式戰船的速度將會加快!”

  海軍署是一個權力機關,嬴政不準備讓權力機關染指三軍裝備。而少府的存在,相當於後世的裝備部。

  這一刻,嬴政想到了很多,對於大秦樓船士的想法一時間多了很多。

  “愛卿,將這一次海戰的經驗總結下來,將關於丹東港以及商湯郡周圍的海圖製作出來,留在海軍署。”

  嬴政不打算讓海軍署成為一個樣子活,它的存在,就應該發揮作用。

  “這一段時間,整合一下海軍署,如今的海軍署就是一個空殼子,隻能充當你我之間的傳聲筒。”

  “諾。”

  點頭答應一聲,王賁心中也是忐忑,他心裏清楚,現如今,大秦樓船士才建立不久,還沒有培養出足夠的人才。

  別說是海軍署是一個空殼子,就連丹東港也沒有多少可用之人。

  海軍的強大,需要時間。

  當然了,他對於此有信心。

  因為他看到了嬴政的支持力度,如今會稽造船廠一旦建立,大秦樓船士必將會有戰船下水。

  如此恐怖的扶持力度,這是王賁在之前從來沒有看到過的。

  ……

  王賁離去,嬴政走出了書房。

  現如今的大秦帝國,百廢待興,李斯等人正在培訓農家的人,為了在整個大秦帝國推行土地改革而準備。

  大秦銳士的整改,隻是提上了日程,太尉府官署正在進行商議,現如今大秦樓船士也開始了部署,進行造船。

  迎著太陽光芒,嬴政在院落之中走了走,在心裏思考始皇帝三十年的部署,是否有遺漏之處。

  曆史上,這是不起眼的一年,但是大秦帝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開始,便是這一年。

  ……

  翌日。

  辰時。

  文武百官已經走進了鹹陽宮,這是大秦帝國自從剿滅六國遺族叛亂,滅亡萁子朝鮮以來,第一次朝會。

  “陛下臨朝,百官進殿,賀——!”司禮大臣一聲宣呼,整個鹹陽宮中傳來腳步聲。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秦萬年!”整齊劃一的聲音,仿佛經過了演練,在這一刻,在鹹陽宮之中響起。

  嬴政從甬道之中走出來,看了一眼文武百官,然後朝著帝座之上走去。

  “諸卿平身!”

  “入座!”

  “臣等謝陛下!”

  ……

  群臣入座,嬴政看了一眼司禮大臣,得到嬴政示意的司禮大臣大喝一聲:“朝會開始,百官啟奏!”

  “稟陛下,臣有本奏!”

  作為大秦帝國丞相,王綰第一個站了出來,畢竟在這個時候,他要是不站出來,其他人也不敢多言。

  “準奏!”

  聞言,王綰朝著嬴政一拱手,道:“陛下,今年由於土地改革一事,敖倉已經空了一大半。”

  “是否需要從其餘諸倉運糧,同樣的由於各地工程皆按照市場工價給與支付,現如今,朝廷國庫空虛。”

  “兼並六國的財寶,已經耗費一大半,若是繼續這樣下去,隻怕是朝廷會運轉不下去。”

  ……

  大秦帝國的財政收入單一,除了稅收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了,而大秦有商業不發達。

  這意味著大秦帝國的財政全部靠土地。

  一念至此,嬴政沉吟了片刻,道:“從每一條馳道上設立三道關卡,行人不算,隻要是馬車全部收取過路費。”

  “一輛馬車,五錢。”

  “這一筆錢一半歸國庫,一半用來養護馳道!”

  說到這裏,嬴政看著群臣:“從今天起,大秦帝國鼓勵商賈,各地官署可以給商賈開介紹信,往來各地。”

  “隻不過,商賈行走馳道,設立商稅,所有收益之中,朝廷取三成,七成歸商賈!”

  “同時朝廷加強對於錢幣的管理,除了朝廷之外,任何官署,任何人禁止私鑄,同樣的鼓勵耕種!”

  “同時對於走水路的船隻,按照其大小給與收費,五錢起步,這些錢用來養護河道,剩餘的並入國庫!”

  嬴政心裏清楚,這些東西必須要如此,要不然,朝廷沒有那麽多的錢用來養護,畢竟現在的大秦,不論是修建馳道,還是養護河道都是朝廷出錢買單。

  若是不收費,假以時日,大秦帝國朝廷隻怕是必然會破產,這是必然的一件事。

  不論是馳道還是養護河道,這些都不能讓朝廷買單,哪怕是時間久了,也需要天下人共同買單。

  一旦推行此法,不出十年,馳道以及直道等修建的花費,都將會從它們身上賺回來。

  ……